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张望
张朝墉
张朝清
张本
张本中
张本正
张朴
张权
张杉
张杜
张杞
张杲之
张松龄
张林
张果
张枢
张枢密
张柏恒
张柏父
张某
张柔嘉
张柚云
张柬之
张栋
张树培
张树槐
张树筠
张树荃
张栖贞
张栻
精选古诗
挽灵济宫邵以正真人
挽吴时耕
挽黄惟器
五月二十日奉东宫令旨代咏石榴
客中九日
闺情二首
闺情二首
题画送陈公辅归毗陵
古诗名句
异国同觞地,危楼片月情
暝烟凭槛里,汴水冻犹声
万里危楼夜,中天朗月时
快心真托酒,凝望转停卮
野色霜元迥,林光烛并移
依依檐畔鹊,先占独栖枝
宦美庭闱隔,情深郡檄催
腊江舟自稳,暮日首频回
查古诗
搜索
赠叶原静游雁荡归金陵兼呈大司马乔公
作者:
顾璘
朝代:
明
汎览名山图,雁荡天下奇。
天吴举蓬岛,乱掷沧海湄。
巉岩老蛟脊,诘曲盘桃枝。
攒峰蔽青冥,星斗昼陆离。
灵湫倒银汉,六月飞寒澌。
仙人隐洞府,玉简灵文垂。
白石充糇?,紫芝可疗饥。
凤笙乍缥缈,鹤驾时逶迤。
绿髓苟未变,丹梯讵能窥。
叶子道者流,夙禀烟霞姿。
去冬游武夷,未惬心所期
。
今春策短杖,直往了无疑。
天台逢李生,拍手欣相持。
溯流问桃水,探穴寻仇池。
俯瞰不测渊,仰凌万仞危。
端坐天柱峰,要观日出时。
扶桑射东影,瞥见苍龙?。
太湖仅一勺,匡庐忽平夷。
呼酒酹苍梧,凤鸟来何迟。
浩浩浙江涛,伍胥今谓谁。
桃花落已尽,芳草含碧滋。
啼莺劝客饮,正与烟花宜。
满举白玉斗,吞却东南陲。
坐觉方寸间,云峤相撑支。
归来回风亭,目光如玻璃。
磈磊作奇画,琳琅吐新辞。
颠倒雷电走,苍茫神怪悲。
十日说不辍,齿颊生凉飔。
四座烦郁散,听者俱忘疲。
灵秘自此泄,海若安能私。
还拜大司马,请陈贱子诗。
定知㠝岏势,纵横列阶墀。
迢递金银阙,梦寐如见之。
谢客休挂席,孙公应解颐。
何必举五岳,高下论等差。
至乐有同好,难与俗子知。
诗句欣赏
MORE+
今朝佳节是花朝,相送重来白下桥
出处:
送韩伯承还吴
作者:
谢晋
朝代:
明
老语生憎莺舌巧,新愁翻压柳眉娇
出处:
送韩伯承还吴
作者:
谢晋
朝代:
明
天街有雨尘还少,酒巷无风旆自摇
出处:
送韩伯承还吴
作者:
谢晋
朝代:
明
咫尺清明归未及,羡君先上木兰桡
出处:
送韩伯承还吴
作者:
谢晋
朝代:
明
蕉绿映纤裳,沉吟对夕阳
出处:
题芭蕉仕女图
作者:
谢晋
朝代:
明
妾心无改易,团扇又炎凉
出处:
题芭蕉仕女图
作者:
谢晋
朝代:
明
我生岂有狎鸥方,鸥自飞来狎我旁
出处:
题狎鸥图
作者:
谢晋
朝代:
明
闲倚沧浪歌一曲,淡然鸥我两相忘
出处:
题狎鸥图
作者:
谢晋
朝代:
明
凤台南下少平田,旧冢新坟远近连
出处:
清明日郊行有感
作者:
谢晋
朝代:
明
但见清明来拜埽,那知岁月暗推迁
出处:
清明日郊行有感
作者:
谢晋
朝代:
明
苔侵翁仲寒犹立,草没骐驎煖尚眠
出处:
清明日郊行有感
作者:
谢晋
朝代:
明
无限客魂招不得,东风落日怨啼鹃
出处:
清明日郊行有感
作者:
谢晋
朝代:
明
秋兰为佩葛为巾,笑里吟边总是春
出处:
题顾静像次王孟端韵
作者:
谢晋
朝代:
明
莫道似翁閒个少,有閒未会作閒人
出处:
题顾静像次王孟端韵
作者:
谢晋
朝代:
明
路转仙源无尽头,花飞红雨暗溪流
出处:
题仙山图
作者:
谢晋
朝代:
明
松根白石春犹卧,洞口残棋晓未收
出处:
题仙山图
作者:
谢晋
朝代:
明
杖履逍遥来羽客,烟霞缥渺出璚楼
出处:
题仙山图
作者:
谢晋
朝代:
明
谁怜涧底芝空老,月满商山几度秋
出处:
题仙山图
作者:
谢晋
朝代:
明
研精胄监岁华深,归省庭闱遂孝心
出处:
送监生毛彦高归省
作者:
谢晋
朝代:
明
蘋沼香生芹正绿,石坛花落杏成阴
出处:
送监生毛彦高归省
作者:
谢晋
朝代:
明
天吴举蓬岛,乱掷沧海湄。
巉岩老蛟脊,诘曲盘桃枝。
攒峰蔽青冥,星斗昼陆离。
灵湫倒银汉,六月飞寒澌。
仙人隐洞府,玉简灵文垂。
白石充糇?,紫芝可疗饥。
凤笙乍缥缈,鹤驾时逶迤。
绿髓苟未变,丹梯讵能窥。
叶子道者流,夙禀烟霞姿。
去冬游武夷,未惬心所期。
今春策短杖,直往了无疑。
天台逢李生,拍手欣相持。
溯流问桃水,探穴寻仇池。
俯瞰不测渊,仰凌万仞危。
端坐天柱峰,要观日出时。
扶桑射东影,瞥见苍龙?。
太湖仅一勺,匡庐忽平夷。
呼酒酹苍梧,凤鸟来何迟。
浩浩浙江涛,伍胥今谓谁。
桃花落已尽,芳草含碧滋。
啼莺劝客饮,正与烟花宜。
满举白玉斗,吞却东南陲。
坐觉方寸间,云峤相撑支。
归来回风亭,目光如玻璃。
磈磊作奇画,琳琅吐新辞。
颠倒雷电走,苍茫神怪悲。
十日说不辍,齿颊生凉飔。
四座烦郁散,听者俱忘疲。
灵秘自此泄,海若安能私。
还拜大司马,请陈贱子诗。
定知㠝岏势,纵横列阶墀。
迢递金银阙,梦寐如见之。
谢客休挂席,孙公应解颐。
何必举五岳,高下论等差。
至乐有同好,难与俗子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