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姜任修
姜军
姜可生
姜夔
姜大吕
姜大庸
姜大民
姜子羔
姜安节
姜宝石
姜实节
姜宸熙
姜宸英
姜屿
姜应龙
姜彧
姜德明
姜忠奎
姜星源
姜晨熙
姜桂
姜正
姜渐
姜特立
姜玄
姜玮
姜皎
姜窈窕
姜竹野
姜胎石
精选古诗
泰山杂咏
泰山杂咏
泰山杂咏
泰山杂咏
五老观梅图为温陵林和之题
五老观梅图为温陵林和之题
燕京上元歌
燕京上元歌
古诗名句
我所惜,在容城
弱弧奋欲除欃枪
词组触天天怒惊
狴犴血肉纷纵横
为君轻身破不平
君言汝身未可轻
呜呼五歌兮昼吞声
气塞万古长如生
查古诗
搜索
解嘲诗(并序)
作者:
屠滽
朝代:
明
见恶必远避,见善尝加恭。
石田乃隐者,赋诗亦多工。
如何论朝政,所论殊不公。
此札实差谬,何谓声枌枌。
到处任播扬,有类衡与纵。
碧川居论思,如何不纳忠。
致书戒老夫,友道皆云隆。
追思昔年事,大明丽长空。
尧舜喜复出,万几任匆匆。
纳谏真如流,明良喜相逢。
荆榛委篱落,芝术收药笼。
万姓乐熙皞,四方无鞠讻。
今上初出阁,庶事元老总。
九卿集东阁,讲官索儒宗。
先求语言正,更论德学崇。
人各荐一二,不称交相攻。
老夫荐两杨,碧川川流壅。
为语带乡音,不及问学充。
因之又复荐,元老耳若聋。
欣然用石斋,万口称股肱。
碧川已备知,岂肯心怀凶。
同乡又相亲,度量廓有容。
维时科道官,有事忤宸衷。
一朝下缧绁,难便责保庸。
颠末尚未知,焉敢干重瞳。
台部上民事,俞旨俱已蒙。
日暮无人收,厥职谁与供。
越例送台部,又恐触衮龙。
天曹借中书,摄事犹宾鸿。
此举实旧规,碧川岂不聪。
书来既善道,如何报科中。
彼若击巨石,我犹履薄冻。
今复寄吴下,大伤君子风。
碧川岂为此,姻旧情雍雍。
意必有憸邪,假此成己功。
抑恐入铨者,邪正有不同。
或嫌不超擢,或怨非要冲。
当时吕都谏,气节侪何颙。
亦尝论此辈,怀毒犹?蜂。
其祸必在后,亦或先其躬。
福善与祸淫,循环两无穷。
莫道此言虚,应若丰山钟。
云衢谩委蛇,何必好怔忪。
马周三十贵,屡受唐室封。
崇卑各分定,何必萦心胸。
石田若闻此,其言未必从
。
我欲到虎丘,携酒追吟踪。
愿言保遐寿,待我谈始终。
诗句欣赏
MORE+
数日养疴深闭户,庭前想见雨苔斑
出处:
病目再和山亭联句韵柬雪湖
作者:
谢迁
朝代:
明
老来青眼只湖山,造物何缘妒我閒
出处:
病目再叠山字韵遣闷柬雪湖
作者:
谢迁
朝代:
明
尘翳本空宁是色,神光不远未全还
出处:
病目再叠山字韵遣闷柬雪湖
作者:
谢迁
朝代:
明
雾中霜树春三月,云外寒流玉一湾
出处:
病目再叠山字韵遣闷柬雪湖
作者:
谢迁
朝代:
明
却忆西林有玄豹,寻常欲就管窥斑
出处:
病目再叠山字韵遣闷柬雪湖
作者:
谢迁
朝代:
明
停车正自爱秋山,又喜儿曹共我閒
出处:
闻丕儿得请喜而有作
作者:
谢迁
朝代:
明
牛陇草深将犊卧,鹤巢云暝引雏还
出处:
闻丕儿得请喜而有作
作者:
谢迁
