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周星薇
周星誉
周星诒
周映清
周春
周昭
周是修
周昱
周晋
周晖
周普
周景
周景涛
周暕
周曙
周曾锦
周月尊
周月船
周有声
周望
周朱耒
周朴
周权
周杭
周林
周某
周格非
周桂清
周梅叟
周棐
精选古诗
秋夕有怀
段七娘(二十韵)
石城晓
隔谷歌
歌妓
春词二首
春词二首
胡人醉归图
古诗名句
散花疑白象,布地果黄金
水雾飞梁洒,夕阳迥殿阴
独嗤簪绂客,游赏托云林
野旷孤烟静,高台独望时
地残隋氏苑,天阔禹王祠
晚日云争白,阴崖花自迟
目断南来雁,萧然故国思
地亦因台峻,天能纵屋高
查古诗
搜索
送王敬止使朝鲜
作者:
顾清
朝代:
明
大人值兴运,避地开东藩。
八条一以施,礼俗仪中原。
燕满中扰乱,淳风久仍存。
流传扶馀慈,至性天所惇。
真德颂唐运,金石振清温。
至今云海上,想象扶桑暾。
皇帝膺宝历,威德被鱼豚。
维东实首顺,圭组继胀膰。
赴告谨终始,宠数亦殷繁。
皇皇使者车,中天下旂幡。
共瞻天人姿,照耀东海垠。
宇宙有大界,中华有常尊
。
奉使固有体,专对非徒言。
春风海山道,注目盼回轩。
诗句欣赏
MORE+
霜清瘴雾宁烦扫,体净贪泉不受湔
出处:
大方伯孙公垂示云钱履之太学以四十自序诗见寄且索和余适有乞休之志依韵咏怀并遗之仍命之世属和因武严韵强成俚言用志祝望之私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见说麟仪皆在囿,何须龙德必于田
出处:
大方伯孙公垂示云钱履之太学以四十自序诗见寄且索和余适有乞休之志依韵咏怀并遗之仍命之世属和因武严韵强成俚言用志祝望之私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众生胥溺凭津渡,万古长昏藉炬然
出处:
大方伯孙公垂示云钱履之太学以四十自序诗见寄且索和余适有乞休之志依韵咏怀并遗之仍命之世属和因武严韵强成俚言用志祝望之私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彩笔昔投登岱赋,珍函今寄咏怀篇
出处:
大方伯孙公垂示云钱履之太学以四十自序诗见寄且索和余适有乞休之志依韵咏怀并遗之仍命之世属和因武严韵强成俚言用志祝望之私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度恒沙劫方成果,现宰官身亦是禅
出处:
大方伯孙公垂示云钱履之太学以四十自序诗见寄且索和余适有乞休之志依韵咏怀并遗之仍命之世属和因武严韵强成俚言用志祝望之私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丹衮遄归陪鹭序,沧江无恙附鸥眠
出处:
大方伯孙公垂示云钱履之太学以四十自序诗见寄且索和余适有乞休之志依韵咏怀并遗之仍命之世属和因武严韵强成俚言用志祝望之私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百川浩矣流宗海,五石谁其炼补天
出处:
大方伯孙公垂示云钱履之太学以四十自序诗见寄且索和余适有乞休之志依韵咏怀并遗之仍命之世属和因武严韵强成俚言用志祝望之私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漫道还山须及早,槐阶刚是黑头年
出处:
大方伯孙公垂示云钱履之太学以四十自序诗见寄且索和余适有乞休之志依韵咏怀并遗之仍命之世属和因武严韵强成俚言用志祝望之私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明镜似妾心,时时照君面
出处:
古意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妾心如有尘,照君君自见
出处:
古意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客来不开门,门外犹通刺
出处:
入秋无事自掩蓬庐偶然意会凭几漫书不伦不次楮尽而止得若干首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并欲杜此门,支以巉岩石
出处:
入秋无事自掩蓬庐偶然意会凭几漫书不伦不次楮尽而止得若干首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门外杂喧阗,此是无喧处
出处:
入秋无事自掩蓬庐偶然意会凭几漫书不伦不次楮尽而止得若干首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犹恼幽禽多,呼鸣不肯去
出处:
入秋无事自掩蓬庐偶然意会凭几漫书不伦不次楮尽而止得若干首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偶阅古人书,了不异人意
出处:
入秋无事自掩蓬庐偶然意会凭几漫书不伦不次楮尽而止得若干首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强作一家言,欲占千秋事
出处:
入秋无事自掩蓬庐偶然意会凭几漫书不伦不次楮尽而止得若干首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积书为子孙,无虑数千卷
出处:
入秋无事自掩蓬庐偶然意会凭几漫书不伦不次楮尽而止得若干首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古人不贵多,三语即为掾
出处:
入秋无事自掩蓬庐偶然意会凭几漫书不伦不次楮尽而止得若干首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酒无大功德,聊以破吾怀
出处:
入秋无事自掩蓬庐偶然意会凭几漫书不伦不次楮尽而止得若干首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当其无怀时,小啜亦复佳
出处:
入秋无事自掩蓬庐偶然意会凭几漫书不伦不次楮尽而止得若干首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八条一以施,礼俗仪中原。
燕满中扰乱,淳风久仍存。
流传扶馀慈,至性天所惇。
真德颂唐运,金石振清温。
至今云海上,想象扶桑暾。
皇帝膺宝历,威德被鱼豚。
维东实首顺,圭组继胀膰。
赴告谨终始,宠数亦殷繁。
皇皇使者车,中天下旂幡。
共瞻天人姿,照耀东海垠。
宇宙有大界,中华有常尊。
奉使固有体,专对非徒言。
春风海山道,注目盼回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