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李杰
李松龄
李林甫
李林芳
李林蓁
李果
李枝芳
李枝青
李柏
李某
李柘
李柬之
李柱
李标
李栖筠
李根云
李根洙
李根源
李栻
李格非
李桂
李桓
李桢
李梃
李梅国
李梅涧
李梓
李梦兰
李梦唐
李梦松
精选古诗
送李元善大参赴西广时予将乞病假三首
送李元善大参赴西广时予将乞病假三首
题云洞卷
漫书二首
漫书二首
送蔡从善中舍迁南畿刑曹郎便道归天台省亲
漫书答陈学之地曹二首
漫书答陈学之地曹二首
古诗名句
年年剩得腰如柳,空看昭阳舞队回
灵泉流水夜淙淙,月小松高鹤影双
石榻觉来秋烛冷,诵经声满碧山窗
旅食恒阳木叶稀,家人相念寄寒衣
会稽好去无由去,斜日空堂秋雨飞
灵山东畔碧湍回,社鼓秋高废县隈
万树凉风吹不尽,一鞭斜日暖泉来
一自封书别建章,荷衣常惹蕊珠香
查古诗
搜索
挽郑烈妇
作者:
叶春及
朝代:
明
金塘含绿水,中有双鸳鸯。
朝唼蘋藻叶,夕宿兰?傍。
惊飞乍抉起,反顾复成行。
飘风西北来,吹我东南乡。
雄飞坠毛羽,身殒天一方。
雌鸣慕俦匹,啁噍独彷徨。
宁同比翼死,不忍两分张。
闽中有淑媛,姆教夙所将
。
十七为君妇,衿缨上高堂。
十九君见违,呼天绝其肮。
君若江上舟,妾似舟上樯。
但知随所往,玄台共翱翔。
禽鸟有至性,斯人讵能忘。
我欲永言之,祇恐听者伤。
诗句欣赏
MORE+
掉头不入金华殿,却忆山中寻石羊
出处:
蚤春苦雨邦相明府见过留饮斋中竟夕走笔放歌为今雨行并怀燕社诸子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风尘道路巧相值,宛转兰阴旧相识
出处:
蚤春苦雨邦相明府见过留饮斋中竟夕走笔放歌为今雨行并怀燕社诸子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把臂宁论白璧双,酬知顿掷黄金百
出处:
蚤春苦雨邦相明府见过留饮斋中竟夕走笔放歌为今雨行并怀燕社诸子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人间彩笔何纷纭,相看吾汝真忘形
出处:
蚤春苦雨邦相明府见过留饮斋中竟夕走笔放歌为今雨行并怀燕社诸子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乍可经年对叔度,那能一饮无公荣
出处:
蚤春苦雨邦相明府见过留饮斋中竟夕走笔放歌为今雨行并怀燕社诸子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蚤春人日差可赏,尘尾玄言豁尘坱
出处:
蚤春苦雨邦相明府见过留饮斋中竟夕走笔放歌为今雨行并怀燕社诸子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轻云忽妒上元节,穷阴骤入花朝想
出处:
蚤春苦雨邦相明府见过留饮斋中竟夕走笔放歌为今雨行并怀燕社诸子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衡门独掩空莓苔,白眼四望青天摧
出处:
蚤春苦雨邦相明府见过留饮斋中竟夕走笔放歌为今雨行并怀燕社诸子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飞凫忽报故人至,拂衣大笑愁颜开
出处:
蚤春苦雨邦相明府见过留饮斋中竟夕走笔放歌为今雨行并怀燕社诸子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曲径回轩迥幽寂,面面雕阑护奇石
出处:
蚤春苦雨邦相明府见过留饮斋中竟夕走笔放歌为今雨行并怀燕社诸子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珠帘十二清昼垂,一尘不到胡生宅
出处:
蚤春苦雨邦相明府见过留饮斋中竟夕走笔放歌为今雨行并怀燕社诸子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博山炉中沉水香,兰陵之酒双玉缸,蒲团对酌春茫茫
出处:
蚤春苦雨邦相明府见过留饮斋中竟夕走笔放歌为今雨行并怀燕社诸子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居然一息破万古,那知雨色来虚堂
出处:
蚤春苦雨邦相明府见过留饮斋中竟夕走笔放歌为今雨行并怀燕社诸子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漆园无人左迁没,屈宋曹刘俱寂寂
出处:
蚤春苦雨邦相明府见过留饮斋中竟夕走笔放歌为今雨行并怀燕社诸子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千言欲起杜陵歌,四部重翻弇州集
出处:
蚤春苦雨邦相明府见过留饮斋中竟夕走笔放歌为今雨行并怀燕社诸子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人生瞬息同埃尘,碌碌谁怜身后名
出处:
蚤春苦雨邦相明府见过留饮斋中竟夕走笔放歌为今雨行并怀燕社诸子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日月空悬古今照,宇宙不补东南倾
出处:
蚤春苦雨邦相明府见过留饮斋中竟夕走笔放歌为今雨行并怀燕社诸子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何如雄饮呼大白,百川一吸飞长鲸
出处:
蚤春苦雨邦相明府见过留饮斋中竟夕走笔放歌为今雨行并怀燕社诸子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匕首纵横雪花乱,唾壶错落浮云惊
出处:
蚤春苦雨邦相明府见过留饮斋中竟夕走笔放歌为今雨行并怀燕社诸子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酒间起舞真态出,元气淋漓袖双湿
出处:
蚤春苦雨邦相明府见过留饮斋中竟夕走笔放歌为今雨行并怀燕社诸子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朝唼蘋藻叶,夕宿兰?傍。
惊飞乍抉起,反顾复成行。
飘风西北来,吹我东南乡。
雄飞坠毛羽,身殒天一方。
雌鸣慕俦匹,啁噍独彷徨。
宁同比翼死,不忍两分张。
闽中有淑媛,姆教夙所将。
十七为君妇,衿缨上高堂。
十九君见违,呼天绝其肮。
君若江上舟,妾似舟上樯。
但知随所往,玄台共翱翔。
禽鸟有至性,斯人讵能忘。
我欲永言之,祇恐听者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