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崔公辅
崔公达
崔兴宗
崔冕
崔十娘
崔华
崔唐臣
崔善为
崔国因
崔国辅
崔圭
崔备
崔复初
崔如岳
崔婆
崔嫣然
崔子厚
崔子向
崔子忠
崔子方
崔存
崔季卿
崔孤竹
崔安潜
崔宏楙
崔宗之
崔宜枚
崔寔
崔少玄
崔尚
精选古诗
望江南二首
望江南二首
菩萨蛮二首
菩萨蛮二首
大酺
江城子
卜算子
鹧鸪天
古诗名句
朅来小试钓鳌手,东海□袅垂丝纶
九苞彩凤下览德,千里青云高致身
仇香枳棘昔同调,蒋诩径路今通津
暂将形影照南浦,若比甘棠尤逼真
我歌竹斋君试听,天子用尔清风尘,会须嶰谷逢伶伦
品菊如相马,不在骊黄间
以此复相天下士,伯夷陶令何为颜
维时日月俱逢九,千山萧森松柏后
查古诗
搜索
琴山十章
作者:
霍韬
朝代:
明
于昭上帝,毓灵下土。
衷极储精,太和流布。
衷和流布,区宇瀰濩,区宇瀰濩。
山岳上凝,江河下注。
衷和氤氲,物各备具。
物具衷和,人得其粹。
五性出矣,七情生生。
不愆以忒,乃全厥原。
全复厥原,为人之门。
厥复如何,远取诸物,近取诸身。
近取如何,我身备有。
手足发肤,耳目鼻口。
形宫而乖,五性是谬。
形官而理,五性顺受。
君子有要,天君中寂,性情弗忒。
性情如何,远取诸物。
取之如何,性情是适。
定性闲情,率由中宅。
虽曰中宅,亦赖外域。
域之孔固,中乃弗忒,是作性则。
取物如何,维我宜之。
我宅我里,琴山维之。
维此琴山,实我仪之。
煦日流矣,和风披矣。
登山歌以谣矣,乐以忘归矣。
于戏,韶石奚为,以慰我思。
我思琴山,千里而遥。
昔我植竹,于山之腰。
山侧水流,昔我洗瓢。
鱼游水渚,鹤企松标。
松风萧萧,竹风翛翛,依稀虞韶。
虞韶千古,寄我琴山。
山石凤跂,山花锦囊。
天风为弦,得趣忘弹。
爰我良朋,于山之间
。
尊酒颐颜,性怡情闲,和乐且耽。
耽乐君子,既和乃心,乃和乃身。
身心和矣,暨厥家人。
家人和矣,暨阙万民。
万民和矣,奏泰和音。
泰和奏矣,谁瑟谁琴。
谁琴谁瑟,高山流水。
知音伊谁,韶石之子。
匪伊子之知,天风洗耳。
岂曰洗耳,亦洗心髓。
心灵耳通,泰和之音是俟,泰和之音是俟。
泰和远矣,得见其像。
像托伊何,琴山之上。
琴山之水,琴山之云。
望望水云,悠悠我心。
旧盟猿鹤,投我好音。
岂曰耽乐,猿鹤遗之音。
诗句欣赏
MORE+
他年青史上,康子合同编
出处:
徐太夫人挽词
作者:
王鏊
朝代:
明
子閒终不来,我病能数往
出处:
招姚存道
作者:
王鏊
朝代:
明
翛然共月庵,清约坐成爽
出处:
招姚存道
作者:
王鏊
朝代:
明
一雨终夜鸣,残暑归洗荡
出处:
招姚存道
作者:
王鏊
朝代:
明
孤怀苦郁陶,世事多卤莽
出处:
招姚存道
作者:
王鏊
朝代:
明
当时隔燕吴,晤语成坐想
出处:
招姚存道
作者:
王鏊
朝代:
明
如何咫尺间,还复劳企仰
出处:
招姚存道
作者:
王鏊
朝代:
明
小园亦何有,一味凉可赏
出处:
招姚存道
作者:
王鏊
朝代:
明
閒庭风叶鸣,虚室云月朗
出处:
招姚存道
作者:
王鏊
朝代:
明
觞豆非苟然,形声要重讲
出处:
招姚存道
作者:
王鏊
朝代:
明
平生鲍叔更何人,才喜相逢袂又分
出处:
送存道
作者:
王鏊
朝代:
明
诗眼年来常起我,交情岁晚独怀君
出处:
送存道
作者:
王鏊
朝代:
明
禁中伴直难呼孟,榜上题名久愧蕡
出处:
送存道
作者:
王鏊
朝代:
明
落木萧萧秋万里,江东回首见停云
出处:
送存道
作者:
王鏊
朝代:
明
关西夫子今谁是,杨亿才华少小多
出处:
送杨应宁副使还秦中
作者:
王鏊
朝代:
明
欲试盘根聊尔耳,未收梁栋欲如何
出处:
送杨应宁副使还秦中
作者:
王鏊
朝代:
明
金銮殿畔频年别,铁瓮城边几日过
出处:
送杨应宁副使还秦中
作者:
王鏊
朝代:
明
已向邻封期晚岁,不须重唱渭城歌
出处:
送杨应宁副使还秦中
作者:
王鏊
朝代:
明
使君五马西南去,栈道萦纡过剑门
出处:
送同年袁德宏还任汉中
作者:
王鏊
朝代:
明
云起褒斜当露冕,鸟啼子午识文轩
出处:
送同年袁德宏还任汉中
作者:
王鏊
朝代:
明
衷极储精,太和流布。
衷和流布,区宇瀰濩,区宇瀰濩。
山岳上凝,江河下注。
衷和氤氲,物各备具。
物具衷和,人得其粹。
五性出矣,七情生生。
不愆以忒,乃全厥原。
全复厥原,为人之门。
厥复如何,远取诸物,近取诸身。
近取如何,我身备有。
手足发肤,耳目鼻口。
形宫而乖,五性是谬。
形官而理,五性顺受。
君子有要,天君中寂,性情弗忒。
性情如何,远取诸物。
取之如何,性情是适。
定性闲情,率由中宅。
虽曰中宅,亦赖外域。
域之孔固,中乃弗忒,是作性则。
取物如何,维我宜之。
我宅我里,琴山维之。
维此琴山,实我仪之。
煦日流矣,和风披矣。
登山歌以谣矣,乐以忘归矣。
于戏,韶石奚为,以慰我思。
我思琴山,千里而遥。
昔我植竹,于山之腰。
山侧水流,昔我洗瓢。
鱼游水渚,鹤企松标。
松风萧萧,竹风翛翛,依稀虞韶。
虞韶千古,寄我琴山。
山石凤跂,山花锦囊。
天风为弦,得趣忘弹。
爰我良朋,于山之间。
尊酒颐颜,性怡情闲,和乐且耽。
耽乐君子,既和乃心,乃和乃身。
身心和矣,暨厥家人。
家人和矣,暨阙万民。
万民和矣,奏泰和音。
泰和奏矣,谁瑟谁琴。
谁琴谁瑟,高山流水。
知音伊谁,韶石之子。
匪伊子之知,天风洗耳。
岂曰洗耳,亦洗心髓。
心灵耳通,泰和之音是俟,泰和之音是俟。
泰和远矣,得见其像。
像托伊何,琴山之上。
琴山之水,琴山之云。
望望水云,悠悠我心。
旧盟猿鹤,投我好音。
岂曰耽乐,猿鹤遗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