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周景涛
周暕
周曙
周曾锦
周月尊
周月船
周有声
周望
周朱耒
周朴
周权
周杭
周林
周某
周格非
周桂清
周梅叟
周棐
周橒
周正方
周氏
周水平
周永年
周永言
周永铨
周沐润
周沔
周沛
周泗
周洁
精选古诗
望温岭温泉
望温岭温泉
同官姜女遮骑山
送远卿之幕滇藩
送远卿之幕滇藩
郊望
山行
题铜雀台有感效陆放翁沈园之作
古诗名句
已踏破、山村水村
飘零家园,飘零身世,千古属词人
哀乐漫纷纷
笑今日、情真境真
兵过处,竟没个、村鸡报晓
长夜漫漫谁起舞,半壁东南悄悄
空人海、波涛千层,一任后推前倒
猿鹤杳然,虫沙满眼,更谁问、壮怀雄抱
查古诗
搜索
琴山十章
作者:
霍韬
朝代:
明
于昭上帝,毓灵下土。
衷极储精,太和流布。
衷和流布,区宇瀰濩,区宇瀰濩。
山岳上凝,江河下注。
衷和氤氲,物各备具
。
物具衷和,人得其粹。
五性出矣,七情生生。
不愆以忒,乃全厥原。
全复厥原,为人之门。
厥复如何,远取诸物,近取诸身。
近取如何,我身备有。
手足发肤,耳目鼻口。
形宫而乖,五性是谬。
形官而理,五性顺受。
君子有要,天君中寂,性情弗忒。
性情如何,远取诸物。
取之如何,性情是适。
定性闲情,率由中宅。
虽曰中宅,亦赖外域。
域之孔固,中乃弗忒,是作性则。
取物如何,维我宜之。
我宅我里,琴山维之。
维此琴山,实我仪之。
煦日流矣,和风披矣。
登山歌以谣矣,乐以忘归矣。
于戏,韶石奚为,以慰我思。
我思琴山,千里而遥。
昔我植竹,于山之腰。
山侧水流,昔我洗瓢。
鱼游水渚,鹤企松标。
松风萧萧,竹风翛翛,依稀虞韶。
虞韶千古,寄我琴山。
山石凤跂,山花锦囊。
天风为弦,得趣忘弹。
爰我良朋,于山之间。
尊酒颐颜,性怡情闲,和乐且耽。
耽乐君子,既和乃心,乃和乃身。
身心和矣,暨厥家人。
家人和矣,暨阙万民。
万民和矣,奏泰和音。
泰和奏矣,谁瑟谁琴。
谁琴谁瑟,高山流水。
知音伊谁,韶石之子。
匪伊子之知,天风洗耳。
岂曰洗耳,亦洗心髓。
心灵耳通,泰和之音是俟,泰和之音是俟。
泰和远矣,得见其像。
像托伊何,琴山之上。
琴山之水,琴山之云。
望望水云,悠悠我心。
旧盟猿鹤,投我好音。
岂曰耽乐,猿鹤遗之音。
诗句欣赏
MORE+
凉风摧折阶前笋,惊作故人车马看
出处:
邀甘程二丈人
作者:
张子翼
朝代:
明
晓骑凌风乘兴长,倒裳独笑主人忙
出处:
次张业白见访二首
作者:
张子翼
朝代:
明
感君旧是玄真侣,惠我兼遗肘后方
出处:
次张业白见访二首
作者:
张子翼
朝代:
明
岸转渔歌横落日,春留燕语背斜阳
出处:
次张业白见访二首
作者:
张子翼
朝代:
明
匏尊却羡江亭好,独愧高人元漫郎
出处:
次张业白见访二首
作者:
张子翼
朝代:
明
老去诗篇次第裁,兴来鱼鸟莫相猜
出处:
次张业白见访二首
作者:
张子翼
朝代:
明
谷盘徐有松花落,径远惟宜隐者来
出处:
次张业白见访二首
作者:
张子翼
朝代:
明
叩角有时歌白石,看花随意踏苍苔
出处:
次张业白见访二首
作者:
张子翼
朝代:
明
莫将转盼论陈迹,百岁相看能几回
出处:
次张业白见访二首
作者:
张子翼
朝代:
明
松风拄杖访蓬瀛,傍竹青青结草楹
出处:
登竹峰员墩书馆
作者:
张子翼
朝代:
明
水绕灯花山馆静,江含秋色岛云清
出处:
登竹峰员墩书馆
作者:
张子翼
朝代:
明
每从盘谷耽幽隐,更向匡庐续令名
出处:
登竹峰员墩书馆
作者:
张子翼
朝代:
明
林下观鱼春睡足,频听午夜有书声
出处:
登竹峰员墩书馆
作者:
张子翼
朝代:
明
松篁隔水护书台,年少从今万卷开
出处:
再勉馆中诸郎
作者:
张子翼
朝代:
明
笔付江淹添五彩,文追燕许上三台
出处:
再勉馆中诸郎
作者:
张子翼
朝代:
明
郎于灯下知勤读,翁向江头口纵杯
出处:
再勉馆中诸郎
作者:
张子翼
朝代:
明
诸暨源流今拟续,不论荀氏有群才
出处:
再勉馆中诸郎
作者:
张子翼
朝代:
明
渊明秋日赋归来,书剑萧萧度粤台
出处:
石圃荣归
作者:
张子翼
朝代:
明
半亩林塘三径在,五湖烟雨一尊开
出处:
石圃荣归
作者:
张子翼
朝代:
明
梧山云尽棠阴远,桂水天空雁影催
出处:
石圃荣归
作者:
张子翼
朝代:
明
衷极储精,太和流布。
衷和流布,区宇瀰濩,区宇瀰濩。
山岳上凝,江河下注。
衷和氤氲,物各备具。
物具衷和,人得其粹。
五性出矣,七情生生。
不愆以忒,乃全厥原。
全复厥原,为人之门。
厥复如何,远取诸物,近取诸身。
近取如何,我身备有。
手足发肤,耳目鼻口。
形宫而乖,五性是谬。
形官而理,五性顺受。
君子有要,天君中寂,性情弗忒。
性情如何,远取诸物。
取之如何,性情是适。
定性闲情,率由中宅。
虽曰中宅,亦赖外域。
域之孔固,中乃弗忒,是作性则。
取物如何,维我宜之。
我宅我里,琴山维之。
维此琴山,实我仪之。
煦日流矣,和风披矣。
登山歌以谣矣,乐以忘归矣。
于戏,韶石奚为,以慰我思。
我思琴山,千里而遥。
昔我植竹,于山之腰。
山侧水流,昔我洗瓢。
鱼游水渚,鹤企松标。
松风萧萧,竹风翛翛,依稀虞韶。
虞韶千古,寄我琴山。
山石凤跂,山花锦囊。
天风为弦,得趣忘弹。
爰我良朋,于山之间。
尊酒颐颜,性怡情闲,和乐且耽。
耽乐君子,既和乃心,乃和乃身。
身心和矣,暨厥家人。
家人和矣,暨阙万民。
万民和矣,奏泰和音。
泰和奏矣,谁瑟谁琴。
谁琴谁瑟,高山流水。
知音伊谁,韶石之子。
匪伊子之知,天风洗耳。
岂曰洗耳,亦洗心髓。
心灵耳通,泰和之音是俟,泰和之音是俟。
泰和远矣,得见其像。
像托伊何,琴山之上。
琴山之水,琴山之云。
望望水云,悠悠我心。
旧盟猿鹤,投我好音。
岂曰耽乐,猿鹤遗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