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寿涯禅师
封万里
封大受
封孟绅
封彦卿
封抱一
封敖
封行高
尉佗
尉迟匡
尉迟汾
小怀
尔鸟
尚佐均
尚廷枫
尚法师
尚用之
尚能
尚镕
尚颜
尤侗
尤冰寮
尤和鸣
尤埰
尤山
尤带
尤怡
尤懋
尤棐
尤槩
精选古诗
虎丘寺侍少傅守溪公游奉次高韵
虎丘寺侍少傅守溪公游奉次高韵
东平遇雨
莲花淀舟泛
卢沟桥
忆钤山寄溪亭明府
南京户部后池双莲同干大司徒王公邀赋
初拜留院少师相公赠诗用韵拜酬
古诗名句
江村风雨孤臣泪,清梦犹能识圣颜
牢落中原叹索居,长安朋旧渺愁予
池边倚马宫云近,台畔开尊苑月虚
别梦几看南渚雁,春风难觅汶阳鱼
幽栖祗自成疏懒,不是文园有著书
白露蒹葭望渺茫,使君千骑发东方
斗边一夜仙槎影,河上三春画省香
剑气秋空寒易水,箫声明月忆维扬
查古诗
搜索
石节妇
作者:
沈周
朝代:
明
吕家有小姑,许嫁石家郎。
石家罹法网,合族无留行。
里豪复求婚,趁此事更张。
慇勤媒氏蜜为口,不知小姑铁作肠。
誓云生死石家妇,有脚不踏他人堂。
皇天后土悯节义,石郎不久仍还乡
。
流苏袅袅开洞房,春风吹入双鸳鸯。
百年伉俪只三月,明镜忽破无完光。
拔我黄金钗,脱我明珠珰。
东市买棺敛,西山买高冈。
土中先凿合欢穴,怨骨待共他年藏。
此身已死心未亡,身上不著新衣裳。
有身苦无儿女托,养老来依诸弟傍。
只今含笑入地下,七十八年双鬓苍。
君不见松枯尚有节,兰槁还留香。
节妇之名不可泯,当与万世扶纲常。
诗句欣赏
MORE+
鸡头形彷佛,马齿味参商
出处:
诘旦用孺太史亦以赋茄古体至余读之清思道发更赋排律二章章十二韵茄为物最贱吾两人盛为品题若此士固有遇不遇也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万子绵瓜瓞,三浆沃荔房
出处:
诘旦用孺太史亦以赋茄古体至余读之清思道发更赋排律二章章十二韵茄为物最贱吾两人盛为品题若此士固有遇不遇也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随波萍实丽,入火芋魁香
出处:
诘旦用孺太史亦以赋茄古体至余读之清思道发更赋排律二章章十二韵茄为物最贱吾两人盛为品题若此士固有遇不遇也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树拟蒲卢速,枝惭苜蓿长
出处:
诘旦用孺太史亦以赋茄古体至余读之清思道发更赋排律二章章十二韵茄为物最贱吾两人盛为品题若此士固有遇不遇也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朝兰偕饮露,晚菊互披霜
出处:
诘旦用孺太史亦以赋茄古体至余读之清思道发更赋排律二章章十二韵茄为物最贱吾两人盛为品题若此士固有遇不遇也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祭敢劳先圣,斋惟狎太常
出处:
诘旦用孺太史亦以赋茄古体至余读之清思道发更赋排律二章章十二韵茄为物最贱吾两人盛为品题若此士固有遇不遇也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断齑闻学士,蒸瓠忆平章
出处:
诘旦用孺太史亦以赋茄古体至余读之清思道发更赋排律二章章十二韵茄为物最贱吾两人盛为品题若此士固有遇不遇也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傅鼎调和熟,郇厨饾饤良
出处:
诘旦用孺太史亦以赋茄古体至余读之清思道发更赋排律二章章十二韵茄为物最贱吾两人盛为品题若此士固有遇不遇也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凭将遐贱质,浣涤助嘉芳
出处:
诘旦用孺太史亦以赋茄古体至余读之清思道发更赋排律二章章十二韵茄为物最贱吾两人盛为品题若此士固有遇不遇也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寂寞青萍化,苍茫素旐昏
出处:
挽侯中丞六韵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才华新汉殿,侠气旧夷门
出处:
挽侯中丞六韵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仗钺三军锐,登坛百吏尊
出处:
挽侯中丞六韵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胡床边月堕,油幕阵云屯
出处:
挽侯中丞六韵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马革悲王事,龙章荷帝恩
出处:
挽侯中丞六韵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异时瞻大树,奕奕象贤存
出处:
挽侯中丞六韵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九日移庭砌,三秋列苑墙
出处:
秋日过用孺太史馆中看菊作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吴绡纷浥露,蜀锦碎匀霜
出处:
秋日过用孺太史馆中看菊作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幄借青绫被,簪宜白苧裳
出处:
秋日过用孺太史馆中看菊作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林塘寒斗色,篱落静生香
出处:
秋日过用孺太史馆中看菊作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戏蝶浑迷素,游蜂欲让黄
出处:
秋日过用孺太史馆中看菊作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石家罹法网,合族无留行。
里豪复求婚,趁此事更张。
慇勤媒氏蜜为口,不知小姑铁作肠。
誓云生死石家妇,有脚不踏他人堂。
皇天后土悯节义,石郎不久仍还乡。
流苏袅袅开洞房,春风吹入双鸳鸯。
百年伉俪只三月,明镜忽破无完光。
拔我黄金钗,脱我明珠珰。
东市买棺敛,西山买高冈。
土中先凿合欢穴,怨骨待共他年藏。
此身已死心未亡,身上不著新衣裳。
有身苦无儿女托,养老来依诸弟傍。
只今含笑入地下,七十八年双鬓苍。
君不见松枯尚有节,兰槁还留香。
节妇之名不可泯,当与万世扶纲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