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张垍
张垓
张埏
张埙
张埴
张埴客
张培
张培金
张增
张增庆
张士元
张士猷
张士珩
张士瑰
张士箱
张士达
张士逊
张声道
张复
张复元
张复纯
张夏
张多益
张大亨
张大千
张大受
张大安
张大法
张大烈
张大猷
精选古诗
别凤藻与予考选同年分袂四十年矣顷晤令侄广文松心道其春秋九十有一惊喜倍常因忆万历中谢松屏毕松坡并登九十袁中郎捧诏存问作有双松诗今凤翁越九犹健大瑞奇绝忭赋一律书似松心因托寄声以代柬也
赠大司农毕老公祖
赠大司农毕老公祖
赠大司农毕老公祖
奉赠白翁老先生荣归一首兼求教正
奉赠白翁老先生荣归一首兼求教正
江上老渔行为赠大司农白阳毕老年丈请告荣归
江上老渔行为赠大司农白阳毕老年丈请告荣归
古诗名句
天高转觉阳乌近,应向人间照此心
十年灯火卧松庐,肯羡题桥驷马车
掌上风云三尺剑,胸中星斗万言书
江亭晚酌曾同醉,帝苑春游未可虚
早入承明须献赋,汉廷争见马相如
读易方斋夜听雷,万分春意自东回
冥冥渐向江边起,隐隐还从天上来
电火驱云崧岳动,桃花飘浪两门开
查古诗
搜索
代魏徵田舍翁词
作者:
张宪
朝代:
元末明初
臣本山东农,臣诚田舍翁。
臣以隋末乱,出仕蒲山公。
蒲山愎谏自用,故臣言不用,臣计不从。
百万粮,一日尽,百万众,一夕空,力屈事去归山东。
臣义不忍弃故土,事仇充,相随西来朝真龙。
先帝不臣识,大臣不臣通。
故臣上书自请安山东。
山东归皇图,授臣洗马之职在东宫。
东宫多不德,兄弟不相容。
臣教太子剪黑闼,亲元戎。
又教太子除陛下,太子不臣庸。
太子既死,先帝命臣听陛下处分,臣安敢效匹夫小谅自与逆党同。
陛下以臣尽心所事,赦臣死罪,除臣秘书,登臣政府爵位崇。
臣于是感激,时时进谏开皇衷。
陛下幸而时听臣言,以致四海太平年谷丰。
使陛下功德及尧舜则臣心喜,小有过失则臣心忡。
是以不四年中而有三代风。
陛下初年诚心听谏,故天耳聪。
今听谏不逮昔,故天耳聋。
往以未治为忧,故人心悦。
今以既治为安,故威德隆。
往日用臣言,赐臣以黄金瓮。
天厩骢,辍殿材构臣屋与墉。
今日以人言仆臣墓碑,停臣子婚,为惠胡不终。
喜臣则谓臣妩媚,恶臣则詈臣田舍翁。
陛下不宜以喜怒毁誉损厥躬。
臣荐侯与杜,谓其才略雄,臣岂阿党预知其终凶。
臣录谏疏草,前后三百封。
欲使后世知陛下,能听谏,致时雍。
岂欲卖直归过为己功,避嫌焚草徒足恭。
臣幸而身先朝露,使臣不幸,恐不免随比干,侣龙逢。
独不记臣言良与忠,胡为乎会须杀此田舍翁。
田舍翁,岂畏死,但惜陛下既杀张亮,又诛刘洎,剪刈大臣如刈蓬。
臣不愿陛下祠少牢,立仆石,但愿陛下养气质,除内讧,毋以喜怒存诸胸。
大臣无灾帝德穹,社稷无虞王业鸿
。
千秋万岁为唐宗,老臣不讳田舍翁。
于乎,老臣不讳田舍翁。
诗句欣赏
MORE+
岂不念之,同一厥初
出处:
和陶诗
作者:
李贤(原德
朝代:
明
白日其晚,岁月云徂
出处:
和陶诗
作者:
李贤(原德
朝代:
明
各慎其身,言莫踌蹰
出处:
和陶诗
作者:
