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滕迈
满中行
满执中
满维端
漆璘
漳郡守
潇湘渔父
潘世恩
潘世谟
潘业
潘中
潘中父
潘乃光
潘之恒
潘乐乐
潘乾策
潘亥
潘从哲
潘从大
潘仲宝
潘伯脩
潘伯虎
潘佑
潘俊
潘允哲
潘元福
潘元翰
潘先生
潘光旦
潘光祖
精选古诗
水溪口望三顾山
承谭府史若骥春日赣州之作因赋绝句八首奉答
承谭府史若骥春日赣州之作因赋绝句八首奉答
承谭府史若骥春日赣州之作因赋绝句八首奉答
承谭府史若骥春日赣州之作因赋绝句八首奉答
承谭府史若骥春日赣州之作因赋绝句八首奉答
承谭府史若骥春日赣州之作因赋绝句八首奉答
承谭府史若骥春日赣州之作因赋绝句八首奉答
古诗名句
扬舲溯烟沚,遥曕二妃宫
二妃何婉㜻,搴馨振微风
解佩遗下女,将以明我衷
光采不易合,精诚渺难通
浮云蔽江皋,白日忽已晚
还顾苍梧原,何时翠华返
飞鸿遵故渚,长鸣有馀哀
北地多悲风,霜雪日以催
查古诗
搜索
代魏徵田舍翁词
作者:
张宪
朝代:
元末明初
臣本山东农,臣诚田舍翁。
臣以隋末乱,出仕蒲山公。
蒲山愎谏自用,故臣言不用,臣计不从。
百万粮,一日尽,百万众,一夕空,力屈事去归山东。
臣义不忍弃故土,事仇充,相随西来朝真龙。
先帝不臣识,大臣不臣通。
故臣上书自请安山东。
山东归皇图,授臣洗马之职在东宫。
东宫多不德,兄弟不相容。
臣教太子剪黑闼,亲元戎
。
又教太子除陛下,太子不臣庸。
太子既死,先帝命臣听陛下处分,臣安敢效匹夫小谅自与逆党同。
陛下以臣尽心所事,赦臣死罪,除臣秘书,登臣政府爵位崇。
臣于是感激,时时进谏开皇衷。
陛下幸而时听臣言,以致四海太平年谷丰。
使陛下功德及尧舜则臣心喜,小有过失则臣心忡。
是以不四年中而有三代风。
陛下初年诚心听谏,故天耳聪。
今听谏不逮昔,故天耳聋。
往以未治为忧,故人心悦。
今以既治为安,故威德隆。
往日用臣言,赐臣以黄金瓮。
天厩骢,辍殿材构臣屋与墉。
今日以人言仆臣墓碑,停臣子婚,为惠胡不终。
喜臣则谓臣妩媚,恶臣则詈臣田舍翁。
陛下不宜以喜怒毁誉损厥躬。
臣荐侯与杜,谓其才略雄,臣岂阿党预知其终凶。
臣录谏疏草,前后三百封。
欲使后世知陛下,能听谏,致时雍。
岂欲卖直归过为己功,避嫌焚草徒足恭。
臣幸而身先朝露,使臣不幸,恐不免随比干,侣龙逢。
独不记臣言良与忠,胡为乎会须杀此田舍翁。
田舍翁,岂畏死,但惜陛下既杀张亮,又诛刘洎,剪刈大臣如刈蓬。
臣不愿陛下祠少牢,立仆石,但愿陛下养气质,除内讧,毋以喜怒存诸胸。
大臣无灾帝德穹,社稷无虞王业鸿。
千秋万岁为唐宗,老臣不讳田舍翁。
于乎,老臣不讳田舍翁。
诗句欣赏
MORE+
山体厚藏骨,吐秀此特表
出处:
大石状
作者:
沈周
朝代:
明
正类抱中婴,头顶露于褓
出处:
大石状
作者:
沈周
朝代:
明
形大气则散,趣足在于小
出处:
大石状
作者:
沈周
朝代:
明
其深虽未即,远观已自好
