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姚鹄
姚鹏
姚鹏图
姚鹓雏
姚鼐
姜㝢节
姜一洪
姜个翁
姜书阁
姜仲谦
姜任修
姜军
姜可生
姜夔
姜大吕
姜大庸
姜大民
姜子羔
姜安节
姜宝石
姜实节
姜宸熙
姜宸英
姜屿
姜应龙
姜彧
姜德明
姜忠奎
姜星源
姜晨熙
精选古诗
拟黄台瓜作
春思集古四首
春思集古四首
春思集古四首
春思集古四首
集古寄浦文玉
春晚独步
春日独坐
古诗名句
猿啼知是岸,鸥宿问何村
曙色襄阳郭,依依见鹿门
黄花何太瘦,偏足映癯儒
爱客留诗句,呼儿续酒壶
径疑陶氏宅,门岂陆家湖
野外盘餐少,频来兴莫孤
已谢维摩问,劳君忆病身
莺啼孤榻近,雁过尺书频
查古诗
搜索
独处愁一首
作者:
黄省曾
朝代:
明
美女嗟有行,高族而奉嫔。
光承庆云覆,惠沾君子春
。
葛藟托樛木,蔓延寄微身。
重施惧薄德,履冰若无垠。
女史川流训,义方宪其身。
蒸尝奉秋冬,洒扫执昏晨。
运命值奇薄,天不悔灾迍。
蕙阁忽捐背,荣华丧良人。
素帱释玄帐,苫席易锦茵。
行哭口呜咽,况览箑与巾。
惨悴含蛾眉,提抱孤孩亲。
引忍停弱子,低回竟谁陈。
神宇凝残烟,灵衣栖游尘。
暧暧空闺暮,杳杳日西湮。
敛翼鸡登栖,散飞雀归楹。
彷佛目畴昔,倾耳追平生。
安厝飞旐往,星驾龙輀征。
逶迤轮按轨,局顾马悲鸣。
形影晞几筵,魂爽驰丘茔。
长夜何悠悠,梦思通精诚。
寒宵目炯炯,流枕涕交横。
儡儡红颜悴,素镜见之惊。
屡怀黄泉游,暂存空床形。
肃清奉虚坐,独言听孤声。
逝者日以远,四时不言行。
桃李初辞芳,菡萏忽浮英。
秋风萧萧至,振条松桂林。
共姜蹈明誓,柏舟咏清吟。
茫然沧海波,尔愁不足深。
诗句欣赏
MORE+
君复思归整香刹,此时橘绿橙初黄
出处:
秋日一雨润兄还洞庭赋笠泽歌送之
作者:
法杲
朝代:
明
大块要之一培嵝,勿厌蓬庐窄如斗
出处:
秋日一雨润兄还洞庭赋笠泽歌送之
作者:
法杲
朝代:
明
人杰地灵古所称,到日香风满窗口
出处:
秋日一雨润兄还洞庭赋笠泽歌送之
作者:
法杲
朝代:
明
如尔肺肠应背时,萧疏自是冰霜姿
出处:
秋日一雨润兄还洞庭赋笠泽歌送之
作者:
法杲
朝代:
明
户外寒松翠欲滴,时来以手摩挲之
出处:
秋日一雨润兄还洞庭赋笠泽歌送之
作者:
法杲
朝代:
明
举世而今尚狙诈,独弦之琴众皆讶
出处:
秋日一雨润兄还洞庭赋笠泽歌送之
作者:
法杲
朝代:
明
结绿悬藜不值钱,鼠朴囊藏待高价
出处:
秋日一雨润兄还洞庭赋笠泽歌送之
作者:
法杲
朝代:
明
裹足尚期吾道存,兰摧玉朽无须论
出处:
秋日一雨润兄还洞庭赋笠泽歌送之
作者:
法杲
朝代:
明
不愿青山有人影,直看麋鹿上柴门
出处:
秋日一雨润兄还洞庭赋笠泽歌送之
作者:
法杲
朝代:
明
蚌坼珠辉寒电射,琅函澜翻自朝夕
出处:
秋日一雨润兄还洞庭赋笠泽歌送之
作者:
法杲
朝代:
明
有情转语无情听,山中尽有山中石
出处:
秋日一雨润兄还洞庭赋笠泽歌送之
作者:
法杲
朝代:
明
虚空在目湖在天,有时得鱼还放筌
出处:
秋日一雨润兄还洞庭赋笠泽歌送之
作者:
法杲
朝代:
明
挂起山窗碧岩上,浮云看足枕书眠
出处:
秋日一雨润兄还洞庭赋笠泽歌送之
作者:
法杲
朝代:
明
鹊坐头颅虎盈砌,懒残老人意迢递
出处:
秋日一雨润兄还洞庭赋笠泽歌送之
作者:
法杲
朝代:
明
天边三下紫泥书,鼻底萧萧挂寒涕
出处:
秋日一雨润兄还洞庭赋笠泽歌送之
作者:
法杲
朝代:
明
佛祖临门勿相扰,瓢笠烂将琪树杪
出处:
秋日一雨润兄还洞庭赋笠泽歌送之
作者:
法杲
朝代:
明
窗际才通白日光,阶头直使生青草
出处:
秋日一雨润兄还洞庭赋笠泽歌送之
作者:
法杲
朝代:
明
太湖澄影秋色间,以之涤肠兼浣颜
出处:
秋日一雨润兄还洞庭赋笠泽歌送之
作者:
法杲
朝代:
明
牙签堕地不复拾,五千梵策如等闲
出处:
秋日一雨润兄还洞庭赋笠泽歌送之
作者:
法杲
朝代:
明
秋毫凡心悉堪呕,颠厦将支木乌有
出处:
秋日一雨润兄还洞庭赋笠泽歌送之
作者:
法杲
朝代:
明
光承庆云覆,惠沾君子春。
葛藟托樛木,蔓延寄微身。
重施惧薄德,履冰若无垠。
女史川流训,义方宪其身。
蒸尝奉秋冬,洒扫执昏晨。
运命值奇薄,天不悔灾迍。
蕙阁忽捐背,荣华丧良人。
素帱释玄帐,苫席易锦茵。
行哭口呜咽,况览箑与巾。
惨悴含蛾眉,提抱孤孩亲。
引忍停弱子,低回竟谁陈。
神宇凝残烟,灵衣栖游尘。
暧暧空闺暮,杳杳日西湮。
敛翼鸡登栖,散飞雀归楹。
彷佛目畴昔,倾耳追平生。
安厝飞旐往,星驾龙輀征。
逶迤轮按轨,局顾马悲鸣。
形影晞几筵,魂爽驰丘茔。
长夜何悠悠,梦思通精诚。
寒宵目炯炯,流枕涕交横。
儡儡红颜悴,素镜见之惊。
屡怀黄泉游,暂存空床形。
肃清奉虚坐,独言听孤声。
逝者日以远,四时不言行。
桃李初辞芳,菡萏忽浮英。
秋风萧萧至,振条松桂林。
共姜蹈明誓,柏舟咏清吟。
茫然沧海波,尔愁不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