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张善昭
张嗣初
张嗣古
张嗣垣
张嗣纲
张嗣行
张嘉
张嘉贞
张四科
张四维
张回
张因
张固
张国才
张国维
张国衡
张图南
张圆觉
张在
张在瑗
张在辛
张圭
张均
张坚
张坦
张垍
张垓
张埏
张埙
张埴
精选古诗
旅夜
除架二首
除架二首
咏史
望极二首
望极二首
定居
归沐
古诗名句
林飙迅而清,川气漾不滃
宿期淩沆瀣,晨集侵瞈矇
趋程指悠邈,屏务遗倥偬
兴挟康乐高,志激孟贲勇
笔床黄帽赍,茶灶苍头捧
放棹闯鹢飞,扬帆接鹓?
始循并县山,寻憩横江陇
午分鱼食踪,暮合龙阜踵
查古诗
搜索
泰山高次王内翰司献韵
作者:
王守仁
朝代:
明
欧生诚楚人,但识庐山高,庐山之高犹可计寻丈。
若夫泰山,仰视恍惚,吾不知其尚在青天之下乎,其已直出青天上?我欲仿拟试作《泰山高》,但恐培塿之见未能测识高大,笔底难具状
。
扶舆磅礴元气钟,突兀半遮天地东。
南衡北恒西泰华,俯视伛偻谁争雄?人寰茫昧乍隐见,雷雨初解开鸿蒙。
绣壁丹梯,烟霏霭䨴。
海日初涌,照耀苍翠。
平麓远抱沧海湾,日观正与扶桑对。
听涛声之下泻,知百川之东会。
天门石扇,豁然中开。
幽崖邃谷,襞积隐埋。
中有逐世之流,龟潜雌伏,餐霞吸秀于其间,往往怪谲多仙才。
上有百丈之飞湍,悬空络石穿云而直下,其源疑自青天来。
岩头肤寸出烟雾,须臾滂沱遍九垓。
古来登封,七十二主。
后来相效,纷纷如雨。
玉检金函无不为,只今埋没知何许?但见白云犹复起封中,断碑无字天外日月磨刚风。
飞尘过眼倏超忽,飘荡岂复有遗踪。
天空翠华远,落日辞千峰。
鲁郊获麟,岐阳会凤。
明堂既毁,闷宫兴颂。
宣尼曳杖,逍遥一去不复来,幽泉呜咽而含悲,群峦拱揖如相送。
俯仰宇宙,千载相望。
堕山乔岳,尚被其光。
峻极配天,无敢颉颃。
嗟予瞻眺门墙外,何能彷佛窥室堂?也来攀附摄遗迹,三千之下,不知亦许再拜占末行。
吁嗟乎,泰山之高,其高不可极,半壁回首,此身不觉已在东斗傍。
诗句欣赏
MORE+
心情野鹤共摧藏,老去逢秋亦自伤
出处:
送陆华甫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泽畔羊裘千气象,匣中龙剑跃干将
出处:
送陆华甫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葑田莫问将归计,薪桂应愁久客装
出处:
送陆华甫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不学磻溪垂钓叟,岂知颜驷尚为郎
出处:
送陆华甫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亭障东行烽堠少,幕庭因得引文儒
出处:
送江凤岐参军之塞上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吹笳城上知风色,聚米军前识地图
出处:
送江凤岐参军之塞上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翠钿拥回朱鬣马,金杯催劝紫驼酥
出处:
送江凤岐参军之塞上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才名不用轻投笔,旧勒燕然尚在无
出处:
送江凤岐参军之塞上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老向江东献赋慵,摄山犹忆旧游踪
出处:
过李临淮白云斋逢恩上人还金陵因赠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朱门客自开文苑,白足人今是律宗
出处:
过李临淮白云斋逢恩上人还金陵因赠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隐处不离高座寺,中原亦有竺乾峰
出处:
过李临淮白云斋逢恩上人还金陵因赠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知君去住心无累,秉烛尊前几度逢
出处:
过李临淮白云斋逢恩上人还金陵因赠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登台自许千金价,满座能传入洛诗
出处:
送何仁甫还楚故司空吉阳之子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黄石授书吾已后,相如成赋尔同时
出处:
送何仁甫还楚故司空吉阳之子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将归不为求田计,失路犹怀恋主私
出处:
送何仁甫还楚故司空吉阳之子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江汉风流今在否,杖藜来话鹿门期
出处:
送何仁甫还楚故司空吉阳之子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问寿谁能知甲子,高风还似隐支硎
出处:
寄寿钱叔宝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年收粳秫堪娱老,旧饵参苓可鍊形
出处:
寄寿钱叔宝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门客每从书白练,羽人频自与丹经
出处:
寄寿钱叔宝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欲寻海上桃花熟,虚滞长安有岁星
出处:
寄寿钱叔宝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若夫泰山,仰视恍惚,吾不知其尚在青天之下乎,其已直出青天上?我欲仿拟试作《泰山高》,但恐培塿之见未能测识高大,笔底难具状。
扶舆磅礴元气钟,突兀半遮天地东。
南衡北恒西泰华,俯视伛偻谁争雄?人寰茫昧乍隐见,雷雨初解开鸿蒙。
绣壁丹梯,烟霏霭䨴。
海日初涌,照耀苍翠。
平麓远抱沧海湾,日观正与扶桑对。
听涛声之下泻,知百川之东会。
天门石扇,豁然中开。
幽崖邃谷,襞积隐埋。
中有逐世之流,龟潜雌伏,餐霞吸秀于其间,往往怪谲多仙才。
上有百丈之飞湍,悬空络石穿云而直下,其源疑自青天来。
岩头肤寸出烟雾,须臾滂沱遍九垓。
古来登封,七十二主。
后来相效,纷纷如雨。
玉检金函无不为,只今埋没知何许?但见白云犹复起封中,断碑无字天外日月磨刚风。
飞尘过眼倏超忽,飘荡岂复有遗踪。
天空翠华远,落日辞千峰。
鲁郊获麟,岐阳会凤。
明堂既毁,闷宫兴颂。
宣尼曳杖,逍遥一去不复来,幽泉呜咽而含悲,群峦拱揖如相送。
俯仰宇宙,千载相望。
堕山乔岳,尚被其光。
峻极配天,无敢颉颃。
嗟予瞻眺门墙外,何能彷佛窥室堂?也来攀附摄遗迹,三千之下,不知亦许再拜占末行。
吁嗟乎,泰山之高,其高不可极,半壁回首,此身不觉已在东斗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