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丁瑜
丁瑜(静娴
丁申
丁白
丁石
丁祖荫
丁立中
丁立诚
丁竦
丁竹岩
丁维时
丁羲叟
丁翼
丁耀亢
丁臣
丁荣
丁蓉绶
丁裔沆
丁西湖
丁讽
丁谓
丁谦
丁起浚
丁逢
丁逢季
丁采芝
丁静兰
丁骘
丁高林
丁鹤年
精选古诗
鹧鸪天
凤栖梧
高阳台
虞美人
菩萨蛮二首
蝶恋花
菩萨蛮
菩萨蛮二首
古诗名句
思之转郁陶,浇愁唯有酒
兴亡信有数,蛇断秦鹿走
荷锸死使埋,四郊多培塿
匡山何崒峍,如拳突中心
万松列岩岫,天蟜蛟龙翔
若人抱贞节,眄柯日徜徉
微吟息高荫,燕坐弦清商
茅屋三四楹,萝翠友岚光
查古诗
搜索
和邢修撰逊之
作者:
张弼
朝代:
明
老瓮浮醅半犹冻,饮怀便欲吞云梦。
故人可奈公府忙,杯盘且与山僧共。
太郎小郎俱能诗,惹我翩然高兴动。
气含蔬笋汤惠休,语带烟霞李供奉。
充厨幸赐四方珍,买炭便□三月俸。
酒□巳命阿宣温,盘重须教阿舒捧
。
家人窃笑惊且疑,今朝也作弥陀供。
谁识诗僧作俗流,十年道谊交情重。
参寥不负六一知,佛印偏同老坡閧。
数杵钟声催客归,踏雪长安马蹄送。
诗句欣赏
MORE+
不惜落花起,但惜芳春回
出处:
同王岱麓李三洲伦右溪泛舟越深楼歌一首
作者:
王渐逵
朝代:
明
丰隆阿香亦知意,霁色似为山人开
出处:
同王岱麓李三洲伦右溪泛舟越深楼歌一首
作者:
王渐逵
朝代:
明
汀蒲渚荇增光洁,曲池文榭生佳气
出处:
同王岱麓李三洲伦右溪泛舟越深楼歌一首
作者:
王渐逵
朝代:
明
送酒遥停竹外舟,闻钟始觉山间寺
出处:
同王岱麓李三洲伦右溪泛舟越深楼歌一首
作者:
王渐逵
朝代:
明
夜深萧鼓乐未央,堂前灯烛相辉煌
出处:
同王岱麓李三洲伦右溪泛舟越深楼歌一首
作者:
王渐逵
朝代:
明
骊驹在道已促驾,主人惜别还称觞
出处:
同王岱麓李三洲伦右溪泛舟越深楼歌一首
作者:
王渐逵
朝代:
明
君不见苏子与同舟歌赤壁,回首江山已难识
出处:
同王岱麓李三洲伦右溪泛舟越深楼歌一首
作者:
王渐逵
朝代:
明
巧向嫦娥启笑颜,水晶宫里暂栖安
出处:
咏白鹦鹉五首
作者:
王渐逵
朝代:
明
惯从玉兔偷灵药,嬴得冰肌只耐寒
出处:
咏白鹦鹉五首
作者:
王渐逵
朝代:
明
眇质人间亦自雄,峨冠脩洁静仪容
出处:
咏白鹦鹉五首
作者:
王渐逵
朝代:
明
群来白鸟无相对,同向齐王侍雪宫
出处:
咏白鹦鹉五首
作者:
王渐逵
朝代:
明
仙都瑶圃洽元和,双树琪林乐自多
出处:
咏白鹦鹉五首
作者:
王渐逵
朝代:
明
换尽颜容不相识,定应常饱玉山禾
出处:
咏白鹦鹉五首
作者:
王渐逵
朝代:
明
海外幽栖誉已驰,独怜孤影远相依
出处:
咏白鹦鹉五首
作者:
王渐逵
朝代:
明
遥知陇蜀山头过,怪得南来雪满衣
出处:
咏白鹦鹉五首
作者:
王渐逵
朝代:
明
羞将灵慧学霓裳,画栋彫笼浣素妆
出处:
咏白鹦鹉五首
作者:
王渐逵
朝代:
明
世态于今多妒忌,莫从飞燕向朝阳
出处:
咏白鹦鹉五首
作者:
王渐逵
朝代:
明
中原膴膴,谁其域之
出处:
己酉岁壬辰之夜梦与三洲李丈登高台遥望中原但见齐州九点在苍霭中隐隐可辨三洲曰宇宙内事吾儒分内事也曰子知分内之事则知尽分内之道乎三洲又曰吾今乃知居高则明处下则塞曰子知明塞之义则知尽居处之道矣三洲又曰天地山河存乎两界秦晋为首闽越为尾馀皆毛发肢节也曰子通督任之义则知通致理之源矣须臾云霞四歛皎日照衣环顾太和万物融合浑为一丸三洲曰此所谓弄丸者耶曰子知转九之义则宇宙之柄在手矣语罢而觉遂赋四章以纪其事因以赠三洲之
作者:
王渐逵
朝代:
明
四隩既同,谁其宅之
出处:
己酉岁壬辰之夜梦与三洲李丈登高台遥望中原但见齐州九点在苍霭中隐隐可辨三洲曰宇宙内事吾儒分内事也曰子知分内之事则知尽分内之道乎三洲又曰吾今乃知居高则明处下则塞曰子知明塞之义则知尽居处之道矣三洲又曰天地山河存乎两界秦晋为首闽越为尾馀皆毛发肢节也曰子通督任之义则知通致理之源矣须臾云霞四歛皎日照衣环顾太和万物融合浑为一丸三洲曰此所谓弄丸者耶曰子知转九之义则宇宙之柄在手矣语罢而觉遂赋四章以纪其事因以赠三洲之
作者:
王渐逵
朝代:
明
赫赫神禹,应龙翼之
出处:
己酉岁壬辰之夜梦与三洲李丈登高台遥望中原但见齐州九点在苍霭中隐隐可辨三洲曰宇宙内事吾儒分内事也曰子知分内之事则知尽分内之道乎三洲又曰吾今乃知居高则明处下则塞曰子知明塞之义则知尽居处之道矣三洲又曰天地山河存乎两界秦晋为首闽越为尾馀皆毛发肢节也曰子通督任之义则知通致理之源矣须臾云霞四歛皎日照衣环顾太和万物融合浑为一丸三洲曰此所谓弄丸者耶曰子知转九之义则宇宙之柄在手矣语罢而觉遂赋四章以纪其事因以赠三洲之
作者:
王渐逵
朝代:
明
故人可奈公府忙,杯盘且与山僧共。
太郎小郎俱能诗,惹我翩然高兴动。
气含蔬笋汤惠休,语带烟霞李供奉。
充厨幸赐四方珍,买炭便□三月俸。
酒□巳命阿宣温,盘重须教阿舒捧。
家人窃笑惊且疑,今朝也作弥陀供。
谁识诗僧作俗流,十年道谊交情重。
参寥不负六一知,佛印偏同老坡閧。
数杵钟声催客归,踏雪长安马蹄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