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何景南
何景明
何景福
何曰愈
何曼才
何有成
何权
何林
何栋如
何栻
何桂枝
何桂珍
何桢
何梅
何梦桂
何梦莲
何森
何椿龄
何楫
何橘潭
何歆
何正
何正平
何正璜
何正臣
何殿春
何毓秀
何氏
何永沂
何永锡
精选古诗
哭先民部贞穆先生
哭先民部贞穆先生
哭先民部贞穆先生
哭先民部贞穆先生
哭先民部贞穆先生
哭先民部贞穆先生
哭先民部贞穆先生
哭林非斋师师与羊城争立督战三水赴汨罗之召八首
古诗名句
微雨从南来,冲思浩盈襟
因之理瑶瑟,托以瑶华音
永怀佳人节,如玉复如金
豪杰有不遇,自古恒叹之
先生独昂藏,蚤识龙凤姿
忆在弱冠日,巍然已瑰奇
神观岩下电,颖捷囊中锥
高视群物表,独游东海涯
查古诗
搜索
龟头山
作者:
陶安
朝代:
明
我闻龟头山,乃在麻城县。
东离八十里,高峻远先见。
伸?向南行,欲矫仍俯颤。
巨吻谽谺张,穹脊坼纹现。
锐峰尾突扬,垂陇足深浅。
戴石被介甲,嘘云零雨霰
。
彷佛洛书出,峍兀海鳌抃。
绵延地一舍,巇崄行不遍。
形貌肖灵真,活动生孽变。
不知在何时,传自旧俗谚。
窃食太仓米,官耗岁常荐。
粪田东义州,丰肥最淮甸。
天心恶馋暴,猛风激飞电。
霹雳振颔下,凿去唇一片。
地灵锁趺爪,骨死永不转。
至今涎沫凝,石乳方气扇。
文皇避暑亭,过此暂留恋。
试剑斩石裂,马迹尚可辨。
禅寺傍龟峰,兵火燬楼殿。
罗汉遗脚踪,锦绣生采绚。
虎跑清泉涌,飞瀑日光炫。
矮碧千年松,不盈一尺羡。
石面开小莲,或白或如茜。
佳草解百毒,重楼袅金线。
二级四楼垂,三级九丝练。
雌雄骈发处,群草停蔓莚。
有蛇白花纹,刚尾插石健。
直立长丈馀,吐气毒炽煽。
飞禽触即僵,随吸下供膳。
又有鳖皮蛇,褊阔类街面。
尾尖首如狗,吐丝草头缠。
人行犯其丝,逐啖恣所便。
曾遇五猎犬,一犬被其咽。
腹饱痴不动,四犬怒咬穿。
野人舁入市,山海经未传。
白艾最可妙,土产入贡献。
低叶拂婆娑,大叶展葱茜。
草深妨长茂,耘耨如治佃。
端午官采刈,禳毒先祭墠。
精制似纯绵,■疾胜瞑眩。
一炷火力透,贯串速如箭。
暖具作毡褥,裹膝疗寒倦。
僧名张化主,铃响起塔院。
遂名佛道艾,且可充赠饯。
此事得之谁,罗判吏陈宪。
诗句欣赏
MORE+
怀佳人兮怅望,将千载兮同心烂
出处:
乐间园为同年夏如山赋十二首
作者:
顾清
朝代:
明
中人兮不归,樵柯烂兮闾里全非
出处:
乐间园为同年夏如山赋十二首
作者:
顾清
朝代:
明
嗟人生兮几何,奄夕曛兮朝晖
出处:
乐间园为同年夏如山赋十二首
作者:
顾清
朝代:
明
神仙兮戏予,拂苍珉兮渺遐思
出处:
乐间园为同年夏如山赋十二首
作者:
顾清
朝代:
明
圉圉兮洋洋,忽吾止兮濠之梁
出处:
乐间园为同年夏如山赋十二首
作者:
顾清
朝代:
明
绿藻兮青蘋,与尔游兮两忘
出处:
乐间园为同年夏如山赋十二首
作者:
顾清
