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严而舒
严肃
严蕊
严蘅
严虞惇
严讷
严识玄
严谨
严贞
严辰
严逾
严遂成
严郾
严金清
严鈖
严锦
严长明
严陵士人
严雁峰
严震
中寤
丰坊
丰子恺
丰干
丰应元
丰有俊
丰禅师
丰稷
丰绅殷德
丰翔
精选古诗
三字令
东坡引
鹧鸪天
鹧鸪天
浣溪沙
鹧鸪天
浣溪沙
浣溪沙
古诗名句
何处笙歌喧入夜,绕梁声独在昭阳
碧树凝云小院阴,轻罗閒卧梦沉沉
羊车不向长门过,起傍阑下独自吟
玉门风急朔云低,塞外穹庐不定栖
昨夜胡儿连马骑,打围直到海陵西
越江采莲女,绿袂红裙照江水
桂楫兰桡破晓烟,歌声宛转荷花里
采莲七月莲成实,红英绿柄波澄碧
查古诗
搜索
琴山十章
作者:
霍韬
朝代:
明
于昭上帝,毓灵下土。
衷极储精,太和流布。
衷和流布,区宇瀰濩,区宇瀰濩。
山岳上凝,江河下注。
衷和氤氲,物各备具。
物具衷和,人得其粹。
五性出矣,七情生生。
不愆以忒,乃全厥原。
全复厥原,为人之门。
厥复如何,远取诸物,近取诸身。
近取如何,我身备有。
手足发肤,耳目鼻口。
形宫而乖,五性是谬。
形官而理,五性顺受。
君子有要,天君中寂,性情弗忒。
性情如何,远取诸物。
取之如何,性情是适。
定性闲情,率由中宅。
虽曰中宅,亦赖外域。
域之孔固,中乃弗忒,是作性则。
取物如何,维我宜之。
我宅我里,琴山维之。
维此琴山,实我仪之。
煦日流矣,和风披矣。
登山歌以谣矣,乐以忘归矣。
于戏,韶石奚为,以慰我思
。
我思琴山,千里而遥。
昔我植竹,于山之腰。
山侧水流,昔我洗瓢。
鱼游水渚,鹤企松标。
松风萧萧,竹风翛翛,依稀虞韶。
虞韶千古,寄我琴山。
山石凤跂,山花锦囊。
天风为弦,得趣忘弹。
爰我良朋,于山之间。
尊酒颐颜,性怡情闲,和乐且耽。
耽乐君子,既和乃心,乃和乃身。
身心和矣,暨厥家人。
家人和矣,暨阙万民。
万民和矣,奏泰和音。
泰和奏矣,谁瑟谁琴。
谁琴谁瑟,高山流水。
知音伊谁,韶石之子。
匪伊子之知,天风洗耳。
岂曰洗耳,亦洗心髓。
心灵耳通,泰和之音是俟,泰和之音是俟。
泰和远矣,得见其像。
像托伊何,琴山之上。
琴山之水,琴山之云。
望望水云,悠悠我心。
旧盟猿鹤,投我好音。
岂曰耽乐,猿鹤遗之音。
诗句欣赏
MORE+
雕琴纤指当窗弹,含宫咀商曲欲殚
出处:
阳春曲
作者:
于慎行
朝代:
明
辽然流想心不欢,天山积雪久未乾
出处:
阳春曲
作者:
于慎行
朝代:
明
尺书欲寄陇道难,安能随风到玉关
出处:
阳春曲
作者:
于慎行
朝代:
明
闺阴早霜岁欲阑,红颜寂寞空长叹
出处:
阳春曲
作者:
于慎行
朝代:
明
侬年三五时,双鬟垂两肩
出处:
子夜歌十二首
作者:
于慎行
朝代:
明
日在欢左右,不解取欢怜
出处:
子夜歌十二首
作者:
于慎行
朝代:
明
不能识郎心,何用识郎面
出处:
子夜歌十二首
作者:
于慎行
朝代:
明
黄檗在深林,苦心谁得见
出处:
子夜歌十二首
作者:
于慎行
朝代:
明
欢游横塘岸,侬望长安道
出处:
子夜歌十二首
作者:
于慎行
朝代:
明
昔为同心花,今成断肠草
出处:
子夜歌十二首
作者:
于慎行
朝代:
明
年少不为乐,夷犹欲谁与
出处:
子夜歌十二首
作者:
于慎行
朝代:
明
不见东门花,落地如红雨
出处:
子夜歌十二首
作者:
于慎行
朝代:
明
明旦沟水头,折柳牵郎衣
出处:
子夜歌十二首
作者:
于慎行
朝代:
明
郎心如流水,东去何时归
出处:
子夜歌十二首
作者:
于慎行
朝代:
明
谁令冰不寒,谁令火不热
出处:
子夜歌十二首
作者:
于慎行
朝代:
明
雨霜涂前除,侬思底得绝
出处:
子夜歌十二首
作者:
于慎行
朝代:
明
相逢不须臾,相看长脉脉
出处:
子夜歌十二首
作者:
于慎行
朝代:
明
木末采芙蓉,莲子何由得
出处:
子夜歌十二首
作者:
于慎行
朝代:
明
玉腕弄柔弦,清商吐未转
出处:
子夜歌十二首
作者:
于慎行
朝代:
明
何意凉风吹,使我肝肠断
出处:
子夜歌十二首
作者:
于慎行
朝代:
明
衷极储精,太和流布。
衷和流布,区宇瀰濩,区宇瀰濩。
山岳上凝,江河下注。
衷和氤氲,物各备具。
物具衷和,人得其粹。
五性出矣,七情生生。
不愆以忒,乃全厥原。
全复厥原,为人之门。
厥复如何,远取诸物,近取诸身。
近取如何,我身备有。
手足发肤,耳目鼻口。
形宫而乖,五性是谬。
形官而理,五性顺受。
君子有要,天君中寂,性情弗忒。
性情如何,远取诸物。
取之如何,性情是适。
定性闲情,率由中宅。
虽曰中宅,亦赖外域。
域之孔固,中乃弗忒,是作性则。
取物如何,维我宜之。
我宅我里,琴山维之。
维此琴山,实我仪之。
煦日流矣,和风披矣。
登山歌以谣矣,乐以忘归矣。
于戏,韶石奚为,以慰我思。
我思琴山,千里而遥。
昔我植竹,于山之腰。
山侧水流,昔我洗瓢。
鱼游水渚,鹤企松标。
松风萧萧,竹风翛翛,依稀虞韶。
虞韶千古,寄我琴山。
山石凤跂,山花锦囊。
天风为弦,得趣忘弹。
爰我良朋,于山之间。
尊酒颐颜,性怡情闲,和乐且耽。
耽乐君子,既和乃心,乃和乃身。
身心和矣,暨厥家人。
家人和矣,暨阙万民。
万民和矣,奏泰和音。
泰和奏矣,谁瑟谁琴。
谁琴谁瑟,高山流水。
知音伊谁,韶石之子。
匪伊子之知,天风洗耳。
岂曰洗耳,亦洗心髓。
心灵耳通,泰和之音是俟,泰和之音是俟。
泰和远矣,得见其像。
像托伊何,琴山之上。
琴山之水,琴山之云。
望望水云,悠悠我心。
旧盟猿鹤,投我好音。
岂曰耽乐,猿鹤遗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