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法聚
法良
法若真
法藏
法轮
法达
法鉴
泠然
波越重之
泰不华
泰亨
泰圃华
洙泗钧翁
洛中举子
洛川仙女
洛浦道士
洛阳女
洞庭老人
洞庭龙君
津门女子
洪为藩
洪亮吉
洪以南
洪传经
洪信
洪光基
洪兴祖
洪刍
洪升
洪吉亮
精选古诗
题黄孟节峡东草堂
赠李以洪归豫章
初夏十绝
初夏十绝
初夏十绝
初夏十绝
初夏十绝
初夏十绝
古诗名句
神龙困泥淖,燕雀反见咍
如何赤帝子,遇窘白登台
谋臣虽幸中,鱼服几殆哉
不见芒砀气,阴风千里来
佳兵古所忌,奇智人不亲
武灵何倜傥,变服诧强秦
祸机起床笫,兴亡由一身
惟有邯郸道,千秋狐兔尘
查古诗
搜索
琴山十章
作者:
霍韬
朝代:
明
于昭上帝,毓灵下土。
衷极储精,太和流布。
衷和流布,区宇瀰濩,区宇瀰濩。
山岳上凝,江河下注。
衷和氤氲,物各备具。
物具衷和,人得其粹。
五性出矣,七情生生。
不愆以忒,乃全厥原。
全复厥原,为人之门
。
厥复如何,远取诸物,近取诸身。
近取如何,我身备有。
手足发肤,耳目鼻口。
形宫而乖,五性是谬。
形官而理,五性顺受。
君子有要,天君中寂,性情弗忒。
性情如何,远取诸物。
取之如何,性情是适。
定性闲情,率由中宅。
虽曰中宅,亦赖外域。
域之孔固,中乃弗忒,是作性则。
取物如何,维我宜之。
我宅我里,琴山维之。
维此琴山,实我仪之。
煦日流矣,和风披矣。
登山歌以谣矣,乐以忘归矣。
于戏,韶石奚为,以慰我思。
我思琴山,千里而遥。
昔我植竹,于山之腰。
山侧水流,昔我洗瓢。
鱼游水渚,鹤企松标。
松风萧萧,竹风翛翛,依稀虞韶。
虞韶千古,寄我琴山。
山石凤跂,山花锦囊。
天风为弦,得趣忘弹。
爰我良朋,于山之间。
尊酒颐颜,性怡情闲,和乐且耽。
耽乐君子,既和乃心,乃和乃身。
身心和矣,暨厥家人。
家人和矣,暨阙万民。
万民和矣,奏泰和音。
泰和奏矣,谁瑟谁琴。
谁琴谁瑟,高山流水。
知音伊谁,韶石之子。
匪伊子之知,天风洗耳。
岂曰洗耳,亦洗心髓。
心灵耳通,泰和之音是俟,泰和之音是俟。
泰和远矣,得见其像。
像托伊何,琴山之上。
琴山之水,琴山之云。
望望水云,悠悠我心。
旧盟猿鹤,投我好音。
岂曰耽乐,猿鹤遗之音。
诗句欣赏
MORE+
野水无人地,寒梅独自开
出处:
梅
作者:
何景明
朝代:
明
花疏间翠筱,树古积苍苔
出处:
梅
作者:
何景明
朝代:
明
岭雪春潜至,林风香暗来
出处:
梅
作者:
何景明
朝代:
明
一枝犹可折,横笛暮休哀
出处:
梅
作者:
何景明
朝代:
明
山城疏雨过,绿草暗庭阴
出处:
怀贾长教坛上杏花
作者:
何景明
朝代:
明
坐爱三春树,怀君双杏林
出处:
怀贾长教坛上杏花
作者:
何景明
朝代:
明
日长鸣鸟至,风静落花深
出处:
怀贾长教坛上杏花
作者:
何景明
朝代:
明
怅望高坛上,何由共尔吟
出处:
怀贾长教坛上杏花
作者:
何景明
朝代:
明
满郡樱桃熟,筠笼处处传
出处:
樱桃
作者:
何景明
朝代:
明
千枝垂更密,万颗落仍圆
出处:
樱桃
作者:
何景明
朝代:
明
细写愁难破,尝新泪泫然
出处:
樱桃
作者:
何景明
朝代:
明
金盘赐朝士,犹忆拜恩年
出处:
樱桃
作者:
何景明
朝代:
明
芍药春风晚,开迟莫自嗟
出处:
芍药
作者:
何景明
朝代:
明
城中虽有树,此外更无花
出处:
芍药
作者:
何景明
朝代:
明
倚席低行月,翻阶斗落霞
出处:
芍药
作者:
何景明
朝代:
明
佳人对瑶瑟,一为惜年华
出处:
芍药
作者:
何景明
朝代:
明
双柏种何岁,苍然盘据深
出处:
双柏
作者:
何景明
朝代:
明
蛟龙犹有甲,观鹤尔何心
出处:
双柏
作者:
何景明
朝代:
明
月过阴移壁,风生响度岑
出处:
双柏
作者:
何景明
朝代:
明
万年烟雾里,长得护禅林
出处:
双柏
作者:
何景明
朝代:
明
衷极储精,太和流布。
衷和流布,区宇瀰濩,区宇瀰濩。
山岳上凝,江河下注。
衷和氤氲,物各备具。
物具衷和,人得其粹。
五性出矣,七情生生。
不愆以忒,乃全厥原。
全复厥原,为人之门。
厥复如何,远取诸物,近取诸身。
近取如何,我身备有。
手足发肤,耳目鼻口。
形宫而乖,五性是谬。
形官而理,五性顺受。
君子有要,天君中寂,性情弗忒。
性情如何,远取诸物。
取之如何,性情是适。
定性闲情,率由中宅。
虽曰中宅,亦赖外域。
域之孔固,中乃弗忒,是作性则。
取物如何,维我宜之。
我宅我里,琴山维之。
维此琴山,实我仪之。
煦日流矣,和风披矣。
登山歌以谣矣,乐以忘归矣。
于戏,韶石奚为,以慰我思。
我思琴山,千里而遥。
昔我植竹,于山之腰。
山侧水流,昔我洗瓢。
鱼游水渚,鹤企松标。
松风萧萧,竹风翛翛,依稀虞韶。
虞韶千古,寄我琴山。
山石凤跂,山花锦囊。
天风为弦,得趣忘弹。
爰我良朋,于山之间。
尊酒颐颜,性怡情闲,和乐且耽。
耽乐君子,既和乃心,乃和乃身。
身心和矣,暨厥家人。
家人和矣,暨阙万民。
万民和矣,奏泰和音。
泰和奏矣,谁瑟谁琴。
谁琴谁瑟,高山流水。
知音伊谁,韶石之子。
匪伊子之知,天风洗耳。
岂曰洗耳,亦洗心髓。
心灵耳通,泰和之音是俟,泰和之音是俟。
泰和远矣,得见其像。
像托伊何,琴山之上。
琴山之水,琴山之云。
望望水云,悠悠我心。
旧盟猿鹤,投我好音。
岂曰耽乐,猿鹤遗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