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朱棆
朱槔
朱樟
朱模
朱次琦
朱正一
朱正中
朱正初
朱正民
朱正辞
朱毓文
朱氏
朱永锡
朱永龄
朱汝贤
朱池寺僧
朱沃
朱沄
朱沾
朱泰修
朱泽
朱洵
朱济道
朱浙
朱浚
朱浩
朱海
朱涛
朱涣
朱淑真
精选古诗
寄秀才罗季翔刘德明刘志用陈克让王达礼方文兴邓子民杨汝诚
寄徐复本主簿
寄杨南寿
寄杨南寿
寄黄子成
寄黄子成
题墨梅
题墨梅
古诗名句
忆壬申岁秋,生儿弧早设
今有四方志,何用多言说
鸣马声萧萧,友人来赠策
颜对堂前喜,泪向心头滴
回首别阿兄,兄教半如母
一家人千指,支撑赖兄手
西村南野间,薄田三十亩
秋稼收仓廪,仆夫足任否
查古诗
搜索
松州即事四十韵
作者:
江源
朝代:
明
松潘何崎岖,藩屏我全蜀。
城郭半据山,山椒戍兵屋。
王垒入望遥,金蓬插天绿。
时候绝氛祲,天气颇清淑。
风洞迤逦来,雪栏似堆玉。
偏桥起冰崖,险径傍山麓。
分水灌两河,如雷震坤轴。
孤城限番汉,谙羌别生熟。
闾阎列蜂房,郊野屯蓄牧。
秋冬重雪霰,春夏少温燠。
水寒无嘉鱼,地冻乏美谷。
小麦但芃芃,青科亦彧彧。
粉团岂奇葩,圆根当嘉蔌。
号风饶长松,辟俗鲜脩竹。
春到不闻鹃,秋来亦无菊
。
犏牛日鬻市,甘松气披馥。
男女乏礼度,颇似郑卫俗。
不识耕织劳,但美食与服。
胡为出纳地,玩法纷驰逐。
观风费督责,中心亦惭恧。
谁为哀寡妻,我复念茕独。
东西南北人,百货此辏辐。
兹土虽靡产,肥鲜足水陆。
守戍十卫兵,输挽列郡粟。
奔走日夕劳,能不起怨讟。
羌妇出负薪,羌儿亦贩犊。
砗磲饰辫发,铜镯喜妆束。
毡被长覆硕,桶裙不掩足。
碉房散以居,羊膀灸而卜。
禦寒布撚毛,交易契刻木。
乳酪供茶汤,馓巴代饘粥。
闻此惕我心,见此眩我目。
筹边经年废,镇松倚云矗。
韦李远千载,孰可继芳躅。
恩威仗明主,纪纲赖吾属。
大将号令明,偏裨亦整肃。
无数胸中甲,岂但十万镞。
如日丽中天,传语十五□。
我行且抚绥,不忍致穷黩。
毋□大羊性,毋肆虎狼毒。
从此须革心,享兹太平福。
诗句欣赏
MORE+
城中多嚣尘,对酒亦非宜
出处:
对菊
作者:
释函可
朝代:
明
所以避名园,并不羡东篱
出处:
对菊
作者:
释函可
朝代:
明
独爱山中人,相向共茆茨
出处:
对菊
作者:
释函可
朝代:
明
本无堪俗赏,非自宝幽姿
出处:
对菊
作者:
释函可
朝代:
明
日夕幸无营,寂然淡共持
出处:
对菊
作者:
释函可
朝代:
明
唐帽万仞崖,下临不见底
出处:
采石耳
作者:
释函可
朝代:
明
乾叶挂危枝,苔藓烂苍紫
出处:
采石耳
作者:
释函可
朝代:
明
黄鹄自去来,玄猿或游戏
出处:
采石耳
作者:
释函可
朝代:
明
一僧年半百,吟啸倏然至
出处:
采石耳
作者:
释函可
朝代:
明
左手提竹筐,右手悬双履
出处:
采石耳
作者:
释函可
朝代:
明
陟险若康途,牵藤摘石耳
出处:
采石耳
作者:
释函可
朝代:
明
石耳连石骨,净洁无纤滓
出处:
采石耳
作者:
释函可
朝代:
明
不知几千年,巑岏积幽气
出处:
采石耳
作者:
释函可
朝代:
明
或言冰雪生,或言雾烟寄
出处:
采石耳
作者:
释函可
朝代:
明
瓦罐就泉烹,舒卷黑云腻
出处:
采石耳
作者:
释函可
朝代:
明
荔枝非其伦,岕叶差可比
出处:
采石耳
作者:
释函可
朝代:
明
始信深山中,自然有真味
出处:
采石耳
作者:
释函可
朝代:
明
宛如青玉管,高卓白云间
出处:
笔管花
作者:
释函可
朝代:
明
神农有遗方,食此可驻颜
出处:
笔管花
作者:
释函可
朝代:
明
驻颜亦何益,聊以备朝飧
出处:
笔管花
作者:
释函可
朝代:
明
城郭半据山,山椒戍兵屋。
王垒入望遥,金蓬插天绿。
时候绝氛祲,天气颇清淑。
风洞迤逦来,雪栏似堆玉。
偏桥起冰崖,险径傍山麓。
分水灌两河,如雷震坤轴。
孤城限番汉,谙羌别生熟。
闾阎列蜂房,郊野屯蓄牧。
秋冬重雪霰,春夏少温燠。
水寒无嘉鱼,地冻乏美谷。
小麦但芃芃,青科亦彧彧。
粉团岂奇葩,圆根当嘉蔌。
号风饶长松,辟俗鲜脩竹。
春到不闻鹃,秋来亦无菊。
犏牛日鬻市,甘松气披馥。
男女乏礼度,颇似郑卫俗。
不识耕织劳,但美食与服。
胡为出纳地,玩法纷驰逐。
观风费督责,中心亦惭恧。
谁为哀寡妻,我复念茕独。
东西南北人,百货此辏辐。
兹土虽靡产,肥鲜足水陆。
守戍十卫兵,输挽列郡粟。
奔走日夕劳,能不起怨讟。
羌妇出负薪,羌儿亦贩犊。
砗磲饰辫发,铜镯喜妆束。
毡被长覆硕,桶裙不掩足。
碉房散以居,羊膀灸而卜。
禦寒布撚毛,交易契刻木。
乳酪供茶汤,馓巴代饘粥。
闻此惕我心,见此眩我目。
筹边经年废,镇松倚云矗。
韦李远千载,孰可继芳躅。
恩威仗明主,纪纲赖吾属。
大将号令明,偏裨亦整肃。
无数胸中甲,岂但十万镞。
如日丽中天,传语十五□。
我行且抚绥,不忍致穷黩。
毋□大羊性,毋肆虎狼毒。
从此须革心,享兹太平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