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宋德之
宋德广
宋德方
宋思仁
宋思远
宋恢
宋恭宗
宋恭甫
宋成
宋摅
宋敏求
宋教仁
宋无
宋日隆
宋昭明
宋昱
宋晋
宋晋之
宋景关
宋景卫
宋景年
宋景昌
宋景瞻
宋景萧
宋本
宋权
宋杞
宋来会
宋构
宋楫
精选古诗
刘子有金陵之差遂便觐省
送仲副使赴陕西
徐子将适湖湘余实恋恋难别走笔长句述一代人文之盛兼寓祝望焉耳
龙州歌送沈编修使安南
汉江歌送范子之桂阳
孤鹤篇寿豫斋王子
聊城歌送顾明府
李进士醉归图歌
古诗名句
刚落得、愁如往日,盼到今年
痴心欲向东皇乞,让良辰月满花妍
招胜侣,人天共证情缘
唤将春醒,骀荡情如掬
阑干画帘垂处,景色展新局
枝上红梅吐艳,草衬王孙绿
小池吹縠
隔年消息,为爱文鳞吝三六
查古诗
搜索
题徐侯瑞莲
作者:
梁兰
朝代:
明
莲生官池中,连根复连蒂。
两花正相当,双房更相比。
此花比君子,而非小人媚。
德音苟弗昭,休徵曷由致。
贤哉邑大夫,卓然汉循吏
。
奚翅禾同茎,何殊麦岐穗。
贱子无以称,歌诗纪其异。
诗句欣赏
MORE+
大化在咸若,渔利及小鲜
出处:
孙氏曲水观鱼图
作者:
湛若水
朝代:
明
喜戚以我故,口腹为心缘
出处:
孙氏曲水观鱼图
作者:
湛若水
朝代:
明
闻有直钩子,此道今莫存
出处:
孙氏曲水观鱼图
作者:
湛若水
朝代:
明
丈人濠上翁,回溪有潜鳞
出处:
孙氏曲水观鱼图
作者:
湛若水
朝代:
明
悠然观澜处,或跃见天真
出处:
孙氏曲水观鱼图
作者:
湛若水
朝代:
明
物情有冥会,此乐未易言
出处:
孙氏曲水观鱼图
作者:
湛若水
朝代:
明
因思网罟设,自古无全仁
出处:
孙氏曲水观鱼图
作者:
湛若水
朝代:
明
清清塘中莲,亭亭思公贤
出处:
客有别号莲塘者以自附于濂溪之说予谓之曰于中通得圣人之体于外直得圣人之用于不支蔓得圣人之真于出淤不染得圣人之清遂感而赋之
作者:
湛若水
朝代:
明
思公爱公莲,欲往隔湖天
出处:
客有别号莲塘者以自附于濂溪之说予谓之曰于中通得圣人之体于外直得圣人之用于不支蔓得圣人之真于出淤不染得圣人之清遂感而赋之
作者:
湛若水
朝代:
明
通直得自性,芳意谁与传
出处:
客有别号莲塘者以自附于濂溪之说予谓之曰于中通得圣人之体于外直得圣人之用于不支蔓得圣人之真于出淤不染得圣人之清遂感而赋之
作者:
湛若水
朝代:
明
岂无牡丹艳,徒为俗子怜
出处:
客有别号莲塘者以自附于濂溪之说予谓之曰于中通得圣人之体于外直得圣人之用于不支蔓得圣人之真于出淤不染得圣人之清遂感而赋之
作者:
湛若水
朝代:
明
扳荷玩水珠,弄化不成圆
出处:
客有别号莲塘者以自附于濂溪之说予谓之曰于中通得圣人之体于外直得圣人之用于不支蔓得圣人之真于出淤不染得圣人之清遂感而赋之
作者:
湛若水
朝代:
明
何因动遐想,敛衽莲峰前
出处:
客有别号莲塘者以自附于濂溪之说予谓之曰于中通得圣人之体于外直得圣人之用于不支蔓得圣人之真于出淤不染得圣人之清遂感而赋之
作者:
湛若水
朝代:
明
明月当中天,逍遥步前庭
出处:
中秋感兴二首
作者:
湛若水
朝代:
明
问是此何时,昏中正虚星
出处:
中秋感兴二首
作者:
湛若水
朝代:
明
嗟叹良独久,化机倏流行
出处:
中秋感兴二首
作者:
湛若水
朝代:
明
白鸟会中昃,海蟾岂常盈
出处:
中秋感兴二首
作者:
湛若水
朝代:
明
粲粲彼姮娥,皎洁含天灵
出处:
中秋感兴二首
作者:
湛若水
朝代:
明
长风扫云翳,率土仰贞明
出处:
中秋感兴二首
作者:
湛若水
朝代:
明
所嗟时不待,几见天河清
出处:
中秋感兴二首
作者:
湛若水
朝代:
明
两花正相当,双房更相比。
此花比君子,而非小人媚。
德音苟弗昭,休徵曷由致。
贤哉邑大夫,卓然汉循吏。
奚翅禾同茎,何殊麦岐穗。
贱子无以称,歌诗纪其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