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孙尔准
孙居敬
孙山
孙岘
孙岩
孙嵩
孙应凤
孙应威
孙应时
孙应求
孙应符
孙应鳌
孙康
孙廷权
孙廷璋
孙廷铎
孙廷铨
孙德祖
孙志祖
孙思奋
孙思敬
孙思邈
孙惔
孙惟信
孙慎行
孙慧良
孙懋
孙承宗
孙承彩
孙承恩
精选古诗
云客有灯词十绝句,命余属和,因追忆金沙风物,聊写一二,以碎狭之才,赋荒寒之景,真觉酸风拂人矣
云客有灯词十绝句,命余属和,因追忆金沙风物,聊写一二,以碎狭之才,赋荒寒之景,真觉酸风拂人矣
云客有灯词十绝句,命余属和,因追忆金沙风物,聊写一二,以碎狭之才,赋荒寒之景,真觉酸风拂人矣
无可姨翁韵寄烟霞,嗜耽松石,丁卯春雪中,手植六松于庭,斸自幽崖,选其奇秀,遂使轩窗宛若岩阿院落,居然物外卧游而快之,时座客各陈诗,余亦题赠二首
无可姨翁韵寄烟霞,嗜耽松石,丁卯春雪中,手植六松于庭,斸自幽崖,选其奇秀,遂使轩窗宛若岩阿院落,居然物外卧游而快之,时座客各陈诗,余亦题赠二首
客怀
满江红二首
感遇
古诗名句
欲与阿弥增寿考,自斟绿醑溢银瓢
王母东门劣小儿,偷桃三度到瑶池
群仙无处追迹,却自持来荐寿卮
落叶风中稻满场,平畴相对瀼东庄
膏腴望望应千顷,黄地黄金下夕阳
乌台十卷青蝇案,炎海三千白发臣
人尽不堪公转乐,满头明月脱纱巾
千载经纶一秃翁,王公谁不仰高风
查古诗
搜索
答疑(古风)
作者:
陈振家
朝代:
当代
嚼文煮字事何补,作诗原是一傻趣。
好似织娘叫咿呀,镇日不出一疋布。
鬻之不能换谷粮,炊之未可代薯蓣。
无人酬汝以佣金,谁家倩汝为倾诉。
满脑风云花月情,一腔不合时宜语。
八百竿子不相干,也劳亢奋发情绪。
执物强情乱弹琴,胡向雷门搥布鼓。
穷者笑尔吃饱撑,富者嗤尔自寻苦。
可怜极虑与殚思,终日叨叨复絮絮。
搜句未管数九天,敲韵不避三伏暑。
飘逸未能追谪仙,工到远不及杜甫。
君不闻,古来作诗十九贫,终生尽被儒冠误。
又不见,东坡因诗坐乌台,梁鸿因诗窜邹鲁。
明清之事子自详,历史教训能罔顾?噫吁戏!世俗之见固为多,证词凿凿非无据。
倘若斯情似君言,岂能古今骚人继无数?诗歌浩如烟海来,千古不衰缘何故?余谓君之见何卑,奚将物惠作归附!自从思维授与人,生存已非粟和布。
群居使人思文明,发展使人思法度。
爱美使人启心灵,自由使人思秩序。
伦理道德应而生,礼貌义理风气树。
公义日与人相偕,行为意向分爱恶。
人性见解各高低,五中自有舍和取。
心弦颤动应而鸣,来似春潮夹风雨。
或感伤;或倾慕。
或不平;或规喻。
或忧家国荐忠言,或为才气喧抱负。
岂以温饱志平生,精神远比物质富。
岂不闻,鱼虫鸟兽不如人,尚有鸣啸及歌舞!夫人何乃翻无情?不及架上一鹦鹉?喜怒哀乐人之常,有动乎中宁不吐。
千种情事敲心扉,感悟自然见诗赋。
中华文明五千年,诗之国度世皆誉。
发扬光大正其时,实我神州艺林库。
继承传统赋新声,即令困贫曷不务?况复尚可破寂寥,修养身心倾积愫。
若斯美事胡不为?人生空如一腐蛀。
历史悲剧虽曾演,未见前人为封步。
况今已逾新纪元,君也无乃深乎虑!枉落言筌与君言,真缔原只略为叙。
何妨君亦试为之,方信吾言不负汝
。
诗句欣赏
MORE+
簪徽世世与物同,以礼为坊君不处
出处:
与李半溪
作者:
刘麟
朝代:
明
孤琴伴鹤如贱贫,冰蘖自甘君不去
出处:
与李半溪
