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刘镮之
刘长佑
刘长卿
刘长川
刘长源
刘长言
刘问陶
刘闻
刘阆风
刘雄
刘雪崖
刘雪巢
刘雷恒
刘霁
刘霆午
刘震
刘震孙
刘震祖
刘霖恒
刘青芝
刘青莲
刘青藜
刘青震
刘韐
刘韫
刘韵
刘韶
刘颉
刘颖
刘騊駼
精选古诗
喜霁
伯夷叔齐
草木
红棉树
偶见
访万峰山
几年来巴以愈斗愈剧有叹
次子邀游北京有赋
古诗名句
冰盘鱼味美,綵服雁行联
祥柰宁烦守,肱衾且用眠
老亲欣未耄,难弟爱弥坚
茵褥重重榻,埙篪秩秩筵
寿觞更跪劝,猎骑并驱还
橘堕犹怀陆,荆分谩笑田
侯封应有待,舆论谅无偏
遐算慈闱健,同心贵介贤
查古诗
搜索
代魏徵田舍翁词
作者:
张宪
朝代:
元末明初
臣本山东农,臣诚田舍翁
。
臣以隋末乱,出仕蒲山公。
蒲山愎谏自用,故臣言不用,臣计不从。
百万粮,一日尽,百万众,一夕空,力屈事去归山东。
臣义不忍弃故土,事仇充,相随西来朝真龙。
先帝不臣识,大臣不臣通。
故臣上书自请安山东。
山东归皇图,授臣洗马之职在东宫。
东宫多不德,兄弟不相容。
臣教太子剪黑闼,亲元戎。
又教太子除陛下,太子不臣庸。
太子既死,先帝命臣听陛下处分,臣安敢效匹夫小谅自与逆党同。
陛下以臣尽心所事,赦臣死罪,除臣秘书,登臣政府爵位崇。
臣于是感激,时时进谏开皇衷。
陛下幸而时听臣言,以致四海太平年谷丰。
使陛下功德及尧舜则臣心喜,小有过失则臣心忡。
是以不四年中而有三代风。
陛下初年诚心听谏,故天耳聪。
今听谏不逮昔,故天耳聋。
往以未治为忧,故人心悦。
今以既治为安,故威德隆。
往日用臣言,赐臣以黄金瓮。
天厩骢,辍殿材构臣屋与墉。
今日以人言仆臣墓碑,停臣子婚,为惠胡不终。
喜臣则谓臣妩媚,恶臣则詈臣田舍翁。
陛下不宜以喜怒毁誉损厥躬。
臣荐侯与杜,谓其才略雄,臣岂阿党预知其终凶。
臣录谏疏草,前后三百封。
欲使后世知陛下,能听谏,致时雍。
岂欲卖直归过为己功,避嫌焚草徒足恭。
臣幸而身先朝露,使臣不幸,恐不免随比干,侣龙逢。
独不记臣言良与忠,胡为乎会须杀此田舍翁。
田舍翁,岂畏死,但惜陛下既杀张亮,又诛刘洎,剪刈大臣如刈蓬。
臣不愿陛下祠少牢,立仆石,但愿陛下养气质,除内讧,毋以喜怒存诸胸。
大臣无灾帝德穹,社稷无虞王业鸿。
千秋万岁为唐宗,老臣不讳田舍翁。
于乎,老臣不讳田舍翁。
诗句欣赏
MORE+
二郎养就冲霄翼,暂引双雏笑推激
出处:
旧寿郑先生八旬辱为古体长篇投谢次韵奉答
作者:
张吉
朝代:
明
愿崇令德谐我私,万里鸿逵看伟绩
出处:
旧寿郑先生八旬辱为古体长篇投谢次韵奉答
作者:
张吉
朝代:
明
老天自昔祐善人,丰其胤者啬于身
出处:
旧寿郑先生八旬辱为古体长篇投谢次韵奉答
作者:
张吉
朝代:
明
不见于王二公后,勋声烈烈耀严宸
出处:
旧寿郑先生八旬辱为古体长篇投谢次韵奉答
作者:
张吉
朝代:
明
苍髯如戟李将军,平生嗜好在斯文
出处:
李都阃同登蓬莱阁观海
作者:
张吉
朝代:
明
行边宛转阴山北,望水沉吟东海濆
出处:
李都阃同登蓬莱阁观海
作者:
张吉
朝代:
明
