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可隆
史一经
史万岁
史介翁
史伯强
史佐尧
史俊
史俊卿
史公亮
史公奕
史兰
史凤
史功举
史化尧
史千
史卫卿
史可堂
史可程
史台懋
史吉卿
史君实
史唐卿
史善长
史士举
史声
史夔
史大成
史季温
史学
史守之
精选古诗
登凤凰山仙人梯
道边松
拟游天台山
送人归蜀
送人归蜀
渔樵清话
摘兰
夏夜舟中
古诗名句
斜阳旗色双鸱外,是从前、浅草停琴
试重临、双桨红栏,容与闲心
还伊宛在情无奈,奈几回明漪,葭荻深深
飞燕飞劳,怜他分到双禽
明窗望去知将睡,又芬凉、长夜沉沉
托微吟、吹雪梨花,域外寒衾
此际添凄楚
共一船、夜凉人静,月痕初吐
查古诗
搜索
西樵山
作者:
张诩
朝代:
明
高哉西樵山,足以抗天柱。
龙自曹幕来,虎踞金瓯屿。
蜿蜒百里馀,登者尽伛偻。
树作老龙吟,水溜灵禽语。
怪石肖人形,壁立险绝所。
萦纡入山腰,一望田膴膴。
山居数百家,环堵桑竹树。
鸡鸣日过中,粤歌闻相杵。
维时秋七月,黄云遍田墅。
抚缶歌丰年,沿村杀鸡黍。
彷佛桃源人,花木记寒暑。
山回路几转,亭亭岿梵宇。
奇峰削不成,见人欲飞去
。
岩岩古洞幽,上有红泉注。
和风淡簪缨,步步觉容与。
应接笑不暇,一顾一延伫。
脱巾挂松梢,放足潺湲处。
两袖摇天风,幽怀浩无阻。
行行云谷庄,饱食滴石乳。
东过乌利岩,仙人有遗距。
灵迹恍莫测,神境妙难取。
再历双鱼陂,白日惊风雨。
振衣不见湿,去天尺五许。
谁云此山小,一览隘寰宇。
诗句欣赏
MORE+
江流汲汲溯归船,人与春回又隔年
出处:
新春晓行返潮连旧居
作者:
区越
朝代:
明
曲径雨多泥滑屐,破阶蛩去藓连钱
出处:
新春晓行返潮连旧居
作者:
区越
朝代:
明
风和柳岸莺初啭,露重南山豹尚眠
出处:
新春晓行返潮连旧居
作者:
区越
朝代:
明
万念此时消不尽,复从农圃问桑田
出处:
新春晓行返潮连旧居
作者:
区越
朝代:
明
料理行程造次时,许花容易送花迟
出处:
儿辈以兰许汤涧松翁未及践辄已就道涧松来促赋此致之
作者:
区越
朝代:
明
儿曹敢向尊前谑,兰蕙重劳别后思
出处:
儿辈以兰许汤涧松翁未及践辄已就道涧松来促赋此致之
作者:
区越
朝代:
明
香送好风新吐秀,佩烦君子亦拈奇
出处:
儿辈以兰许汤涧松翁未及践辄已就道涧松来促赋此致之
作者:
区越
朝代:
明
数茎敬致无多事,定惹骚人续楚词
出处:
儿辈以兰许汤涧松翁未及践辄已就道涧松来促赋此致之
作者:
区越
朝代:
明
看花共别三茅观,再到吴山十二年
出处:
杭守刘年兄招游吴山诸寺观既归追思正德丁卯同年诸公任浙者多赴事场屋相别于此迨今十有六年矣偶复经过惟刘兄任郡事其馀迁转不一而顾张倪三君俱已物故可惜也因感赋二律呈谢刘郡伯
作者:
区越
朝代:
明
独喜刘郎来作主,共悲圆泽已成仙
出处:
杭守刘年兄招游吴山诸寺观既归追思正德丁卯同年诸公任浙者多赴事场屋相别于此迨今十有六年矣偶复经过惟刘兄任郡事其馀迁转不一而顾张倪三君俱已物故可惜也因感赋二律呈谢刘郡伯
