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范秋蟾
范穆
范立
范立齐
范端杲
范端臣
范筠
范纯仁
范纯僖
范纯礼
范纯粹
范综
范缜
范缵
范置公
范育
范致中
范致君
范致大
范致虚
范良龚
范薇
范言
范讽
范谦益
范贞仪
范质
范贻孙
范起凤
范超
精选古诗
浣溪沙
临江仙·偶感五伦事戏笔
蝶恋花·东华醉归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一九五二冬至前异日京与寓曲集
蝶恋花·乙未四月初四日倚装赠内
古诗名句
不堪容易少年事,争遣狂夫作后生
我寻三十高僧阁,还有支郎夜渡舟
湖上风烟留晚照,山中草木带边秋
水晶宫开碧菡萏,金粟堆呼黄栗留
下马题诗红叶寺,行人有比岘山游
仙客归来隘九州,身骑黄鹤记南游
乌衣故国江山在,铜柱荒台草木秋
起舞刘琨空有志,登高王粲不胜愁
查古诗
搜索
琴山十章
作者:
霍韬
朝代:
明
于昭上帝,毓灵下土。
衷极储精,太和流布。
衷和流布,区宇瀰濩,区宇瀰濩。
山岳上凝,江河下注。
衷和氤氲,物各备具。
物具衷和,人得其粹。
五性出矣,七情生生。
不愆以忒,乃全厥原。
全复厥原,为人之门。
厥复如何,远取诸物,近取诸身。
近取如何,我身备有。
手足发肤,耳目鼻口。
形宫而乖,五性是谬。
形官而理,五性顺受。
君子有要,天君中寂,性情弗忒。
性情如何,远取诸物。
取之如何,性情是适。
定性闲情,率由中宅。
虽曰中宅,亦赖外域。
域之孔固,中乃弗忒,是作性则
。
取物如何,维我宜之。
我宅我里,琴山维之。
维此琴山,实我仪之。
煦日流矣,和风披矣。
登山歌以谣矣,乐以忘归矣。
于戏,韶石奚为,以慰我思。
我思琴山,千里而遥。
昔我植竹,于山之腰。
山侧水流,昔我洗瓢。
鱼游水渚,鹤企松标。
松风萧萧,竹风翛翛,依稀虞韶。
虞韶千古,寄我琴山。
山石凤跂,山花锦囊。
天风为弦,得趣忘弹。
爰我良朋,于山之间。
尊酒颐颜,性怡情闲,和乐且耽。
耽乐君子,既和乃心,乃和乃身。
身心和矣,暨厥家人。
家人和矣,暨阙万民。
万民和矣,奏泰和音。
泰和奏矣,谁瑟谁琴。
谁琴谁瑟,高山流水。
知音伊谁,韶石之子。
匪伊子之知,天风洗耳。
岂曰洗耳,亦洗心髓。
心灵耳通,泰和之音是俟,泰和之音是俟。
泰和远矣,得见其像。
像托伊何,琴山之上。
琴山之水,琴山之云。
望望水云,悠悠我心。
旧盟猿鹤,投我好音。
岂曰耽乐,猿鹤遗之音。
诗句欣赏
MORE+
寒香惬素心,孤清沁肌骨
出处:
寿陈唐山七十一
作者:
霍与瑕
朝代:
明
吾将蹑君踪,飘飘入银阙
出处:
寿陈唐山七十一
作者:
霍与瑕
朝代:
明
看君已白发,步履尚便便
出处:
寿陈唐山七十一
作者:
霍与瑕
朝代:
明
借问龄几何,七十又多年
出处:
寿陈唐山七十一
作者:
霍与瑕
朝代:
明
杯酒随后生,长日竟追欢
出处:
寿陈唐山七十一
作者:
霍与瑕
朝代:
明
图书不尽意,悠悠细讨论
出处:
寿陈唐山七十一
作者:
霍与瑕
朝代:
明
道心乃如此,精神即大丹
出处:
寿陈唐山七十一
作者:
霍与瑕
朝代:
明
阴功行已满,终须骖紫鸾
出处:
寿陈唐山七十一
作者:
霍与瑕
朝代:
明
昨夜北风寒,今朝春日暖
出处:
谢张鄮西见寄佳作
作者:
霍与瑕
朝代:
明
积雪已全消,忽忽春光满
出处:
谢张鄮西见寄佳作
作者:
霍与瑕
朝代:
明
春光散东郊,杨柳渐抽条
出处:
谢张鄮西见寄佳作
作者:
霍与瑕
朝代:
明
赏春未成欢,有美早见招
出处:
谢张鄮西见寄佳作
作者:
霍与瑕
朝代:
明
招我河梁去,征鞍不可驻
出处:
谢张鄮西见寄佳作
作者:
霍与瑕
朝代:
明
回首望同袍,远隔澄江路
出处:
谢张鄮西见寄佳作
作者:
霍与瑕
朝代:
明
澄江波浪深,相思苦不禁
出处:
谢张鄮西见寄佳作
作者:
霍与瑕
朝代:
明
忽然传绿绮,寄我流水音
出处:
谢张鄮西见寄佳作
作者:
霍与瑕
朝代:
明
曲高渺难和,只以藏袖襟
出处:
谢张鄮西见寄佳作
作者:
霍与瑕
朝代:
明
永念矢不忘,珍重比璆琳
出处:
谢张鄮西见寄佳作
作者:
霍与瑕
朝代:
明
楼船出京口,晨潮来东海
出处:
寄怀龙皋叶大夫
作者:
霍与瑕
朝代:
明
望望怀中人,沧洲隔烟霭
出处:
寄怀龙皋叶大夫
作者:
霍与瑕
朝代:
明
衷极储精,太和流布。
衷和流布,区宇瀰濩,区宇瀰濩。
山岳上凝,江河下注。
衷和氤氲,物各备具。
物具衷和,人得其粹。
五性出矣,七情生生。
不愆以忒,乃全厥原。
全复厥原,为人之门。
厥复如何,远取诸物,近取诸身。
近取如何,我身备有。
手足发肤,耳目鼻口。
形宫而乖,五性是谬。
形官而理,五性顺受。
君子有要,天君中寂,性情弗忒。
性情如何,远取诸物。
取之如何,性情是适。
定性闲情,率由中宅。
虽曰中宅,亦赖外域。
域之孔固,中乃弗忒,是作性则。
取物如何,维我宜之。
我宅我里,琴山维之。
维此琴山,实我仪之。
煦日流矣,和风披矣。
登山歌以谣矣,乐以忘归矣。
于戏,韶石奚为,以慰我思。
我思琴山,千里而遥。
昔我植竹,于山之腰。
山侧水流,昔我洗瓢。
鱼游水渚,鹤企松标。
松风萧萧,竹风翛翛,依稀虞韶。
虞韶千古,寄我琴山。
山石凤跂,山花锦囊。
天风为弦,得趣忘弹。
爰我良朋,于山之间。
尊酒颐颜,性怡情闲,和乐且耽。
耽乐君子,既和乃心,乃和乃身。
身心和矣,暨厥家人。
家人和矣,暨阙万民。
万民和矣,奏泰和音。
泰和奏矣,谁瑟谁琴。
谁琴谁瑟,高山流水。
知音伊谁,韶石之子。
匪伊子之知,天风洗耳。
岂曰洗耳,亦洗心髓。
心灵耳通,泰和之音是俟,泰和之音是俟。
泰和远矣,得见其像。
像托伊何,琴山之上。
琴山之水,琴山之云。
望望水云,悠悠我心。
旧盟猿鹤,投我好音。
岂曰耽乐,猿鹤遗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