作者:
刘麟
朝代:
明
三年问道一日传,坐忘遗照多奇语
出处:
与李半溪
作者:
刘麟
朝代:
明
紫坛玉笈天上天,绛河珠斗遥瞻伫
出处:
与李半溪
作者:
刘麟
朝代:
明
夏木成阴后,春蚕作茧时
出处:
湖南结社
作者:
刘麟
朝代:
明
暮碑新赐诰,桥柱旧题诗
出处:
湖南结社
作者:
刘麟
朝代:
明
乡酒淹情素,官灯照鬓丝
出处:
湖南结社
作者:
刘麟
朝代:
明
报君归去业,结侣饮云卮
出处:
湖南结社
作者:
刘麟
朝代:
明
驰光迎素节,过雨眺苍凉
出处:
赴社次韦南苕韵二首
作者:
刘麟
朝代:
明
眷德群贤集,扬休百代芳
出处:
赴社次韦南苕韵二首
作者:
刘麟
朝代:
明
簪组味何薄,湖山气正昌
出处:
赴社次韦南苕韵二首
作者:
刘麟
朝代:
明
飞尘能变海,不到聚星堂
出处:
赴社次韦南苕韵二首
作者:
刘麟
朝代:
明
投閒身转贵,养拙道弥尊
出处:
赴社次韦南苕韵二首
作者:
刘麟
朝代:
明
百战开文圃,玄窥向法门
出处:
赴社次韦南苕韵二首
作者:
刘麟
朝代:
明
取适人难老,相观道自存
出处:
赴社次韦南苕韵二首
作者:
刘麟
朝代:
明
双凫随燕至,同醉众春园
出处:
赴社次韦南苕韵二首
作者:
刘麟
朝代:
明
幽居得自怡,插槿看成篱
出处:
野蔬亭
作者:
刘麟
朝代:
明
日夕荷锄倦,天晴抱瓮迟
出处:
野蔬亭
作者:
刘麟
朝代:
明
此中多道气,真味少人知
出处:
野蔬亭
作者:
刘麟
朝代:
明
市远盘餐足,斋心剪露葵
出处:
野蔬亭
作者:
刘麟
朝代:
明
好似织娘叫咿呀,镇日不出一疋布。
鬻之不能换谷粮,炊之未可代薯蓣。
无人酬汝以佣金,谁家倩汝为倾诉。
满脑风云花月情,一腔不合时宜语。
八百竿子不相干,也劳亢奋发情绪。
执物强情乱弹琴,胡向雷门搥布鼓。
穷者笑尔吃饱撑,富者嗤尔自寻苦。
可怜极虑与殚思,终日叨叨复絮絮。
搜句未管数九天,敲韵不避三伏暑。
飘逸未能追谪仙,工到远不及杜甫。
君不闻,古来作诗十九贫,终生尽被儒冠误。
又不见,东坡因诗坐乌台,梁鸿因诗窜邹鲁。
明清之事子自详,历史教训能罔顾?噫吁戏!世俗之见固为多,证词凿凿非无据。
倘若斯情似君言,岂能古今骚人继无数?诗歌浩如烟海来,千古不衰缘何故?余谓君之见何卑,奚将物惠作归附!自从思维授与人,生存已非粟和布。
群居使人思文明,发展使人思法度。
爱美使人启心灵,自由使人思秩序。
伦理道德应而生,礼貌义理风气树。
公义日与人相偕,行为意向分爱恶。
人性见解各高低,五中自有舍和取。
心弦颤动应而鸣,来似春潮夹风雨。
或感伤;或倾慕。
或不平;或规喻。
或忧家国荐忠言,或为才气喧抱负。
岂以温饱志平生,精神远比物质富。
岂不闻,鱼虫鸟兽不如人,尚有鸣啸及歌舞!夫人何乃翻无情?不及架上一鹦鹉?喜怒哀乐人之常,有动乎中宁不吐。
千种情事敲心扉,感悟自然见诗赋。
中华文明五千年,诗之国度世皆誉。
发扬光大正其时,实我神州艺林库。
继承传统赋新声,即令困贫曷不务?况复尚可破寂寥,修养身心倾积愫。
若斯美事胡不为?人生空如一腐蛀。
历史悲剧虽曾演,未见前人为封步。
况今已逾新纪元,君也无乃深乎虑!枉落言筌与君言,真缔原只略为叙。
何妨君亦试为之,方信吾言不负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