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王时彦
王时敏
王时翔
王时霖
王昂
王昊
王昌符
王昌麟
王昌龄
王明伯
王明清
王易
王易从
王易简
王昙
王昙影
王星室
王星諴
王映薇
王昭宇
王昶
王显世
王显先
王显德
王显绪
王晋之
王晏
王晓
王晔
王晖
精选古诗
富贵曲十二首
富贵曲十二首
富贵曲十二首
再送茂卿还晋陵四绝句同童山人子鸣作
再送茂卿还晋陵四绝句同童山人子鸣作
再送茂卿还晋陵四绝句同童山人子鸣作
再送茂卿还晋陵四绝句同童山人子鸣作
寄陈稚冲一绝
古诗名句
捧泉出舂荐香束,佑泉不竭食常足
有此三物吾民欢,我欲归来营一屋
迷松道转几千重,怪果奇花梦未逢
始信山中春不去,冬霜犹有草莓红
小屋浑如沧海屿,主人可是汉秦人?汪汪小犬初相识,摆首摇尻送出村
一勺舀玉移峰绿,冬暖夏凉齿欲酥
此是山中自来水,清溪竹接入缸流
白玉谁簪碧玉头,遍山清雪浩难收
查古诗
搜索
送张都水
作者:
吴宽
朝代:
明
幽燕建都邑,九鼎从而迁。
八政一日食,仰此东南偏。
岁漕四百万,舳舻相后先。
云帆罢转海,江淮达且沿。
迤逦经齐鲁,有渠昔人穿。
噫此寻丈耳,譬若沟浍然。
置闸以启闭,相时为节宣。
岩岩鲁山下,平地多流泉。
泉流入漕渠,其始才涓涓。
奫沦惟自足,安知可浮船。
疏导非人力,济世嗟何缘。
张君官水部,治水思昔年。
往来相度之,涤源同九川。
功成既归朝,大臣慕其贤。
封章始朝荐,行李仍夕旋
。
维此百泉眼,利博人争传。
入渠有余沥,可溉万顷田。
只今东方民,老幼咸颠连。
槁项与黄馘,嗷嗷口流涎。
潴泄倘有策,旱涝何须怜。
漕粟国用足,种粟民生全。
他年司马氏,载入《河渠》篇。
诗句欣赏
MORE+
却羡伯强真侍讲,每摅忠恳动宸聪
出处:
经筵讲退和侍讲焦孟阳韵
作者:
倪岳
朝代:
明
金榜高悬白石宫,巍巍遥占地南东
出处:
分献四渎礼成有作
作者:
倪岳
朝代:
明
祠分圣主坛壝外,礼合诸侯玉帛中
出处:
分献四渎礼成有作
作者:
倪岳
朝代:
明
源出名山流自独,润沾新雨泽皆同
出处:
分献四渎礼成有作
作者:
倪岳
朝代:
明
小臣祼献惭无补,拟竭微诚祝岁丰
出处:
分献四渎礼成有作
作者:
倪岳
朝代:
明
恩綍煌煌下紫宸,滥竽何幸及儒臣
出处:
十月十九日蒙恩授礼部右侍郎具疏辞以晚不及达明日陛谢又明日视事于南宫有作寄诸同年
作者:
倪岳
朝代:
明
回瞻东阁星辰迥,遥接南宫雨露新
出处:
十月十九日蒙恩授礼部右侍郎具疏辞以晚不及达明日陛谢又明日视事于南宫有作寄诸同年
作者:
倪岳
朝代:
明
自信官阶叨此地,敢忘家学继前人
出处:
十月十九日蒙恩授礼部右侍郎具疏辞以晚不及达明日陛谢又明日视事于南宫有作寄诸同年
作者:
倪岳
朝代:
明
非才每庆遭逢久,犹是龙飞第一春
出处:
十月十九日蒙恩授礼部右侍郎具疏辞以晚不及达明日陛谢又明日视事于南宫有作寄诸同年
作者:
倪岳
朝代:
明
二十三年厕玉堂,执经曾忝侍明光
出处:
十月十九日蒙恩授礼部右侍郎具疏辞以晚不及达明日陛谢又明日视事于南宫有作寄诸同年
作者:
倪岳
朝代:
明
新衔又逐青云伴,旧侣深怀白鹭行
出处:
十月十九日蒙恩授礼部右侍郎具疏辞以晚不及达明日陛谢又明日视事于南宫有作寄诸同年
作者:
倪岳
朝代:
明
岂谓长嘶思故枥,却看远翥在高冈
出处:
十月十九日蒙恩授礼部右侍郎具疏辞以晚不及达明日陛谢又明日视事于南宫有作寄诸同年
作者:
倪岳
朝代:
明
可能丽泽仍相及,得遂寅清答圣皇
出处:
十月十九日蒙恩授礼部右侍郎具疏辞以晚不及达明日陛谢又明日视事于南宫有作寄诸同年
作者:
倪岳
朝代:
明
谁筑高台势半倾,昔人犹慕好贤名
出处:
京师十景图诗
作者:
倪岳
朝代:
明
天于白日自今古,士与黄金随重轻
出处:
京师十景图诗
作者:
倪岳
朝代:
明
返照又兼飞鸟没,残霞时傍断虹明
出处:
京师十景图诗
作者:
倪岳
朝代:
明
萧萧易水知何地,登眺惟深感慨情
出处:
京师十景图诗
作者:
倪岳
朝代:
明
移得三山小朵峰,春深长见暖云封
出处:
京师十景图诗
作者:
倪岳
朝代:
明
势凭天阙无高下,影落人寰有淡浓
出处:
京师十景图诗
作者:
倪岳
朝代:
明
崒嵂一拳疑踞虎,缤纷五色想从龙
出处:
京师十景图诗
作者:
倪岳
朝代:
明
八政一日食,仰此东南偏。
岁漕四百万,舳舻相后先。
云帆罢转海,江淮达且沿。
迤逦经齐鲁,有渠昔人穿。
噫此寻丈耳,譬若沟浍然。
置闸以启闭,相时为节宣。
岩岩鲁山下,平地多流泉。
泉流入漕渠,其始才涓涓。
奫沦惟自足,安知可浮船。
疏导非人力,济世嗟何缘。
张君官水部,治水思昔年。
往来相度之,涤源同九川。
功成既归朝,大臣慕其贤。
封章始朝荐,行李仍夕旋。
维此百泉眼,利博人争传。
入渠有余沥,可溉万顷田。
只今东方民,老幼咸颠连。
槁项与黄馘,嗷嗷口流涎。
潴泄倘有策,旱涝何须怜。
漕粟国用足,种粟民生全。
他年司马氏,载入《河渠》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