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王茂森
王荀
王荪
王荫桐
王荫槐
王荫祜
王莘
王莱
王莹修
王葆桢
王著
王蒙
王蓝玉
王蓝石
王蔚宗
王蔺
王蕃
王蕴之
王蕴章
王藻
王蘅
王虎臣
王虞凤
王蛰堪
王融
王行
王衍
王衍梅
王衡
王衢
精选古诗
送李君唐英赴春官二首
送林君季厚赴春官二首
送林君季厚赴春官二首
秋夜回文
梨关读林九牧遗刻
枫岭
客中四时词
客中四时词
古诗名句
闭门共读祥异志,出门向人还语谁
九逵车马朝来会,共议明堂草书对
近臣新册定陵功,常侍总承开府贵
君不见人生得失难自量,天道盛衰宁有常
朱阳受节兰蕙芳,零露夕变蒹葭苍
时来立取封侯印,老去犹为执戟郎
又不见披裘采薪登后车,箜篌在御朱桐虚
岁岁南山叩哀角,年年东观著遗书
查古诗
搜索
解嘲诗(并序)
作者:
屠滽
朝代:
明
见恶必远避,见善尝加恭。
石田乃隐者,赋诗亦多工。
如何论朝政,所论殊不公。
此札实差谬,何谓声枌枌。
到处任播扬,有类衡与纵。
碧川居论思,如何不纳忠。
致书戒老夫,友道皆云隆。
追思昔年事,大明丽长空。
尧舜喜复出,万几任匆匆。
纳谏真如流,明良喜相逢。
荆榛委篱落,芝术收药笼。
万姓乐熙皞,四方无鞠讻。
今上初出阁,庶事元老总。
九卿集东阁,讲官索儒宗。
先求语言正,更论德学崇。
人各荐一二,不称交相攻。
老夫荐两杨,碧川川流壅。
为语带乡音,不及问学充。
因之又复荐,元老耳若聋。
欣然用石斋,万口称股肱。
碧川已备知,岂肯心怀凶。
同乡又相亲,度量廓有容。
维时科道官,有事忤宸衷。
一朝下缧绁,难便责保庸。
颠末尚未知,焉敢干重瞳。
台部上民事,俞旨俱已蒙。
日暮无人收,厥职谁与供。
越例送台部,又恐触衮龙。
天曹借中书,摄事犹宾鸿
。
此举实旧规,碧川岂不聪。
书来既善道,如何报科中。
彼若击巨石,我犹履薄冻。
今复寄吴下,大伤君子风。
碧川岂为此,姻旧情雍雍。
意必有憸邪,假此成己功。
抑恐入铨者,邪正有不同。
或嫌不超擢,或怨非要冲。
当时吕都谏,气节侪何颙。
亦尝论此辈,怀毒犹?蜂。
其祸必在后,亦或先其躬。
福善与祸淫,循环两无穷。
莫道此言虚,应若丰山钟。
云衢谩委蛇,何必好怔忪。
马周三十贵,屡受唐室封。
崇卑各分定,何必萦心胸。
石田若闻此,其言未必从。
我欲到虎丘,携酒追吟踪。
愿言保遐寿,待我谈始终。
诗句欣赏
MORE+
抱关亦莫非工事,采得桃源五色花
出处:
送宗人鹏扬之闽桃源司三绝
作者:
林熙春
朝代:
明
三月芬芳景色奇,不堪惜别酒盈卮
出处:
送宗人鹏扬之闽桃源司三绝
作者:
林熙春
朝代:
明
江干渥手无它嘱,珍重千金慰所思
出处:
送宗人鹏扬之闽桃源司三绝
作者:
林熙春
朝代:
明
并州廿载己参商,剑气光芒犹在望
出处:
送宗人鹏扬之闽桃源司三绝
作者:
林熙春
朝代:
明
君到故人如有问,祗云双鬓尽成霜
出处:
送宗人鹏扬之闽桃源司三绝
作者:
林熙春
朝代:
明
高结浮图控上流,金银佳气可全收
出处:
和朱存敬题三元塔
