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吴达
吴达可
吴达老
吴迈
吴迈远
吴进
吴逊之
吴通
吴逢原
吴逢道
吴遵
吴遵路
吴遵锳
吴邦佐
吴邦桢
吴邦治
吴邦渊
吴采
吴重
吴重憙
吴金水
吴釿
吴銮
吴錂
吴钢
吴铭
吴铭育
吴铭道
吴锜
吴锡彤
精选古诗
梅竹二首
和韵题竹二首
和韵题竹二首
白鹦鹉
赋竹
海棠白头翁
梅竹幽禽
闻讣音后不入睡省口号
古诗名句
功成事就
色斯高举
宰司委职位
思贤以自辅
玄懿守谦虚
白驹以?阻
丹阳有越寇
没□□□□
查古诗
搜索
西征凯旋雅
作者:
湛若水
朝代:
明
皇天眷德,全畀所覆。
至于海隅,薄广左右
。
惟兹两广,实惟荒遐。
顽氓聚啸,互相爪牙。
屡廑南顾,屡简重臣。
顺抚逆戮,均之圣仁。
韩公用武,以严厥始。
朱公用文,克和厥中。
文武并济,将在今公。
既和而玩,治久而隳。
习为姑息,如病痿痹。
天子神圣,天子曰嘻。
顾兹不振,畴克振之。
惟尔萧卿,懋兹六德。
仁信智勇,文武是克。
惟兹六德,乃懋厥功。
率时六馆,奏尔鼎镛。
公拜稽首,对扬天休。
臣罔于家,聿来胥谋。
惟时桂林,爰始兴事。
贼方跳梁,将骄卒敝。
公始下车,不遑煖席。
亲秉旄钺,勇气有激。
智以先之,仁以结之。
信以成之,我军张威。
六月于征,载穷其巢。
俘获十千,凯旋告劳。
广人有言,昔若奄奄。
中丞是作,顽懦有廉。
广人有言,昔尚萎靡。
萧公来严,士皆作气。
文武严和,成自公今。
侯谁记之,守臣周任。
周侯记之,太史文之。
以奏成功,以告鼎彝。
诗句欣赏
MORE+
浥露凌霜压众芳,花神变幻两呈祥
出处:
陈永平表弟园花呈瑞李变白而红菊变白而黄二妙易妆中含佳意投诗索和报以斯章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冰姿点绛邀新宠,粉额图黄改晚妆
出处:
陈永平表弟园花呈瑞李变白而红菊变白而黄二妙易妆中含佳意投诗索和报以斯章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剪就绯衣逢上巳,筵开金屋宴重阳
出处:
陈永平表弟园花呈瑞李变白而红菊变白而黄二妙易妆中含佳意投诗索和报以斯章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閒园乐事知多少,日日征歌进百觞
出处:
陈永平表弟园花呈瑞李变白而红菊变白而黄二妙易妆中含佳意投诗索和报以斯章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暗引新泉出密林,泠泠岩窦有清音
出处:
流觞曲水新成中秋邀客小酌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浪翻瀑布鸣寒上,月泛流杯涌碎金
出处:
流觞曲水新成中秋邀客小酌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竹径宛如通洛浦,兰亭何必在山阴
出处:
流觞曲水新成中秋邀客小酌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九衢此夕香尘满,谁识幽人野外心?
出处:
流觞曲水新成中秋邀客小酌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河朔初亭避暑杯,秋深酒兴更相催
出处:
八月晦日芳荪亭小集流觞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流觞宛转花间出,鸣瀑奔腾石底来
出处:
八月晦日芳荪亭小集流觞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海国凉风莼菜候,醉乡词客竹林才
出处:
八月晦日芳荪亭小集流觞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君看曲水仍归沼,谁道东流去不回?
出处:
八月晦日芳荪亭小集流觞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秋尽霜华入葛巾,别来节序几回新
出处:
秋杪梁净友过访镜园忽易黄姓将入罗浮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青瞳不改长为客,丹药行携未是贫
出处:
秋杪梁净友过访镜园忽易黄姓将入罗浮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踪迹尚随三岛鹤,姓名初变五湖人
出处:
秋杪梁净友过访镜园忽易黄姓将入罗浮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罗浮道侣如相问,黄野疑君即后身
出处:
秋杪梁净友过访镜园忽易黄姓将入罗浮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袖中彩笔向谁骄,词赋公家有十杓
出处:
送李伯度归京山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花县客来曾种玉,凤楼人去忆吹箫
出处:
送李伯度归京山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图书半箧归装冷,风雪弥天旅思遥
出处:
送李伯度归京山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行过汉娥留佩处,知君惆怅一停桡
出处:
送李伯度归京山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至于海隅,薄广左右。
惟兹两广,实惟荒遐。
顽氓聚啸,互相爪牙。
屡廑南顾,屡简重臣。
顺抚逆戮,均之圣仁。
韩公用武,以严厥始。
朱公用文,克和厥中。
文武并济,将在今公。
既和而玩,治久而隳。
习为姑息,如病痿痹。
天子神圣,天子曰嘻。
顾兹不振,畴克振之。
惟尔萧卿,懋兹六德。
仁信智勇,文武是克。
惟兹六德,乃懋厥功。
率时六馆,奏尔鼎镛。
公拜稽首,对扬天休。
臣罔于家,聿来胥谋。
惟时桂林,爰始兴事。
贼方跳梁,将骄卒敝。
公始下车,不遑煖席。
亲秉旄钺,勇气有激。
智以先之,仁以结之。
信以成之,我军张威。
六月于征,载穷其巢。
俘获十千,凯旋告劳。
广人有言,昔若奄奄。
中丞是作,顽懦有廉。
广人有言,昔尚萎靡。
萧公来严,士皆作气。
文武严和,成自公今。
侯谁记之,守臣周任。
周侯记之,太史文之。
以奏成功,以告鼎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