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宋若宪
宋若昭
宋茂初
宋荦
宋蒙
宋褧
宋讷
宋词
宋诩
宋谦
宋贶
宋赫
宋辅仁
宋辉
宋远
宋迪
宋逑
宋逸
宋道
宋道玙
宋金华
宋铣
宋雍
宋鸣珂
宋鸣璜
宋鸣谦
宋鼎
宋齐丘
宋齐愈
完泽
精选古诗
别邹汝愚谪雷州某所吏目五首
别邹汝愚谪雷州某所吏目五首
哀邹汝愚六首
哀邹汝愚六首
哀邹汝愚六首
哀邹汝愚六首
哀邹汝愚六首
哀邹汝愚六首
古诗名句
尺素有怀何处去,定随双鲤到中洲
节使朱旗镇粤年,巍楼高矗入苍烟
龙蟠胜概归窗里,羊石仙踪在几前
千载霸图楼殿改,三城甲第鼓钟传
芊绵树色连荆楚,纵目登临自渺然
此夜山杯谁与传,十年高咏落寒毡
天长不见送书雁,河合难通到郭船
白阁独吟诗太苦,寒宵惜别梦相牵
查古诗
搜索
琴山十章
作者:
霍韬
朝代:
明
于昭上帝,毓灵下土。
衷极储精,太和流布。
衷和流布,区宇瀰濩,区宇瀰濩。
山岳上凝,江河下注。
衷和氤氲,物各备具。
物具衷和,人得其粹。
五性出矣,七情生生。
不愆以忒,乃全厥原。
全复厥原,为人之门。
厥复如何,远取诸物,近取诸身。
近取如何,我身备有。
手足发肤,耳目鼻口。
形宫而乖,五性是谬
。
形官而理,五性顺受。
君子有要,天君中寂,性情弗忒。
性情如何,远取诸物。
取之如何,性情是适。
定性闲情,率由中宅。
虽曰中宅,亦赖外域。
域之孔固,中乃弗忒,是作性则。
取物如何,维我宜之。
我宅我里,琴山维之。
维此琴山,实我仪之。
煦日流矣,和风披矣。
登山歌以谣矣,乐以忘归矣。
于戏,韶石奚为,以慰我思。
我思琴山,千里而遥。
昔我植竹,于山之腰。
山侧水流,昔我洗瓢。
鱼游水渚,鹤企松标。
松风萧萧,竹风翛翛,依稀虞韶。
虞韶千古,寄我琴山。
山石凤跂,山花锦囊。
天风为弦,得趣忘弹。
爰我良朋,于山之间。
尊酒颐颜,性怡情闲,和乐且耽。
耽乐君子,既和乃心,乃和乃身。
身心和矣,暨厥家人。
家人和矣,暨阙万民。
万民和矣,奏泰和音。
泰和奏矣,谁瑟谁琴。
谁琴谁瑟,高山流水。
知音伊谁,韶石之子。
匪伊子之知,天风洗耳。
岂曰洗耳,亦洗心髓。
心灵耳通,泰和之音是俟,泰和之音是俟。
泰和远矣,得见其像。
像托伊何,琴山之上。
琴山之水,琴山之云。
望望水云,悠悠我心。
旧盟猿鹤,投我好音。
岂曰耽乐,猿鹤遗之音。
诗句欣赏
MORE+
采花为酒落金粉,挑笋作蔬抽玳簪
出处:
松筠轩
作者:
王绂
朝代:
明
夜月每看祥凤宿,秋风时听老龙吟
出处:
松筠轩
作者:
王绂
朝代:
明
平生独抱幽人操,谁复岁寒同此心
出处:
松筠轩
作者:
王绂
朝代:
明
六十难称致仕年,君今独许乐林泉
出处:
送王经历
作者:
王绂
朝代:
明
近臣殿陛宣恩旨,朝士都门列祖筵
出处:
送王经历
作者:
王绂
朝代:
明
江带去程辞建业,山迎归棹入临川
出处:
送王经历
作者:
王绂