作者:
林熙春
朝代:
明
八窗笼月三千界,一柱擎天亿万秋
出处:
和朱存敬题三元塔
作者:
林熙春
朝代:
明
运起昌黎山斗望,人从岭海凤皇游
出处:
和朱存敬题三元塔
作者:
林熙春
朝代:
明
王冯自是风云会,欲迈前修祗自修
出处:
和朱存敬题三元塔
作者:
林熙春
朝代:
明
诸孙幸绕膝,白眉宁几人
出处:
次止玄先生韵勉孙尔扬
作者:
林熙春
朝代:
明
人皆矜意气,惟尔最含醇
出处:
次止玄先生韵勉孙尔扬
作者:
林熙春
朝代:
明
少小彝伦笃,唯诺更与亲
出处:
次止玄先生韵勉孙尔扬
作者:
林熙春
朝代:
明
读书声正噪,摛辟日日心
出处:
次止玄先生韵勉孙尔扬
作者:
林熙春
朝代:
明
年来惭潦倒,元宗属望频
出处:
次止玄先生韵勉孙尔扬
作者:
林熙春
朝代:
明
入山探二酉,驰骤偶伤神
出处:
次止玄先生韵勉孙尔扬
作者:
林熙春
朝代:
明
塞兑堪调息,寡虑可还真
出处:
次止玄先生韵勉孙尔扬
作者:
林熙春
朝代:
明
爽口非为宝,伐性酷于秦
出处:
次止玄先生韵勉孙尔扬
作者:
林熙春
朝代:
明
拂意人常有,何必转生嗔
出处:
次止玄先生韵勉孙尔扬
作者:
林熙春
朝代:
明
清静长生诀,千金尔自珍
出处:
次止玄先生韵勉孙尔扬
作者:
林熙春
朝代:
明
山川思玩眺,一叶泛兰舟
出处:
己酉立秋前四日同郑德进谢行可游吉水寺塔归宿江上德进有诗纪游余未及和丁巳搜箧得诗始为步韵时五月望后也
作者:
林熙春
朝代:
明
石田乃隐者,赋诗亦多工。
如何论朝政,所论殊不公。
此札实差谬,何谓声枌枌。
到处任播扬,有类衡与纵。
碧川居论思,如何不纳忠。
致书戒老夫,友道皆云隆。
追思昔年事,大明丽长空。
尧舜喜复出,万几任匆匆。
纳谏真如流,明良喜相逢。
荆榛委篱落,芝术收药笼。
万姓乐熙皞,四方无鞠讻。
今上初出阁,庶事元老总。
九卿集东阁,讲官索儒宗。
先求语言正,更论德学崇。
人各荐一二,不称交相攻。
老夫荐两杨,碧川川流壅。
为语带乡音,不及问学充。
因之又复荐,元老耳若聋。
欣然用石斋,万口称股肱。
碧川已备知,岂肯心怀凶。
同乡又相亲,度量廓有容。
维时科道官,有事忤宸衷。
一朝下缧绁,难便责保庸。
颠末尚未知,焉敢干重瞳。
台部上民事,俞旨俱已蒙。
日暮无人收,厥职谁与供。
越例送台部,又恐触衮龙。
天曹借中书,摄事犹宾鸿。
此举实旧规,碧川岂不聪。
书来既善道,如何报科中。
彼若击巨石,我犹履薄冻。
今复寄吴下,大伤君子风。
碧川岂为此,姻旧情雍雍。
意必有憸邪,假此成己功。
抑恐入铨者,邪正有不同。
或嫌不超擢,或怨非要冲。
当时吕都谏,气节侪何颙。
亦尝论此辈,怀毒犹?蜂。
其祸必在后,亦或先其躬。
福善与祸淫,循环两无穷。
莫道此言虚,应若丰山钟。
云衢谩委蛇,何必好怔忪。
马周三十贵,屡受唐室封。
崇卑各分定,何必萦心胸。
石田若闻此,其言未必从。
我欲到虎丘,携酒追吟踪。
愿言保遐寿,待我谈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