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孟潼
孟点
孟珙
孟球
孟益
孟称舜
孟简
孟继埙
孟翔
孟翱
孟芾
孟行古
孟观
孟贞仁
孟贯
孟超然
孟迟
孟邵
孟郊
孟长文
孟鲠
季兑
季兰韵
季咸
季娴
季孟莲
季季
季履道
季广琛
季开生
精选古诗
国大会议
杂咏
记年
感逝六首选一
咏篱仙馆别集后卷二
寄题章甫怀莲簃思娇女也
故宫御花园牡丹
西山晴雪
古诗名句
知君綵笔难高卧,何许勋名在景钟
九英晔晔出岩峦,光照西京柱后冠
商谷露华曾共采,铜池春色更堪看
家同江芷连天碧,心似园葵向日丹
幸值圣朝应荐瑞,他年移植上金銮
秋深潞渚雁群疏,同舍为郎恨索居
留省人才今不乏,过江山色更何如
官名高密司农学,家擅苍梧左氏书
查古诗
搜索
鹤瓢
作者:
虞堪
朝代:
明
青城黄仙师,四海遍行脚。
东观沧溟万里馀,到时两鬓秋萧索。
手中常持一鹤瓢,言是太古开花萼。
偃蹇浑无斧凿痕,分明洞有烟霞烁。
青田一种至今无,溟渤昆崙任抄掠。
一从箕泉遭弃置,便向华表为栖托。
自入行囊不计春,长悬日月同飘泊。
弹丝或奏太古调,只与此瓢相对酌。
醉将北斗挽天潢,肯把此瓢分两勺。
君不见伯牙绝弦无知音,卞和献璞遭残虐。
世间俗子眼眵瞎,有耳徒能听管籥。
安知老大葫芦生,小摘乾坤自成噱。
林屋洞口种橘李,山人平生读书得真乐。
自是西周老聃姓,抱一冲虚岂彫琢。
仙翁亦是无怀民,大道迥出羲皇若。
禹穴南来一邂逅,握手谈笑如识昨。
许以此瓢今可遗,临别要即重然诺。
谢之拂袖去,意若全落魄。
山人得之不敢却,左悬右佩贮灵药。
有时挂向青崖间,脱屣扪萝坐盘礴。
月明辽海夜生寒,梦绕秋空双足躩
。
迩来作者歌鹤瓢,竞说山人瓢不恶。
长歌短句我亦有,雨露云烟讵穿凿。
我歌不凿瓢愈奇,山人之名愈充扩。
李山人莫惊愕,我亦青城丈人客。
昔年西来觉丘壑,几回晞发太华颠,至今尚负山中约。
瓢乎瓢乎尔知否,一夕风高起朔漠,潇湘洞庭木叶落。
尔今不蔓纵为瓢,徒向人间受缠缗,何当从今只化鹤。
何当从今只化鹤,为我戛然飞鸣一万里,长风浩浩翔寥廓。
诗句欣赏
MORE+
远去先人坟墓,漫从薄宦江湖
出处:
十月朔旦舟发高邮望拜先垄六言
作者:
殷奎
朝代:
明
诸弟今朝拜扫,伤心独望长途
出处:
十月朔旦舟发高邮望拜先垄六言
作者:
殷奎
朝代:
明
二子从容问病源,病源今日为渠论
出处:
梦尚之彦强来问病源所在随以数语答之及觉忘记其辞因成一诗遍寄昆山学诸生且因自警云尔
作者:
殷奎
朝代:
明
所难谢子除矜字,莫易温公戒妄言
出处:
梦尚之彦强来问病源所在随以数语答之及觉忘记其辞因成一诗遍寄昆山学诸生且因自警云尔
作者:
殷奎
朝代:
明
广大根基须与立,偏私情好不教存
出处:
梦尚之彦强来问病源所在随以数语答之及觉忘记其辞因成一诗遍寄昆山学诸生且因自警云尔
作者:
殷奎
朝代:
明
一朝大寐悠然醒,始悟留心在勿谖
出处:
梦尚之彦强来问病源所在随以数语答之及觉忘记其辞因成一诗遍寄昆山学诸生且因自警云尔
作者:
