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叶宋英
叶宏缃
叶宗谔
叶宝林
叶宫桃
叶寘
叶封
叶小纨
叶小鸾
叶岂潜
叶巽斋
叶师文
叶广居
叶庆桪
叶延寿
叶延年
叶廷圭
叶廷模
叶廷琯
叶德徵
叶志诜
叶恭绰
叶慧光
叶懋
叶承宗
叶抑
叶挺英
叶敏
叶敬常
叶文
精选古诗
依韵目和北京孙更俊先生七律三十首
奉和楚楠兄《六二自况》二首元玉
读史二章
六二遣怀二首
有感赠碧霞君二律
题李其林所绘四季山水画四首
甲申春夜会咏三首
老闲漫成二首
古诗名句
子期竟早亡,牙琴从此绝
琴绝最伤情,朱华春不荣
后来有千日,谁与共平生?望灵荐杯酒,惨淡看铭旌
惆怅中何寄,江天水一泓
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
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
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查古诗
搜索
都宪张公淮上所获四印歌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行台使者清河公,浚川来往长淮东。
役夫走告得四印,不知何代沦渊中。
盘螭结纽各异状,藓包玉啮伤青铜。
自应神物不可閟,月夕往往虚晴虹。
一朝舁出冯夷宫,宝气尽发清泠空。
行台得之三叹息,谓尔古器遭沙虫。
乱磨再使篆文出,拂拭不遣纤尘蒙。
题缄顿首献天子,护以黄袱驮青骢。
近臣奉入归御府,想像白日回重瞳。
我来舣棹淮水上,十年相见惊秋蓬。
坐间倾倒忽语此,便觉异代还英风。
忆昔中山启炎祚,绝世义勇称髯翁。
蕲王鄂王总人杰,南渡百战勋猷同。
当时遣使各赍赐,尚方新铸凭良工。
系之尺组表异眷,副以大纛兼彤弓。
岂知变故生肘腋,斩地败此中兴功。
孙权心久附汉贼,秦桧一力主和戎。
两人伏剑徇王室,霜飞六月愁苍穹。
一人湖上跨长耳,漫劳矰缴窥冥鸿。
都巡岁远失姓氏,无乃亦是千夫雄。
抚时感事数百载,令人扼腕悲三忠
。
行台于我同榜士,呼酒更酌开莲筒。
桑榆谊深谈麈洽,松韭味洁冰盘丰。
春风吹花助客醉,解舟北去方匆匆。
海天回首推双蓬,淮流浩荡山巃嵷。
为公高歌重怀古,城楼一抹斜阳红。
诗句欣赏
MORE+
二汇太湖通,桥横玉镜中
出处:
步出虎山桥作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云光晴在水,雪气冷含风
出处:
步出虎山桥作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鹭下多盘石,乌啼只故宫
出处:
步出虎山桥作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花开先柳叶,斟酌白还红
出处:
步出虎山桥作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七字初唐好,司成变化中
出处:
题梅村集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自兼长庆体,先赋永和宫
出处:
题梅村集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事补先朝史,声高列国风
出处:
题梅村集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遗音在流水,洄溯意无穷
出处:
题梅村集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平生此清夜,不负白云钟
出处:
夜坐蔡五玉得斋作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世事馀明月,天心但碧峰
出处:
夜坐蔡五玉得斋作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微言因酒发,薄梦与花逢
出处:
夜坐蔡五玉得斋作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隐几谁能似,人间一老龙
出处:
夜坐蔡五玉得斋作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江南樱笋会,最重是清和
出处:
初夏集蔡氏园池作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柳色全欺酒,花光半染波
出处:
初夏集蔡氏园池作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白鸥人事少,黄鸟友声多
出处:
初夏集蔡氏园池作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芍药劳相赠,情如欲别何
出处:
初夏集蔡氏园池作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春尽流方满,微茫接凤台
出处:
秦淮观水涨作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黄因山雨发,青是海潮来
出处:
秦淮观水涨作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野泪犹洋溢,天河未草莱
出处:
秦淮观水涨作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年年凫雁意,太液望重开
出处:
秦淮观水涨作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役夫走告得四印,不知何代沦渊中。
盘螭结纽各异状,藓包玉啮伤青铜。
自应神物不可閟,月夕往往虚晴虹。
一朝舁出冯夷宫,宝气尽发清泠空。
行台得之三叹息,谓尔古器遭沙虫。
乱磨再使篆文出,拂拭不遣纤尘蒙。
题缄顿首献天子,护以黄袱驮青骢。
近臣奉入归御府,想像白日回重瞳。
我来舣棹淮水上,十年相见惊秋蓬。
坐间倾倒忽语此,便觉异代还英风。
忆昔中山启炎祚,绝世义勇称髯翁。
蕲王鄂王总人杰,南渡百战勋猷同。
当时遣使各赍赐,尚方新铸凭良工。
系之尺组表异眷,副以大纛兼彤弓。
岂知变故生肘腋,斩地败此中兴功。
孙权心久附汉贼,秦桧一力主和戎。
两人伏剑徇王室,霜飞六月愁苍穹。
一人湖上跨长耳,漫劳矰缴窥冥鸿。
都巡岁远失姓氏,无乃亦是千夫雄。
抚时感事数百载,令人扼腕悲三忠。
行台于我同榜士,呼酒更酌开莲筒。
桑榆谊深谈麈洽,松韭味洁冰盘丰。
春风吹花助客醉,解舟北去方匆匆。
海天回首推双蓬,淮流浩荡山巃嵷。
为公高歌重怀古,城楼一抹斜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