蓬莱暑雨开新霁,半落沧潮含晓云
出处:
李都阃同登蓬莱阁观海
作者:
张吉
朝代:
明
崔嵬阁道隳空阔,导吾并盖穷氤氲
出处:
李都阃同登蓬莱阁观海
作者:
张吉
朝代:
明
须臾云散诸岛出,二竹三门联甲乙
出处:
李都阃同登蓬莱阁观海
作者:
张吉
朝代:
明
寸心恍惚共神谋,两目颟顸与天毕
出处:
李都阃同登蓬莱阁观海
作者:
张吉
朝代:
明
却忆太始混沌初,阴阳摩荡无形质
出处:
李都阃同登蓬莱阁观海
作者:
张吉
朝代:
明
二仪既辟清浊分,洄潏颐中止天一
出处:
李都阃同登蓬莱阁观海
作者:
张吉
朝代:
明
外浮乾象内涵坤,倒景神人难致诘
出处:
李都阃同登蓬莱阁观海
作者:
张吉
朝代:
明
坤轩西北轾东南,万派奔趋同一律
出处:
李都阃同登蓬莱阁观海
作者:
张吉
朝代:
明
海市流传不记秋,古今胜事信无俦
出处:
李都阃同登蓬莱阁观海
作者:
张吉
朝代:
明
南多鲛室北蜃室,变幻起灭难推求
出处:
李都阃同登蓬莱阁观海
作者:
张吉
朝代:
明
蜃为楼阁鲛为绡,往往真与尘世侔
出处:
李都阃同登蓬莱阁观海
作者:
张吉
朝代:
明
虽侔尘世终莫有,吁嗟入目不入手
出处:
李都阃同登蓬莱阁观海
作者:
张吉
朝代:
明
是时我与李将军,注目晴空颇良久
出处:
李都阃同登蓬莱阁观海
作者:
张吉
朝代:
明
渺然一碧何所见,恍恍徒闻鳌抃蛟龙吼
出处:
李都阃同登蓬莱阁观海
作者:
张吉
朝代:
明
臣以隋末乱,出仕蒲山公。
蒲山愎谏自用,故臣言不用,臣计不从。
百万粮,一日尽,百万众,一夕空,力屈事去归山东。
臣义不忍弃故土,事仇充,相随西来朝真龙。
先帝不臣识,大臣不臣通。
故臣上书自请安山东。
山东归皇图,授臣洗马之职在东宫。
东宫多不德,兄弟不相容。
臣教太子剪黑闼,亲元戎。
又教太子除陛下,太子不臣庸。
太子既死,先帝命臣听陛下处分,臣安敢效匹夫小谅自与逆党同。
陛下以臣尽心所事,赦臣死罪,除臣秘书,登臣政府爵位崇。
臣于是感激,时时进谏开皇衷。
陛下幸而时听臣言,以致四海太平年谷丰。
使陛下功德及尧舜则臣心喜,小有过失则臣心忡。
是以不四年中而有三代风。
陛下初年诚心听谏,故天耳聪。
今听谏不逮昔,故天耳聋。
往以未治为忧,故人心悦。
今以既治为安,故威德隆。
往日用臣言,赐臣以黄金瓮。
天厩骢,辍殿材构臣屋与墉。
今日以人言仆臣墓碑,停臣子婚,为惠胡不终。
喜臣则谓臣妩媚,恶臣则詈臣田舍翁。
陛下不宜以喜怒毁誉损厥躬。
臣荐侯与杜,谓其才略雄,臣岂阿党预知其终凶。
臣录谏疏草,前后三百封。
欲使后世知陛下,能听谏,致时雍。
岂欲卖直归过为己功,避嫌焚草徒足恭。
臣幸而身先朝露,使臣不幸,恐不免随比干,侣龙逢。
独不记臣言良与忠,胡为乎会须杀此田舍翁。
田舍翁,岂畏死,但惜陛下既杀张亮,又诛刘洎,剪刈大臣如刈蓬。
臣不愿陛下祠少牢,立仆石,但愿陛下养气质,除内讧,毋以喜怒存诸胸。
大臣无灾帝德穹,社稷无虞王业鸿。
千秋万岁为唐宗,老臣不讳田舍翁。
于乎,老臣不讳田舍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