朝代:
明
室无尘兮更明,晏独处兮憺以清
出处:
乐间园为同年夏如山赋十二首
作者:
顾清
朝代:
明
左瞻兮右仰,诸史兮群经
出处:
乐间园为同年夏如山赋十二首
作者:
顾清
朝代:
明
聊逍遥兮永日,孰宠利兮荣名
出处:
乐间园为同年夏如山赋十二首
作者:
顾清
朝代:
明
隐吾屋兮山之东,仰仁高兮一径潜通
出处:
乐间园为同年夏如山赋十二首
作者:
顾清
朝代:
明
有芭蕉兮夏绿,更芙蓉兮晚红
出处:
乐间园为同年夏如山赋十二首
作者:
顾清
朝代:
明
忽夕阳兮云合,倚阑干兮意万重
出处:
乐间园为同年夏如山赋十二首
作者:
顾清
朝代:
明
群山兮东倾,百川兮与俱
出处:
画水辞庚辰六月礼部南斋作
作者:
顾清
朝代:
明
昆崙兮万里,渺东极兮归墟
出处:
画水辞庚辰六月礼部南斋作
作者:
顾清
朝代:
明
龙门兮三峡,屹峥嵘兮喷鞺鞳
出处:
画水辞庚辰六月礼部南斋作
作者:
顾清
朝代:
明
奠九服兮常宁,疏万派兮终合
出处:
画水辞庚辰六月礼部南斋作
作者:
顾清
朝代:
明
展瑶签兮拂霜藤,目窈窕兮耳泠泠
出处:
画水辞庚辰六月礼部南斋作
作者:
顾清
朝代:
明
江南兮春尽,蘼芜绿兮枫青
出处:
画水辞庚辰六月礼部南斋作
作者:
顾清
朝代:
明
思美人兮何处,抚朱弦兮空复情
出处:
画水辞庚辰六月礼部南斋作
作者:
顾清
朝代:
明
四百峰头霜气横,玉尊零落翠禽声
出处:
题画梅
作者:
顾清
朝代:
明
东离八十里,高峻远先见。
伸?向南行,欲矫仍俯颤。
巨吻谽谺张,穹脊坼纹现。
锐峰尾突扬,垂陇足深浅。
戴石被介甲,嘘云零雨霰。
彷佛洛书出,峍兀海鳌抃。
绵延地一舍,巇崄行不遍。
形貌肖灵真,活动生孽变。
不知在何时,传自旧俗谚。
窃食太仓米,官耗岁常荐。
粪田东义州,丰肥最淮甸。
天心恶馋暴,猛风激飞电。
霹雳振颔下,凿去唇一片。
地灵锁趺爪,骨死永不转。
至今涎沫凝,石乳方气扇。
文皇避暑亭,过此暂留恋。
试剑斩石裂,马迹尚可辨。
禅寺傍龟峰,兵火燬楼殿。
罗汉遗脚踪,锦绣生采绚。
虎跑清泉涌,飞瀑日光炫。
矮碧千年松,不盈一尺羡。
石面开小莲,或白或如茜。
佳草解百毒,重楼袅金线。
二级四楼垂,三级九丝练。
雌雄骈发处,群草停蔓莚。
有蛇白花纹,刚尾插石健。
直立长丈馀,吐气毒炽煽。
飞禽触即僵,随吸下供膳。
又有鳖皮蛇,褊阔类街面。
尾尖首如狗,吐丝草头缠。
人行犯其丝,逐啖恣所便。
曾遇五猎犬,一犬被其咽。
腹饱痴不动,四犬怒咬穿。
野人舁入市,山海经未传。
白艾最可妙,土产入贡献。
低叶拂婆娑,大叶展葱茜。
草深妨长茂,耘耨如治佃。
端午官采刈,禳毒先祭墠。
精制似纯绵,■疾胜瞑眩。
一炷火力透,贯串速如箭。
暖具作毡褥,裹膝疗寒倦。
僧名张化主,铃响起塔院。
遂名佛道艾,且可充赠饯。
此事得之谁,罗判吏陈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