朝代:
明
遥知今岁重阳酒,应共比邻醉菊边
出处:
送王经历
作者:
王绂
朝代:
明
轩窗开处小池平,翠竹新栽绕径生
出处:
题苍筤池馆
作者:
王绂
朝代:
明
洗药每惊鱼跃起,扫苔时放鹤来行
出处:
题苍筤池馆
作者:
王绂
朝代:
明
凉生清籁秋偏早,影动微波月倍明
出处:
题苍筤池馆
作者:
王绂
朝代:
明
惹得王猷知此处,几番直造不通名
出处:
题苍筤池馆
作者:
王绂
朝代:
明
千里楼船江上还,狂歌醉舞浪花间
出处:
扈从回京舟中渡江而作
作者:
王绂
朝代:
明
今宵对酒莫辞饮,明日到京无此閒
出处:
扈从回京舟中渡江而作
作者:
王绂
朝代:
明
落日寒潮扬子渡,澹烟衰草秣陵山
出处:
扈从回京舟中渡江而作
作者:
王绂
朝代:
明
壮怀不必悲前古,共整鸣珂候晓班
出处:
扈从回京舟中渡江而作
作者:
王绂
朝代:
明
曳履南宫雪满簪,尊荣重沐圣恩深
出处:
送郑尚书致仕
作者:
王绂
朝代:
明
名成早遂还山计,身退犹存恋阙心
出处:
送郑尚书致仕
作者:
王绂
朝代:
明
车马都门争祖饯,盘餐邻曲共追寻
出处:
送郑尚书致仕
作者:
王绂
朝代:
明
知君孝义传家久,子弟那能惜赐金
出处:
送郑尚书致仕
作者:
王绂
朝代:
明
珊珊珂佩共趋朝,綵仗森严拥戟旄
出处:
用韵元日早朝和邹先生
作者:
王绂
朝代:
明
衷极储精,太和流布。
衷和流布,区宇瀰濩,区宇瀰濩。
山岳上凝,江河下注。
衷和氤氲,物各备具。
物具衷和,人得其粹。
五性出矣,七情生生。
不愆以忒,乃全厥原。
全复厥原,为人之门。
厥复如何,远取诸物,近取诸身。
近取如何,我身备有。
手足发肤,耳目鼻口。
形宫而乖,五性是谬。
形官而理,五性顺受。
君子有要,天君中寂,性情弗忒。
性情如何,远取诸物。
取之如何,性情是适。
定性闲情,率由中宅。
虽曰中宅,亦赖外域。
域之孔固,中乃弗忒,是作性则。
取物如何,维我宜之。
我宅我里,琴山维之。
维此琴山,实我仪之。
煦日流矣,和风披矣。
登山歌以谣矣,乐以忘归矣。
于戏,韶石奚为,以慰我思。
我思琴山,千里而遥。
昔我植竹,于山之腰。
山侧水流,昔我洗瓢。
鱼游水渚,鹤企松标。
松风萧萧,竹风翛翛,依稀虞韶。
虞韶千古,寄我琴山。
山石凤跂,山花锦囊。
天风为弦,得趣忘弹。
爰我良朋,于山之间。
尊酒颐颜,性怡情闲,和乐且耽。
耽乐君子,既和乃心,乃和乃身。
身心和矣,暨厥家人。
家人和矣,暨阙万民。
万民和矣,奏泰和音。
泰和奏矣,谁瑟谁琴。
谁琴谁瑟,高山流水。
知音伊谁,韶石之子。
匪伊子之知,天风洗耳。
岂曰洗耳,亦洗心髓。
心灵耳通,泰和之音是俟,泰和之音是俟。
泰和远矣,得见其像。
像托伊何,琴山之上。
琴山之水,琴山之云。
望望水云,悠悠我心。
旧盟猿鹤,投我好音。
岂曰耽乐,猿鹤遗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