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宛仙
宛敏灏
宜芬公主
宝历宫人
宝廷
宝明
宝月
宝珣
宝琳
宝祐士人
宝鋆
实
实䚮
实乘
实印
实雄
宠畹
客户里女子
宣和民谣
宣宗宫人
宦儒章
宦进
宫伟
宫去矜
宫婉兰
宫嫔
宫尔劝
宫梦仁
宫鸿历
家之巽
精选古诗
送李掾还吉水
和答杨公平题具翕堂
令公岩送钟庭亨归兴国
溪上
游临溪寺和钟学正韵
承郭奉奎夜过溪上言北岩杜鹃花盛开手数枝相赠明日赋此为别
廖伯容自南溪别余将栖于武山之云峰寺明日寄此
夏旱
古诗名句
便合拈花发微笑,沧波无语月华新
对酒联舟忽异乡,曲江回望粤山长
九成台上箫韶远,二相楼前草木香
春殿独摇苍水佩,秋风偏洒碧荷裳
徘徊家国情何限,云白天青自一方
危亭开宴逼秋穹,五马同游一马骢
岐路即看千里近,劝酬真觉四愁空
楚山北向青如簇,肄水南来曲似虹
查古诗
搜索
泰山高次王内翰司献韵
作者:
王守仁
朝代:
明
欧生诚楚人,但识庐山高,庐山之高犹可计寻丈。
若夫泰山,仰视恍惚,吾不知其尚在青天之下乎,其已直出青天上?我欲仿拟试作《泰山高》,但恐培塿之见未能测识高大,笔底难具状。
扶舆磅礴元气钟,突兀半遮天地东。
南衡北恒西泰华,俯视伛偻谁争雄?人寰茫昧乍隐见,雷雨初解开鸿蒙。
绣壁丹梯,烟霏霭䨴
。
海日初涌,照耀苍翠。
平麓远抱沧海湾,日观正与扶桑对。
听涛声之下泻,知百川之东会。
天门石扇,豁然中开。
幽崖邃谷,襞积隐埋。
中有逐世之流,龟潜雌伏,餐霞吸秀于其间,往往怪谲多仙才。
上有百丈之飞湍,悬空络石穿云而直下,其源疑自青天来。
岩头肤寸出烟雾,须臾滂沱遍九垓。
古来登封,七十二主。
后来相效,纷纷如雨。
玉检金函无不为,只今埋没知何许?但见白云犹复起封中,断碑无字天外日月磨刚风。
飞尘过眼倏超忽,飘荡岂复有遗踪。
天空翠华远,落日辞千峰。
鲁郊获麟,岐阳会凤。
明堂既毁,闷宫兴颂。
宣尼曳杖,逍遥一去不复来,幽泉呜咽而含悲,群峦拱揖如相送。
俯仰宇宙,千载相望。
堕山乔岳,尚被其光。
峻极配天,无敢颉颃。
嗟予瞻眺门墙外,何能彷佛窥室堂?也来攀附摄遗迹,三千之下,不知亦许再拜占末行。
吁嗟乎,泰山之高,其高不可极,半壁回首,此身不觉已在东斗傍。
诗句欣赏
MORE+
群猿呼啸青林上,八桨欹摇白浪中
出处:
出须阳峡二首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望海瘴烟愁更入,问程蛮语苦难通
出处:
出须阳峡二首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向来道路饶荆棘,此去车书庆混同
出处:
出须阳峡二首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两峡东西互犬牙,一湾寒水净无沙
出处:
出须阳峡二首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野鹿畏人腾绝涧,山猿饮水憩高槎
出处:
出须阳峡二首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老藤翠抱三春叶,阴洞红迷十月花
出处:
出须阳峡二首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夤缘青壁愁无路,独倚蓬窗咏日斜
出处:
出须阳峡二首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何年海岳孕奇珍,偃蹇空馀数尺身
出处:
题海角石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贯地莫穷山脉络,倚天还涌玉精神
出处:
题海角石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触邪定乱千年兽,瑞世终为五色麟
出处:
题海角石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为语藩臣勤爱护,勒铭应得比坚珉
出处:
题海角石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广州城北越王台,犹想旌旗此地来
出处:
越王台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井屋帆樯连莽苍,荆榛烟雨上崔嵬
出处:
越王台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东南海水一杯泻,西北云山万马开
出处:
越王台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不尽登临当日兴,空遗歌舞后人哀
出处:
越王台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新年忽报明朝是,旧俗犹传此夕同
出处:
广州水驿除夕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千里梦惊江驿雨,五更愁怯海潮风
出处:
广州水驿除夕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椒花盘映椰杯绿,蕉叶窗含蜡炬红
出处:
广州水驿除夕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不是思归浑不寐,早朝还忆大明宫
出处:
广州水驿除夕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南访龙媒踰五岭,北曕凤阙想重楼
出处:
正月十二日肇庆府观迎春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若夫泰山,仰视恍惚,吾不知其尚在青天之下乎,其已直出青天上?我欲仿拟试作《泰山高》,但恐培塿之见未能测识高大,笔底难具状。
扶舆磅礴元气钟,突兀半遮天地东。
南衡北恒西泰华,俯视伛偻谁争雄?人寰茫昧乍隐见,雷雨初解开鸿蒙。
绣壁丹梯,烟霏霭䨴。
海日初涌,照耀苍翠。
平麓远抱沧海湾,日观正与扶桑对。
听涛声之下泻,知百川之东会。
天门石扇,豁然中开。
幽崖邃谷,襞积隐埋。
中有逐世之流,龟潜雌伏,餐霞吸秀于其间,往往怪谲多仙才。
上有百丈之飞湍,悬空络石穿云而直下,其源疑自青天来。
岩头肤寸出烟雾,须臾滂沱遍九垓。
古来登封,七十二主。
后来相效,纷纷如雨。
玉检金函无不为,只今埋没知何许?但见白云犹复起封中,断碑无字天外日月磨刚风。
飞尘过眼倏超忽,飘荡岂复有遗踪。
天空翠华远,落日辞千峰。
鲁郊获麟,岐阳会凤。
明堂既毁,闷宫兴颂。
宣尼曳杖,逍遥一去不复来,幽泉呜咽而含悲,群峦拱揖如相送。
俯仰宇宙,千载相望。
堕山乔岳,尚被其光。
峻极配天,无敢颉颃。
嗟予瞻眺门墙外,何能彷佛窥室堂?也来攀附摄遗迹,三千之下,不知亦许再拜占末行。
吁嗟乎,泰山之高,其高不可极,半壁回首,此身不觉已在东斗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