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秦甸
秦略
秦矞章
秦知域
秦禾
秦系
秦约
秦纲
秦缃业
秦缃武
秦耀
秦臻
秦荣光
秦莘田
秦蕙田
秦观
秦观女
秦觏
秦赓彤
秦道然
秦重泰
秦金
秦鉽
秦鐄
秦钜伦
秦钧仪
秦镗
秦镛
秦际唐
秦霖
精选古诗
更漏子
更漏子
更漏子
更漏子
更漏子
御街行
御街行
浪淘沙
古诗名句
与君开卷玩高标,绝胜对客谈虚藻
朱门酒肉如山海,沉湎徒云性灵改
松关冥坐真天人,朗如玉树生华采
涧阿霁雪新泉清,风吹石鼎茶烟横
悠然对语白日晚,俯听万井苍蝇声
江南贼来万室惊,太守仓卒呼乡兵
翁持黄金募壮士,长殳短剑如坚城
猛势凭陵贼远徙,众欲论功报天子
查古诗
搜索
张将军塞猎歌
作者:
李梦阳
朝代:
明
将军堂堂七尺躯,虎头昂藏紫虬须。
据鞍笑撚金朴姑,弦鸣仰堕双飞乌。
南平川汉北歼胡,蛇矛卧地刀剑芜
。
朔风吹霜塞草落,马腾士奋于狩作。
将军夜令晨步同,碛沙黄黄日色薄。
部下游击五千人,竞时争能各有神。
驱飞翼走入我网,千队万队何駪駪。
气酣前赴逞一决,零乱旌旗倏明灭。
杀气上回灵武云,火烈直透天山雪。
张公觏此番逡巡,红衣白马如神人。
衣也蟠蟒金麒麟,朝廷所赐荣功臣。
拦头报捷者谁子,手提禽兽血满身。
生截罴豹累雉鹑,中军小校额抹巾,见之一骑风起尘。
左射奔鹿右毙豕,更追狡兔趫穷榛。
张曰于乎奚用是,昊天肃杀存至仁。
摐金按节止中野,燖腯炰鲜燕蒐者。
礼乐行军分自严,赏罚正簿谁能假。
何地真收吐谷驼,一卒乃获大宛马。
长城窟冰胡雁稀,轻鼙缓吹诸部归。
悬戟惨淡鸦鸟委,垂鞍碨礧熊兕肥。
少年犹忿杀获微,翻身彀弩追云飞。
我闻蒐狩古侯礼,三驱六御今何以。
缵武虽存于貉文,戒荒合避长扬侈。
将军抹马厉部士,为防西北烽烟起。
诗句欣赏
MORE+
天门八翼星河近,试问长庚谪有无
出处:
寄吴文仲使君八首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尽日江头卧白沙,长天孤梦隔瑶华
出处:
寄吴文仲使君八首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田馀元亮曾栽秫,县接安仁旧种花
出处:
寄吴文仲使君八首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六洞浮云迎仗钺,双溪明月候飞查
出处:
寄吴文仲使君八首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菟裘半亩胜漂泊,霜落东陵正熟瓜
出处:
寄吴文仲使君八首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突兀长歌赠远游,淋漓霜色堕高秋
出处:
寄吴文仲使君八首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如闻桂树招淮上,祇为梅花别陇头
出处:
寄吴文仲使君八首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晴雪万山迷款段,夕阳千坞乱钩辀
出处:
寄吴文仲使君八首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归来咫尺堪携啸,极目云天下彩斿
出处:
寄吴文仲使君八首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锦缆初停汎蜀船,骊驹仍送入闽筵
出处:
送包稚升入闽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无誇积雪三峨外,尽占飞云九曲前
出处:
送包稚升入闽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柳拂襜帷春燕候,花迎袍笏昼游年
出处:
送包稚升入闽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为君拂拭双龙去,遥夜延津斗色悬
出处:
送包稚升入闽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卧掩衡门鬓欲皤,双鸿嘹呖坠岩阿
出处:
黄尧衢屡寄诗札余读其九漈游草慨然兴怀赋答一律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三山傲吏偕三谢,九漈飞仙挟九何
出处:
黄尧衢屡寄诗札余读其九漈游草慨然兴怀赋答一律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献赋柏梁知自许,藏书天禄定谁多
出处:
黄尧衢屡寄诗札余读其九漈游草慨然兴怀赋答一律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荒园万卷堪留客,载酒能无问绿萝
出处:
黄尧衢屡寄诗札余读其九漈游草慨然兴怀赋答一律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绛节朱幡太史才,春风鸣玉下蓬莱
出处:
送李太史之秦中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鸡声万井开函谷,马色千山度蓟台
出处:
送李太史之秦中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授简明光朝日近,飞觞平乐暮云来
出处:
送李太史之秦中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据鞍笑撚金朴姑,弦鸣仰堕双飞乌。
南平川汉北歼胡,蛇矛卧地刀剑芜。
朔风吹霜塞草落,马腾士奋于狩作。
将军夜令晨步同,碛沙黄黄日色薄。
部下游击五千人,竞时争能各有神。
驱飞翼走入我网,千队万队何駪駪。
气酣前赴逞一决,零乱旌旗倏明灭。
杀气上回灵武云,火烈直透天山雪。
张公觏此番逡巡,红衣白马如神人。
衣也蟠蟒金麒麟,朝廷所赐荣功臣。
拦头报捷者谁子,手提禽兽血满身。
生截罴豹累雉鹑,中军小校额抹巾,见之一骑风起尘。
左射奔鹿右毙豕,更追狡兔趫穷榛。
张曰于乎奚用是,昊天肃杀存至仁。
摐金按节止中野,燖腯炰鲜燕蒐者。
礼乐行军分自严,赏罚正簿谁能假。
何地真收吐谷驼,一卒乃获大宛马。
长城窟冰胡雁稀,轻鼙缓吹诸部归。
悬戟惨淡鸦鸟委,垂鞍碨礧熊兕肥。
少年犹忿杀获微,翻身彀弩追云飞。
我闻蒐狩古侯礼,三驱六御今何以。
缵武虽存于貉文,戒荒合避长扬侈。
将军抹马厉部士,为防西北烽烟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