出处:
大石状
作者:
沈周
朝代:
明
顷来莫能穷,继至敢草草
出处:
大石状
作者:
沈周
朝代:
明
循墙道林麓,记曲乃遗杳
出处:
大石状
作者:
沈周
朝代:
明
登登觉向峻,渐渐驾木杪
出处:
大石状
作者:
沈周
朝代:
明
猊峰据门左,呵禁口欲咬
出处:
大石状
作者:
沈周
朝代:
明
有磴沿百级,有殿嵌山造
出处:
大石状
作者:
沈周
朝代:
明
并殿跨偃石,悬身龙袅矫
出处:
大石状
作者:
沈周
朝代:
明
行人自其下,恍惚怖四爪
出处:
大石状
作者:
沈周
朝代:
明
转高蹐其背,股慄身亦掉
出处:
大石状
作者:
沈周
朝代:
明
镇脑结佛亭,所仗力可扰
出处:
大石状
作者:
沈周
朝代:
明
四壁满题句,贵贱成杂扫
出处:
大石状
作者:
沈周
朝代:
明
同游惩涉险,旋踵促及早
出处:
大石状
作者:
沈周
朝代:
明
次寻岩间寮,蜂房互窈窕
出处:
大石状
作者:
沈周
朝代:
明
缘势尽西向,局地窄接缭
出处:
大石状
作者:
沈周
朝代:
明
云栈中贯穿,所历平地少
出处:
大石状
作者:
沈周
朝代:
明
山静日自长,石瘠人亦槁
出处:
大石状
作者:
沈周
朝代:
明
坐僻觊居安,传奇被游搅
出处:
大石状
作者:
沈周
朝代:
明
臣以隋末乱,出仕蒲山公。
蒲山愎谏自用,故臣言不用,臣计不从。
百万粮,一日尽,百万众,一夕空,力屈事去归山东。
臣义不忍弃故土,事仇充,相随西来朝真龙。
先帝不臣识,大臣不臣通。
故臣上书自请安山东。
山东归皇图,授臣洗马之职在东宫。
东宫多不德,兄弟不相容。
臣教太子剪黑闼,亲元戎。
又教太子除陛下,太子不臣庸。
太子既死,先帝命臣听陛下处分,臣安敢效匹夫小谅自与逆党同。
陛下以臣尽心所事,赦臣死罪,除臣秘书,登臣政府爵位崇。
臣于是感激,时时进谏开皇衷。
陛下幸而时听臣言,以致四海太平年谷丰。
使陛下功德及尧舜则臣心喜,小有过失则臣心忡。
是以不四年中而有三代风。
陛下初年诚心听谏,故天耳聪。
今听谏不逮昔,故天耳聋。
往以未治为忧,故人心悦。
今以既治为安,故威德隆。
往日用臣言,赐臣以黄金瓮。
天厩骢,辍殿材构臣屋与墉。
今日以人言仆臣墓碑,停臣子婚,为惠胡不终。
喜臣则谓臣妩媚,恶臣则詈臣田舍翁。
陛下不宜以喜怒毁誉损厥躬。
臣荐侯与杜,谓其才略雄,臣岂阿党预知其终凶。
臣录谏疏草,前后三百封。
欲使后世知陛下,能听谏,致时雍。
岂欲卖直归过为己功,避嫌焚草徒足恭。
臣幸而身先朝露,使臣不幸,恐不免随比干,侣龙逢。
独不记臣言良与忠,胡为乎会须杀此田舍翁。
田舍翁,岂畏死,但惜陛下既杀张亮,又诛刘洎,剪刈大臣如刈蓬。
臣不愿陛下祠少牢,立仆石,但愿陛下养气质,除内讧,毋以喜怒存诸胸。
大臣无灾帝德穹,社稷无虞王业鸿。
千秋万岁为唐宗,老臣不讳田舍翁。
于乎,老臣不讳田舍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