殷奎
朝代:
明
故园归梦夜初寒,恍若平生语笑驩
出处:
十月二日宝应舟中夜梦先君手赐一狐裘仰视慈颜似怜其远行者梦回伤感悲不自胜
作者:
殷奎
朝代:
明
膝下狐裘亲手赐,似怜风雪上长安
出处:
十月二日宝应舟中夜梦先君手赐一狐裘仰视慈颜似怜其远行者梦回伤感悲不自胜
作者:
殷奎
朝代:
明
黑风怒捲长淮急,白浪掀空如壁立
出处:
十月七日入夜北风大作连两日夜方止
作者:
殷奎
朝代:
明
天纲欲解日月摇,地轴愁翻山岳泣
出处:
十月七日入夜北风大作连两日夜方止
作者:
殷奎
朝代:
明
大鳅失穴无处藏,小龙跳渊不敢蛰
出处:
十月七日入夜北风大作连两日夜方止
作者:
殷奎
朝代:
明
长艘巨筏纵复横,走碇摧樯危以岌
出处:
十月七日入夜北风大作连两日夜方止
作者:
殷奎
朝代:
明
此时坐我运甓船,胃倒肠翻几绝粒
出处:
十月七日入夜北风大作连两日夜方止
作者:
殷奎
朝代:
明
戽水闻声悸未平,踏冰失足嗟何及
出处:
十月七日入夜北风大作连两日夜方止
作者:
殷奎
朝代:
明
吾闻君子不乘危,遗体葆藏逾什袭
出处:
十月七日入夜北风大作连两日夜方止
作者:
殷奎
朝代:
明
奎兮汝独非人子,忍使身从鱼濈濈
出处:
十月七日入夜北风大作连两日夜方止
作者:
殷奎
朝代:
明
屈指初终三日交,痛定思之久呜唈
出处:
十月七日入夜北风大作连两日夜方止
作者:
殷奎
朝代:
明
作诗为戒示儿曹,十月九日山阳邑
出处:
十月七日入夜北风大作连两日夜方止
作者:
殷奎
朝代:
明
淮山万叠暮云平,淮水千年咽恨声
出处:
过霸王城
作者:
殷奎
朝代:
明
落日舟人重指点,前头便是霸王城
出处:
过霸王城
作者:
殷奎
朝代:
明
东观沧溟万里馀,到时两鬓秋萧索。
手中常持一鹤瓢,言是太古开花萼。
偃蹇浑无斧凿痕,分明洞有烟霞烁。
青田一种至今无,溟渤昆崙任抄掠。
一从箕泉遭弃置,便向华表为栖托。
自入行囊不计春,长悬日月同飘泊。
弹丝或奏太古调,只与此瓢相对酌。
醉将北斗挽天潢,肯把此瓢分两勺。
君不见伯牙绝弦无知音,卞和献璞遭残虐。
世间俗子眼眵瞎,有耳徒能听管籥。
安知老大葫芦生,小摘乾坤自成噱。
林屋洞口种橘李,山人平生读书得真乐。
自是西周老聃姓,抱一冲虚岂彫琢。
仙翁亦是无怀民,大道迥出羲皇若。
禹穴南来一邂逅,握手谈笑如识昨。
许以此瓢今可遗,临别要即重然诺。
谢之拂袖去,意若全落魄。
山人得之不敢却,左悬右佩贮灵药。
有时挂向青崖间,脱屣扪萝坐盘礴。
月明辽海夜生寒,梦绕秋空双足躩。
迩来作者歌鹤瓢,竞说山人瓢不恶。
长歌短句我亦有,雨露云烟讵穿凿。
我歌不凿瓢愈奇,山人之名愈充扩。
李山人莫惊愕,我亦青城丈人客。
昔年西来觉丘壑,几回晞发太华颠,至今尚负山中约。
瓢乎瓢乎尔知否,一夕风高起朔漠,潇湘洞庭木叶落。
尔今不蔓纵为瓢,徒向人间受缠缗,何当从今只化鹤。
何当从今只化鹤,为我戛然飞鸣一万里,长风浩浩翔寥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