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张元升
张元孝
张元宗
张元干
张元济
张元祯
张元臣
张元荣
张元道
张元默
张充和
张先
张光
张光厚
张光启
张光朝
张光纪
张光纬
张光萱
张克家
张克嶷
张兟
张公乂
张公庠
张公药
张公裕
张兰思
张兴镛
张其禄
张其锽
精选古诗
瓜洲风雨不克渡江
广信阻雨有怀子明弟
夏日游通惠河
次张龙湖吏侍院中观莲
两崖中丞和予观莲诗有欲借为裳之句次韵赠答
三月十二日文华殿朝贺东宫纪事册立之次日也
冬夜院中斋宿
冬日过朝天宫
古诗名句
此方居可卜,吾欲问渔蓑
不作南游计,那知远客情
滩争水碓疾,风叠布帆轻
地势连闽越,山容幻雨晴
行行殊未已,烟树总前程
遵江泛轻舸,江浅挽仍推
帆影流云度,滩声骤雨来
川原寒自澹,钲鼓暮相催
查古诗
搜索
紫芝山房歌为郑尚书赋
作者:
王称
朝代:
明
我昔慕幽赏,山水纵奇观。
朝挥海客棹,暮宿山霞关。
武夷群峰白云端,幔亭玉女非人间。
层峦叠嶂去何极,空际轩翥如腾鸾。
双溪夹出绕明镜,百步九折鸣飞湍。
就中紫芝一峰峭,恍惚溪上凝烟鬟。
深林瑶草昼可拾,山人笙鹤无时閒。
紫芝之山不可攀,须知圣世非商颜。
祇应吐祥产奇瑞,煌煌三秀被林峦。
何人卜居此山下,康成子孙世文雅。
朵朵芙蓉镜底青,淙淙瀑布屏间泻
。
山寂寂兮山房幽,兰膏烟帐夜埋头。
经史纵横一万卷,天地上下三千秋。
閒寻方外屐,笑掬涧底流。
采芳结瑶佩,濯足歌远游。
苍生海内望安石,谢公不得东山留。
一朝束书谢丘壑,啸咤风雷起寥廓。
石床松月为谁明,清夜徒闻吊猿鹤。
南宫作赋安足奇,大廷对策裨衮衣。
才高万乘屡回顾,承明出入生光辉。
玉骢曾锡天间骑,节钺重烦大藩寄。
小吏兰台识马周,居人渤海怀龚遂。
胜槩相看无处无,烟萝不似故园居。
瞻云几动亲闱念,归思空因托鲤鱼。
尔来中朝属耆旧,廊庙端严亸章绶。
廷尉人传天下平,秩宗名在当时右。
当时之名信可称,回望故山山更青。
晋公绿野久寂寞,白傅匡庐未足荣。
秖今八荒歌太平,三台位列中天明。
功成早晚拂衣去,仙舟九曲能相迎。
此时君当倒却建溪绿,我亦为君歌一曲。
何必相携茹紫芝,四海清风缅高躅。
诗句欣赏
MORE+
诗囊书箧出吴中,便是东篱采菊翁
出处:
有怀赵樵山元昌老友乃用前韵以寄之
作者:
宋讷
朝代:
明
华表柱头相语鹤,秣陵江上独归鸿
出处:
有怀赵樵山元昌老友乃用前韵以寄之
作者:
宋讷
朝代:
明
高情有契山头月,雅望无亏铁面风
出处:
有怀赵樵山元昌老友乃用前韵以寄之
作者:
宋讷
朝代:
明
想见樵山园圃好,遗安妻子鹿门同
出处:
有怀赵樵山元昌老友乃用前韵以寄之
作者:
宋讷
朝代:
明
吴楚江山共眺中,别来多忆宋涪翁
出处:
有怀赵樵山元昌老友乃用前韵以寄之
作者:
宋讷
朝代:
明
书无尺素传双鲤,诗有长笺寄一鸿
出处:
有怀赵樵山元昌老友乃用前韵以寄之
作者:
宋讷
朝代:
明
沙麓短蓑南亩雨,樵山高枕北窗风
出处:
有怀赵樵山元昌老友乃用前韵以寄之
作者:
宋讷
朝代:
明
林泉滋味烟霞癖,夐与青云路不同
出处:
有怀赵樵山元昌老友乃用前韵以寄之