作者:
区越
朝代:
明
江山几许烦招手,风月寻常欲上肩
出处:
杭守刘年兄招游吴山诸寺观既归追思正德丁卯同年诸公任浙者多赴事场屋相别于此迨今十有六年矣偶复经过惟刘兄任郡事其馀迁转不一而顾张倪三君俱已物故可惜也因感赋二律呈谢刘郡伯
作者:
区越
朝代:
明
对酒当歌须尽醉,明朝客路又三千
出处:
杭守刘年兄招游吴山诸寺观既归追思正德丁卯同年诸公任浙者多赴事场屋相别于此迨今十有六年矣偶复经过惟刘兄任郡事其馀迁转不一而顾张倪三君俱已物故可惜也因感赋二律呈谢刘郡伯
作者:
区越
朝代:
明
梦里吴江过几年,重来佳景只依然
出处:
杭守刘年兄招游吴山诸寺观既归追思正德丁卯同年诸公任浙者多赴事场屋相别于此迨今十有六年矣偶复经过惟刘兄任郡事其馀迁转不一而顾张倪三君俱已物故可惜也因感赋二律呈谢刘郡伯
作者:
区越
朝代:
明
满楼翠色千门柳,四座香风绕郭莲
出处:
杭守刘年兄招游吴山诸寺观既归追思正德丁卯同年诸公任浙者多赴事场屋相别于此迨今十有六年矣偶复经过惟刘兄任郡事其馀迁转不一而顾张倪三君俱已物故可惜也因感赋二律呈谢刘郡伯
作者:
区越
朝代:
明
放鹤出山烟浩荡,采菱归渡月婵娟
出处:
杭守刘年兄招游吴山诸寺观既归追思正德丁卯同年诸公任浙者多赴事场屋相别于此迨今十有六年矣偶复经过惟刘兄任郡事其馀迁转不一而顾张倪三君俱已物故可惜也因感赋二律呈谢刘郡伯
作者:
区越
朝代:
明
遨头太守鸦如鬓,不是馀杭旧乐天
出处:
杭守刘年兄招游吴山诸寺观既归追思正德丁卯同年诸公任浙者多赴事场屋相别于此迨今十有六年矣偶复经过惟刘兄任郡事其馀迁转不一而顾张倪三君俱已物故可惜也因感赋二律呈谢刘郡伯
作者:
区越
朝代:
明
守郡无能抚兆生,别来犹自念宣城
出处:
宁国府同年张主政书至延誉太过使回拙作附答
作者:
区越
朝代:
明
十年已扫风尘迹,万里谁缄故旧情
出处:
宁国府同年张主政书至延誉太过使回拙作附答
作者:
区越
朝代:
明
谢眺每思江练白,冯唐犹恋九峰青
出处:
宁国府同年张主政书至延誉太过使回拙作附答
作者:
区越
朝代:
明
红梅采石东南路,岁晚尤多驿使行
出处:
宁国府同年张主政书至延誉太过使回拙作附答
作者:
区越
朝代:
明
龙自曹幕来,虎踞金瓯屿。
蜿蜒百里馀,登者尽伛偻。
树作老龙吟,水溜灵禽语。
怪石肖人形,壁立险绝所。
萦纡入山腰,一望田膴膴。
山居数百家,环堵桑竹树。
鸡鸣日过中,粤歌闻相杵。
维时秋七月,黄云遍田墅。
抚缶歌丰年,沿村杀鸡黍。
彷佛桃源人,花木记寒暑。
山回路几转,亭亭岿梵宇。
奇峰削不成,见人欲飞去。
岩岩古洞幽,上有红泉注。
和风淡簪缨,步步觉容与。
应接笑不暇,一顾一延伫。
脱巾挂松梢,放足潺湲处。
两袖摇天风,幽怀浩无阻。
行行云谷庄,饱食滴石乳。
东过乌利岩,仙人有遗距。
灵迹恍莫测,神境妙难取。
再历双鱼陂,白日惊风雨。
振衣不见湿,去天尺五许。
谁云此山小,一览隘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