李贤(原德
朝代:
明
美哉轮奂,言考其堂
出处:
和陶诗
作者:
李贤(原德
朝代:
明
克明厥德,如圭如璋
出处:
和陶诗
作者:
李贤(原德
朝代:
明
宗族聚斯,永矣千霜
出处:
和陶诗
作者:
李贤(原德
朝代:
明
祖武其绳,邦家之光
出处:
和陶诗
作者:
李贤(原德
朝代:
明
前烈有训,善与人同
出处:
和陶诗
作者:
李贤(原德
朝代:
明
寻此坠绪,障流以东
出处:
和陶诗
作者:
李贤(原德
朝代:
明
古人高迹,邈矣桐江
出处:
和陶诗
作者:
李贤(原德
朝代:
明
夫何今人,惟命之通
出处:
和陶诗
作者:
李贤(原德
朝代:
明
在昔子骞,人无间言
出处:
和陶诗
作者:
李贤(原德
朝代:
明
游于圣门,难为泰山
出处:
和陶诗
作者:
李贤(原德
朝代:
明
所以回也,发此喟然
出处:
和陶诗
作者:
李贤(原德
朝代:
明
凡我宗人,孝友为先
出处:
和陶诗
作者:
李贤(原德
朝代:
明
作邑有道,俨乎容止
出处:
和陶诗
作者:
李贤(原德
朝代:
明
好善惟诚,士轻千里
出处:
和陶诗
作者:
李贤(原德
朝代:
明
窃有献焉,慎终如始
出处:
和陶诗
作者:
李贤(原德
朝代:
明
道不易知,民可使由
出处:
和陶诗
作者:
李贤(原德
朝代:
明
岂弟君子,忧民之忧
出处:
和陶诗
作者:
李贤(原德
朝代:
明
臣以隋末乱,出仕蒲山公。
蒲山愎谏自用,故臣言不用,臣计不从。
百万粮,一日尽,百万众,一夕空,力屈事去归山东。
臣义不忍弃故土,事仇充,相随西来朝真龙。
先帝不臣识,大臣不臣通。
故臣上书自请安山东。
山东归皇图,授臣洗马之职在东宫。
东宫多不德,兄弟不相容。
臣教太子剪黑闼,亲元戎。
又教太子除陛下,太子不臣庸。
太子既死,先帝命臣听陛下处分,臣安敢效匹夫小谅自与逆党同。
陛下以臣尽心所事,赦臣死罪,除臣秘书,登臣政府爵位崇。
臣于是感激,时时进谏开皇衷。
陛下幸而时听臣言,以致四海太平年谷丰。
使陛下功德及尧舜则臣心喜,小有过失则臣心忡。
是以不四年中而有三代风。
陛下初年诚心听谏,故天耳聪。
今听谏不逮昔,故天耳聋。
往以未治为忧,故人心悦。
今以既治为安,故威德隆。
往日用臣言,赐臣以黄金瓮。
天厩骢,辍殿材构臣屋与墉。
今日以人言仆臣墓碑,停臣子婚,为惠胡不终。
喜臣则谓臣妩媚,恶臣则詈臣田舍翁。
陛下不宜以喜怒毁誉损厥躬。
臣荐侯与杜,谓其才略雄,臣岂阿党预知其终凶。
臣录谏疏草,前后三百封。
欲使后世知陛下,能听谏,致时雍。
岂欲卖直归过为己功,避嫌焚草徒足恭。
臣幸而身先朝露,使臣不幸,恐不免随比干,侣龙逢。
独不记臣言良与忠,胡为乎会须杀此田舍翁。
田舍翁,岂畏死,但惜陛下既杀张亮,又诛刘洎,剪刈大臣如刈蓬。
臣不愿陛下祠少牢,立仆石,但愿陛下养气质,除内讧,毋以喜怒存诸胸。
大臣无灾帝德穹,社稷无虞王业鸿。
千秋万岁为唐宗,老臣不讳田舍翁。
于乎,老臣不讳田舍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