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沈立
沈端明
沈端节
沈筠
沈素嘉
沈繇
沈纕
沈约
沈纫兰
沈绅
沈绍姬
沈继祖
沈绮琴
沈维鐈
沈翊
沈联芳
沈育
沈自东
沈自南
沈自徵
沈自炳
沈良
沈芬
沈芳
沈英
沈范孙
沈茝纫
沈荃
沈荣俊
沈荣昌
精选古诗
卦口
宿南湖觜
康山
蔗林
发桂林
凿石潭怀廖广文
宿黄城艾氏
黄家原道中
古诗名句
海田二顷家阳羡,待尔归休把钓竿
凤翼洲前积潦横,更闻衰病夺阿兄
夹缝祖述君能及,王事驰驱我未成
少日池塘群季盛,中年丝竹百忧并
七旬骨肉今成几,畏向閒厅听雨声
夜雨瓶笙枕畔听,枯棋袖手各沉冥
乍分顾渚苔痕绿,剩对罗浮黛色青
世味要从甘里嚼,吟魂惯向梦中经
查古诗
搜索
都宪张公淮上所获四印歌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行台使者清河公,浚川来往长淮东。
役夫走告得四印,不知何代沦渊中。
盘螭结纽各异状,藓包玉啮伤青铜。
自应神物不可閟,月夕往往虚晴虹。
一朝舁出冯夷宫,宝气尽发清泠空。
行台得之三叹息,谓尔古器遭沙虫。
乱磨再使篆文出,拂拭不遣纤尘蒙。
题缄顿首献天子,护以黄袱驮青骢。
近臣奉入归御府,想像白日回重瞳。
我来舣棹淮水上,十年相见惊秋蓬。
坐间倾倒忽语此,便觉异代还英风。
忆昔中山启炎祚,绝世义勇称髯翁。
蕲王鄂王总人杰,南渡百战勋猷同。
当时遣使各赍赐,尚方新铸凭良工。
系之尺组表异眷,副以大纛兼彤弓。
岂知变故生肘腋,斩地败此中兴功。
孙权心久附汉贼,秦桧一力主和戎。
两人伏剑徇王室,霜飞六月愁苍穹。
一人湖上跨长耳,漫劳矰缴窥冥鸿。
都巡岁远失姓氏,无乃亦是千夫雄。
抚时感事数百载,令人扼腕悲三忠。
行台于我同榜士,呼酒更酌开莲筒。
桑榆谊深谈麈洽,松韭味洁冰盘丰
。
春风吹花助客醉,解舟北去方匆匆。
海天回首推双蓬,淮流浩荡山巃嵷。
为公高歌重怀古,城楼一抹斜阳红。
诗句欣赏
MORE+
迎銮三于浙,祝釐两入京
出处:
故刑部尚书衔原刑部侍郎钱陈群
作者:
弘历
朝代:
清
倡和称最多,颂中规亦行
出处:
故刑部尚书衔原刑部侍郎钱陈群
作者:
弘历
朝代:
清
林下惟恂谨,文外无他营
出处:
故刑部尚书衔原刑部侍郎钱陈群
作者:
弘历
朝代:
清
优游登大耋,生贤没亦荣
出处:
故刑部尚书衔原刑部侍郎钱陈群
作者:
弘历
朝代:
清
东南称二老,曰钱沈则继
出处:
故礼部尚书衔原侍郎沈德潜
作者:
弘历
朝代:
清
并以受恩眷,嘉话艺林志
出处:
故礼部尚书衔原侍郎沈德潜
作者:
弘历
朝代:
清
而实有优劣,沈舛钱为粹
出处:
故礼部尚书衔原侍郎沈德潜
作者:
弘历
朝代:
清
钱已见前咏,兹特言沈事
出处:
故礼部尚书衔原侍郎沈德潜
作者:
弘历
朝代:
清
其选国朝诗,说项乖大义
出处:
故礼部尚书衔原侍郎沈德潜
作者:
弘历
朝代:
清
制序正厥失,然亦无呵厉
出处:
故礼部尚书衔原侍郎沈德潜
作者:
弘历
朝代:
清
仍予饰终恩,原无责备意
出处:
故礼部尚书衔原侍郎沈德潜
作者:
弘历
朝代:
清
昨秋徐述夔案发,潜乃为传记
出处:
故礼部尚书衔原侍郎沈德潜
作者:
弘历
朝代:
清
忘国庇逆臣,其罪实不细
出处:
故礼部尚书衔原侍郎沈德潜
作者:
弘历
朝代:
清
用是追前恩,削夺从公议
出处:
故礼部尚书衔原侍郎沈德潜
作者:
弘历
朝代:
清
彼岂魏徵比,仆碑复何日
出处:
故礼部尚书衔原侍郎沈德潜
作者:
弘历
朝代:
清
盖因耄而荒,未免图小利
出处:
故礼部尚书衔原侍郎沈德潜
作者:
弘历
朝代:
清
设曰有心为,吾知其未必
出处:
故礼部尚书衔原侍郎沈德潜
作者:
弘历
朝代:
清
其子非已出,纨裤甘废弃
出处:
故礼部尚书衔原侍郎沈德潜
作者:
弘历
朝代:
清
孙至十四人,而皆无书味
出处:
故礼部尚书衔原侍郎沈德潜
作者:
弘历
朝代:
清
天网有明报,地下应深愧
出处:
故礼部尚书衔原侍郎沈德潜
作者:
弘历
朝代:
清
役夫走告得四印,不知何代沦渊中。
盘螭结纽各异状,藓包玉啮伤青铜。
自应神物不可閟,月夕往往虚晴虹。
一朝舁出冯夷宫,宝气尽发清泠空。
行台得之三叹息,谓尔古器遭沙虫。
乱磨再使篆文出,拂拭不遣纤尘蒙。
题缄顿首献天子,护以黄袱驮青骢。
近臣奉入归御府,想像白日回重瞳。
我来舣棹淮水上,十年相见惊秋蓬。
坐间倾倒忽语此,便觉异代还英风。
忆昔中山启炎祚,绝世义勇称髯翁。
蕲王鄂王总人杰,南渡百战勋猷同。
当时遣使各赍赐,尚方新铸凭良工。
系之尺组表异眷,副以大纛兼彤弓。
岂知变故生肘腋,斩地败此中兴功。
孙权心久附汉贼,秦桧一力主和戎。
两人伏剑徇王室,霜飞六月愁苍穹。
一人湖上跨长耳,漫劳矰缴窥冥鸿。
都巡岁远失姓氏,无乃亦是千夫雄。
抚时感事数百载,令人扼腕悲三忠。
行台于我同榜士,呼酒更酌开莲筒。
桑榆谊深谈麈洽,松韭味洁冰盘丰。
春风吹花助客醉,解舟北去方匆匆。
海天回首推双蓬,淮流浩荡山巃嵷。
为公高歌重怀古,城楼一抹斜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