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张传琨
张伯元
张伯垓
张伯威
张伯寿
张伯常
张伯昌
张伯淳
张伯玉
张伯端
张伯行
张伯远
张伯驹
张似谊
张佃
张位
张佐
张佑
张何
张佖
张佛绣
张作楠
张佥都
张佩纶
张佳图
张佳胤
张侃
张俊
张保嗣
张保源
精选古诗
送校书陈秀才省亲
题刘仪部山水图二首
题刘仪部山水图二首
挽云窝林处士
题墨梅赠苏上舍
梦作
过九江二绝似同舟诸游好
过九江二绝似同舟诸游好
古诗名句
皴皮剥尽风雨干,劲铁屈作珊瑚枝
苍厓缟皓洒飞雪,晴空夭纠奔鸾螭
太阴冥冥气熛怒,疑是巨灵挥斤之所为
邝君高堂悬此障,阶下迸泉倏排荡
四旁观者寂不言,顿觉丹青色凋丧
我生好古悲已迟,五羊从前多画师
林良待诏金銮殿,刘也奔腾真数奇
欲遣巫阳不可招,抱膝对尔兴长谣
查古诗
搜索
代魏徵田舍翁词
作者:
张宪
朝代:
元末明初
臣本山东农,臣诚田舍翁。
臣以隋末乱,出仕蒲山公。
蒲山愎谏自用,故臣言不用,臣计不从。
百万粮,一日尽,百万众,一夕空,力屈事去归山东。
臣义不忍弃故土,事仇充,相随西来朝真龙。
先帝不臣识,大臣不臣通。
故臣上书自请安山东。
山东归皇图,授臣洗马之职在东宫。
东宫多不德,兄弟不相容。
臣教太子剪黑闼,亲元戎。
又教太子除陛下,太子不臣庸。
太子既死,先帝命臣听陛下处分,臣安敢效匹夫小谅自与逆党同。
陛下以臣尽心所事,赦臣死罪,除臣秘书,登臣政府爵位崇。
臣于是感激,时时进谏开皇衷。
陛下幸而时听臣言,以致四海太平年谷丰。
使陛下功德及尧舜则臣心喜,小有过失则臣心忡。
是以不四年中而有三代风。
陛下初年诚心听谏,故天耳聪。
今听谏不逮昔,故天耳聋。
往以未治为忧,故人心悦。
今以既治为安,故威德隆。
往日用臣言,赐臣以黄金瓮。
天厩骢,辍殿材构臣屋与墉。
今日以人言仆臣墓碑,停臣子婚,为惠胡不终。
喜臣则谓臣妩媚,恶臣则詈臣田舍翁
。
陛下不宜以喜怒毁誉损厥躬。
臣荐侯与杜,谓其才略雄,臣岂阿党预知其终凶。
臣录谏疏草,前后三百封。
欲使后世知陛下,能听谏,致时雍。
岂欲卖直归过为己功,避嫌焚草徒足恭。
臣幸而身先朝露,使臣不幸,恐不免随比干,侣龙逢。
独不记臣言良与忠,胡为乎会须杀此田舍翁。
田舍翁,岂畏死,但惜陛下既杀张亮,又诛刘洎,剪刈大臣如刈蓬。
臣不愿陛下祠少牢,立仆石,但愿陛下养气质,除内讧,毋以喜怒存诸胸。
大臣无灾帝德穹,社稷无虞王业鸿。
千秋万岁为唐宗,老臣不讳田舍翁。
于乎,老臣不讳田舍翁。
诗句欣赏
MORE+
黑牙喧鸟雀,赤脚走荆榛
出处:
南交纪事
作者:
潘希曾
朝代:
明
席地多盘膝,操舟悉祼身
出处:
南交纪事
作者:
潘希曾
朝代:
明
野栖茅覆屋,露积竹为囷
出处:
南交纪事
作者:
潘希曾
朝代:
明
断雪无牟麦,分秧及早春
出处:
南交纪事
作者:
潘希曾
朝代:
明
槟榔生咀嚼,橘柚杂芳辛
出处:
南交纪事
作者:
潘希曾
朝代:
明