朝代:
明
樵苏作伴经岩谷,堂构随缘傍水湾
出处:
闻丕儿得请喜而有作
作者:
谢迁
朝代:
明
寒日茅檐长对面,承欢何用舞斓斑
出处:
闻丕儿得请喜而有作
作者:
谢迁
朝代:
明
鸿泥踪迹忘西东,旧业归老如梦中
出处:
补和联句东字韵三首效雪湖作
作者:
谢迁
朝代:
明
漠漠唐虞世已远,悠悠孔墨将无同
出处:
补和联句东字韵三首效雪湖作
作者:
谢迁
朝代:
明
也知三岛杳难即,但愿一尊长不空
出处:
补和联句东字韵三首效雪湖作
作者:
谢迁
朝代:
明
咫尺相过亦非偶,望中云树常朦胧
出处:
补和联句东字韵三首效雪湖作
作者:
谢迁
朝代:
明
高冈直接扶桑东,小亭新构深谷中
出处:
补和联句东字韵三首效雪湖作
作者:
谢迁
朝代:
明
主人自愧是逋逸,梅花却与孤山同
出处:
补和联句东字韵三首效雪湖作
作者:
谢迁
朝代:
明
暗香一派出冰壑,清风万仞凌秋空
出处:
补和联句东字韵三首效雪湖作
作者:
谢迁
朝代:
明
夜深纸帐眠未醒,角声吹起月朦胧
出处:
补和联句东字韵三首效雪湖作
作者:
谢迁
朝代:
明
巢父掉头归海东,宜休亭结梅花中
出处:
补和联句东字韵三首效雪湖作
作者:
谢迁
朝代:
明
岁寒一节良自许,春意满腔谁与同
出处:
补和联句东字韵三首效雪湖作
作者:
谢迁
朝代:
明
白鹤放时客在户,翠禽啼处霜漫空
出处:
补和联句东字韵三首效雪湖作
作者:
谢迁
朝代:
明
石田乃隐者,赋诗亦多工。
如何论朝政,所论殊不公。
此札实差谬,何谓声枌枌。
到处任播扬,有类衡与纵。
碧川居论思,如何不纳忠。
致书戒老夫,友道皆云隆。
追思昔年事,大明丽长空。
尧舜喜复出,万几任匆匆。
纳谏真如流,明良喜相逢。
荆榛委篱落,芝术收药笼。
万姓乐熙皞,四方无鞠讻。
今上初出阁,庶事元老总。
九卿集东阁,讲官索儒宗。
先求语言正,更论德学崇。
人各荐一二,不称交相攻。
老夫荐两杨,碧川川流壅。
为语带乡音,不及问学充。
因之又复荐,元老耳若聋。
欣然用石斋,万口称股肱。
碧川已备知,岂肯心怀凶。
同乡又相亲,度量廓有容。
维时科道官,有事忤宸衷。
一朝下缧绁,难便责保庸。
颠末尚未知,焉敢干重瞳。
台部上民事,俞旨俱已蒙。
日暮无人收,厥职谁与供。
越例送台部,又恐触衮龙。
天曹借中书,摄事犹宾鸿。
此举实旧规,碧川岂不聪。
书来既善道,如何报科中。
彼若击巨石,我犹履薄冻。
今复寄吴下,大伤君子风。
碧川岂为此,姻旧情雍雍。
意必有憸邪,假此成己功。
抑恐入铨者,邪正有不同。
或嫌不超擢,或怨非要冲。
当时吕都谏,气节侪何颙。
亦尝论此辈,怀毒犹?蜂。
其祸必在后,亦或先其躬。
福善与祸淫,循环两无穷。
莫道此言虚,应若丰山钟。
云衢谩委蛇,何必好怔忪。
马周三十贵,屡受唐室封。
崇卑各分定,何必萦心胸。
石田若闻此,其言未必从。
我欲到虎丘,携酒追吟踪。
愿言保遐寿,待我谈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