作者:
宋讷
朝代:
明
归来不在别离中,后进应怀绛帐翁
出处:
元方既次韵见寄又闻辞训导之职来归东崖故居乃再用前韵以贺之
作者:
宋讷
朝代:
明
邑里琴弦陪杖屦,家庭二子列鹓鸿
出处:
元方既次韵见寄又闻辞训导之职来归东崖故居乃再用前韵以贺之
作者:
宋讷
朝代:
明
绿杨野渡诗人兴,翠竹茅亭处士风
出处:
元方既次韵见寄又闻辞训导之职来归东崖故居乃再用前韵以贺之
作者:
宋讷
朝代:
明
何用沈生山水笔,东崖真境画图同
出处:
元方既次韵见寄又闻辞训导之职来归东崖故居乃再用前韵以贺之
作者:
宋讷
朝代:
明
前盟曾记十年中,共向淇东作钓翁
出处:
元方既次韵见寄又闻辞训导之职来归东崖故居乃再用前韵以贺之
作者:
宋讷
朝代:
明
三径主人今蒋诩,五噫高士汉梁鸿
出处:
元方既次韵见寄又闻辞训导之职来归东崖故居乃再用前韵以贺之
作者:
宋讷
朝代:
明
陶情寄兴樽留月,问柳寻花杖曳风
出处:
元方既次韵见寄又闻辞训导之职来归东崖故居乃再用前韵以贺之
作者:
宋讷
朝代:
明
莫把苍颜容易失,要将清致古人同
出处:
元方既次韵见寄又闻辞训导之职来归东崖故居乃再用前韵以贺之
作者:
宋讷
朝代:
明
参苓不贮药笼中,老作人间自在翁
出处:
元方既次韵见寄又闻辞训导之职来归东崖故居乃再用前韵以贺之
作者:
宋讷
朝代:
明
日昃芹宫辞簉鹭,天高榆塞羡归鸿
出处:
元方既次韵见寄又闻辞训导之职来归东崖故居乃再用前韵以贺之
作者:
宋讷
朝代:
明
芒鞋翠湿巢松露,布袖香沾采藻风
出处:
元方既次韵见寄又闻辞训导之职来归东崖故居乃再用前韵以贺之
作者:
宋讷
朝代:
明
村饮野吟农圃乐,与君从此四般同
出处:
元方既次韵见寄又闻辞训导之职来归东崖故居乃再用前韵以贺之
作者:
宋讷
朝代:
明
朝挥海客棹,暮宿山霞关。
武夷群峰白云端,幔亭玉女非人间。
层峦叠嶂去何极,空际轩翥如腾鸾。
双溪夹出绕明镜,百步九折鸣飞湍。
就中紫芝一峰峭,恍惚溪上凝烟鬟。
深林瑶草昼可拾,山人笙鹤无时閒。
紫芝之山不可攀,须知圣世非商颜。
祇应吐祥产奇瑞,煌煌三秀被林峦。
何人卜居此山下,康成子孙世文雅。
朵朵芙蓉镜底青,淙淙瀑布屏间泻。
山寂寂兮山房幽,兰膏烟帐夜埋头。
经史纵横一万卷,天地上下三千秋。
閒寻方外屐,笑掬涧底流。
采芳结瑶佩,濯足歌远游。
苍生海内望安石,谢公不得东山留。
一朝束书谢丘壑,啸咤风雷起寥廓。
石床松月为谁明,清夜徒闻吊猿鹤。
南宫作赋安足奇,大廷对策裨衮衣。
才高万乘屡回顾,承明出入生光辉。
玉骢曾锡天间骑,节钺重烦大藩寄。
小吏兰台识马周,居人渤海怀龚遂。
胜槩相看无处无,烟萝不似故园居。
瞻云几动亲闱念,归思空因托鲤鱼。
尔来中朝属耆旧,廊庙端严亸章绶。
廷尉人传天下平,秩宗名在当时右。
当时之名信可称,回望故山山更青。
晋公绿野久寂寞,白傅匡庐未足荣。
秖今八荒歌太平,三台位列中天明。
功成早晚拂衣去,仙舟九曲能相迎。
此时君当倒却建溪绿,我亦为君歌一曲。
何必相携茹紫芝,四海清风缅高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