蕉实黄初熟,椰浆白颇醇
出处:
南交纪事
作者:
潘希曾
朝代:
明
珍奇难得象,躔度易占鹑
出处:
南交纪事
作者:
潘希曾
朝代:
明
沉水来犹远,生金出岂频
出处:
南交纪事
作者:
潘希曾
朝代:
明
盛陈兵肃肃,绝少马駪駪
出处:
南交纪事
作者:
潘希曾
朝代:
明
蛇虺当筵舞,螺虾入鼎珍
出处:
南交纪事
作者:
潘希曾
朝代:
明
稍依濒海利,难与大方伦
出处:
南交纪事
作者:
潘希曾
朝代:
明
文亦同王制,圭仍析帝臣
出处:
南交纪事
作者:
潘希曾
朝代:
明
方言时假译,职贡岁常亲
出处:
南交纪事
作者:
潘希曾
朝代:
明
自适飞潜性,相忘覆载仁
出处:
南交纪事
作者:
潘希曾
朝代:
明
我歌聊志异,何日尽还淳
出处:
南交纪事
作者:
潘希曾
朝代:
明
出尘心迹了无缨,三十年来四海名
出处:
次韵荅张东所廷实
作者:
潘希曾
朝代:
明
诗酒对时聊尔尔,行藏于世只平平
出处:
次韵荅张东所廷实
作者:
潘希曾
朝代:
明
春风偶下贤人榻,南国空惭使者旌
出处:
次韵荅张东所廷实
作者:
潘希曾
朝代:
明
牡蛎门墙菊花径,白云深锁不胜情
出处:
次韵荅张东所廷实
作者:
潘希曾
朝代:
明
元运方兴宋祚危,正是桑田沧海时
出处:
读宋茂名尹潘公家传
作者:
潘希曾
朝代:
明
臣以隋末乱,出仕蒲山公。
蒲山愎谏自用,故臣言不用,臣计不从。
百万粮,一日尽,百万众,一夕空,力屈事去归山东。
臣义不忍弃故土,事仇充,相随西来朝真龙。
先帝不臣识,大臣不臣通。
故臣上书自请安山东。
山东归皇图,授臣洗马之职在东宫。
东宫多不德,兄弟不相容。
臣教太子剪黑闼,亲元戎。
又教太子除陛下,太子不臣庸。
太子既死,先帝命臣听陛下处分,臣安敢效匹夫小谅自与逆党同。
陛下以臣尽心所事,赦臣死罪,除臣秘书,登臣政府爵位崇。
臣于是感激,时时进谏开皇衷。
陛下幸而时听臣言,以致四海太平年谷丰。
使陛下功德及尧舜则臣心喜,小有过失则臣心忡。
是以不四年中而有三代风。
陛下初年诚心听谏,故天耳聪。
今听谏不逮昔,故天耳聋。
往以未治为忧,故人心悦。
今以既治为安,故威德隆。
往日用臣言,赐臣以黄金瓮。
天厩骢,辍殿材构臣屋与墉。
今日以人言仆臣墓碑,停臣子婚,为惠胡不终。
喜臣则谓臣妩媚,恶臣则詈臣田舍翁。
陛下不宜以喜怒毁誉损厥躬。
臣荐侯与杜,谓其才略雄,臣岂阿党预知其终凶。
臣录谏疏草,前后三百封。
欲使后世知陛下,能听谏,致时雍。
岂欲卖直归过为己功,避嫌焚草徒足恭。
臣幸而身先朝露,使臣不幸,恐不免随比干,侣龙逢。
独不记臣言良与忠,胡为乎会须杀此田舍翁。
田舍翁,岂畏死,但惜陛下既杀张亮,又诛刘洎,剪刈大臣如刈蓬。
臣不愿陛下祠少牢,立仆石,但愿陛下养气质,除内讧,毋以喜怒存诸胸。
大臣无灾帝德穹,社稷无虞王业鸿。
千秋万岁为唐宗,老臣不讳田舍翁。
于乎,老臣不讳田舍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