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曾廉
曾延年
曾廷枚
曾开
曾开国
曾弼
曾彦
曾怀
曾怀可
曾惇
曾慥
曾懿
曾揆
曾敬
曾敷言
曾旼
曾易简
曾晞颜
曾曰唯
曾曰瑛
曾有光
曾朴
曾极
曾栋
曾梦选
曾棨
曾楚
曾槃
曾槱
曾永和
精选古诗
自述
所思
所思
所思
杂咏
杂咏
杂咏
上陈员外
古诗名句
只有辞官归即好
圣主深恩
犬马难忘恋阙心
侍郎六载
南北分衙半江海
晚向兵曹
暂辍三长试六韬
兼资文武
查古诗
搜索
琴山十章
作者:
霍韬
朝代:
明
于昭上帝,毓灵下土。
衷极储精,太和流布。
衷和流布,区宇瀰濩,区宇瀰濩。
山岳上凝,江河下注。
衷和氤氲,物各备具。
物具衷和,人得其粹。
五性出矣,七情生生。
不愆以忒,乃全厥原。
全复厥原,为人之门。
厥复如何,远取诸物,近取诸身。
近取如何,我身备有。
手足发肤,耳目鼻口
。
形宫而乖,五性是谬。
形官而理,五性顺受。
君子有要,天君中寂,性情弗忒。
性情如何,远取诸物。
取之如何,性情是适。
定性闲情,率由中宅。
虽曰中宅,亦赖外域。
域之孔固,中乃弗忒,是作性则。
取物如何,维我宜之。
我宅我里,琴山维之。
维此琴山,实我仪之。
煦日流矣,和风披矣。
登山歌以谣矣,乐以忘归矣。
于戏,韶石奚为,以慰我思。
我思琴山,千里而遥。
昔我植竹,于山之腰。
山侧水流,昔我洗瓢。
鱼游水渚,鹤企松标。
松风萧萧,竹风翛翛,依稀虞韶。
虞韶千古,寄我琴山。
山石凤跂,山花锦囊。
天风为弦,得趣忘弹。
爰我良朋,于山之间。
尊酒颐颜,性怡情闲,和乐且耽。
耽乐君子,既和乃心,乃和乃身。
身心和矣,暨厥家人。
家人和矣,暨阙万民。
万民和矣,奏泰和音。
泰和奏矣,谁瑟谁琴。
谁琴谁瑟,高山流水。
知音伊谁,韶石之子。
匪伊子之知,天风洗耳。
岂曰洗耳,亦洗心髓。
心灵耳通,泰和之音是俟,泰和之音是俟。
泰和远矣,得见其像。
像托伊何,琴山之上。
琴山之水,琴山之云。
望望水云,悠悠我心。
旧盟猿鹤,投我好音。
岂曰耽乐,猿鹤遗之音。
诗句欣赏
MORE+
岩岫有同适,江湖嗟各行
出处:
与家明敬
作者:
陈子升
朝代:
明末清初
殊勋閒料易,俗事偶谈清
出处:
与家明敬
作者:
陈子升
朝代:
明末清初
何故疏踪迹,骑牛独到城
出处:
与家明敬
作者:
陈子升
朝代:
明末清初
蝉鸣江稻熟,鹭食渚荷香
出处:
寄尹右民
作者:
陈子升
朝代:
明末清初
送客东官去,怀人夏昼长
出处:
寄尹右民
作者:
陈子升
朝代:
明末清初
高歌求伐木,不远得维桑
出处:
寄尹右民
作者:
陈子升
朝代:
明末清初
门内论公道,山公是弟行
出处:
寄尹右民
作者:
陈子升
朝代:
明末清初
秋宵疏柳下,群坐见双星
出处:
七夕过李琬若希素兄弟斋中时有谈禄命者
作者:
陈子升
朝代:
明末清初
独作江头月,浮来满户庭
出处:
七夕过李琬若希素兄弟斋中时有谈禄命者
作者:
陈子升
朝代:
明末清初
候虫参语默,天爵测玄冥
出处:
七夕过李琬若希素兄弟斋中时有谈禄命者
作者:
陈子升
朝代:
明末清初
莫论纷纭事,邻箫细可听
出处:
七夕过李琬若希素兄弟斋中时有谈禄命者
作者:
陈子升
朝代:
明末清初
七里严陵濑,三声旧断猿
出处:
桐江方君及妻祝氏孝节诗
作者:
陈子升
朝代:
明末清初
成仁身后事,之死梦中魂
出处:
桐江方君及妻祝氏孝节诗
作者:
陈子升
朝代:
明末清初
白日空军幕,青编美相门
出处:
桐江方君及妻祝氏孝节诗
作者:
陈子升
朝代:
明末清初
南来一鸣雁,犹感鹡鸰原
出处:
桐江方君及妻祝氏孝节诗
作者:
陈子升
朝代:
明末清初
南游无赠橐,君本是南金
出处:
寄谭公子
作者:
陈子升
朝代:
明末清初
自别过穷腊,相思作会吟
出处:
寄谭公子
作者:
陈子升
朝代:
明末清初
吟清卧薪骨,文细浣纱心
出处:
寄谭公子
作者:
陈子升
朝代:
明末清初
草屋稽山上,悬知春又深
出处:
寄谭公子
作者:
陈子升
朝代:
明末清初
疏钟岩畔发,孤棹峡中行
出处:
佛日至端州
作者:
陈子升
朝代:
明末清初
衷极储精,太和流布。
衷和流布,区宇瀰濩,区宇瀰濩。
山岳上凝,江河下注。
衷和氤氲,物各备具。
物具衷和,人得其粹。
五性出矣,七情生生。
不愆以忒,乃全厥原。
全复厥原,为人之门。
厥复如何,远取诸物,近取诸身。
近取如何,我身备有。
手足发肤,耳目鼻口。
形宫而乖,五性是谬。
形官而理,五性顺受。
君子有要,天君中寂,性情弗忒。
性情如何,远取诸物。
取之如何,性情是适。
定性闲情,率由中宅。
虽曰中宅,亦赖外域。
域之孔固,中乃弗忒,是作性则。
取物如何,维我宜之。
我宅我里,琴山维之。
维此琴山,实我仪之。
煦日流矣,和风披矣。
登山歌以谣矣,乐以忘归矣。
于戏,韶石奚为,以慰我思。
我思琴山,千里而遥。
昔我植竹,于山之腰。
山侧水流,昔我洗瓢。
鱼游水渚,鹤企松标。
松风萧萧,竹风翛翛,依稀虞韶。
虞韶千古,寄我琴山。
山石凤跂,山花锦囊。
天风为弦,得趣忘弹。
爰我良朋,于山之间。
尊酒颐颜,性怡情闲,和乐且耽。
耽乐君子,既和乃心,乃和乃身。
身心和矣,暨厥家人。
家人和矣,暨阙万民。
万民和矣,奏泰和音。
泰和奏矣,谁瑟谁琴。
谁琴谁瑟,高山流水。
知音伊谁,韶石之子。
匪伊子之知,天风洗耳。
岂曰洗耳,亦洗心髓。
心灵耳通,泰和之音是俟,泰和之音是俟。
泰和远矣,得见其像。
像托伊何,琴山之上。
琴山之水,琴山之云。
望望水云,悠悠我心。
旧盟猿鹤,投我好音。
岂曰耽乐,猿鹤遗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