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华岩
华岳
华岳莲
华师召
华希闵
华幼武
华慧空
华振域
华文炳
华文钦
华日跻
华时亨
华春娘
华有恒
华核
华毓荣
华氏
华汝楫
华汝砺
华沅
华清淑
华湘
华炳微
华炳泰
华琪芳
华白滋
华硕宣
华章庆
华绍濂
华胥
精选古诗
题雁图四首
题雁图四首
边景昭四时鹌鹑为周副都御史赋四首
边景昭四时鹌鹑为周副都御史赋四首
边景昭四时鹌鹑为周副都御史赋四首
边景昭四时鹌鹑为周副都御史赋四首
徽庙蟹图
题西湖小景
古诗名句
相知卅载记生辰,合向骚坛寿故人
诗卷宜倾交外客,襟怀长共物华春
回翔湖海归山早,啸咏江乡见道真
同是远游经万里,羡君未减旧丰神
齐眉更羡敬如宾,庭院时开笑语亲
况有文姬承旧学,何须通子继馀尘
艺兰种菊偏多暇,得句传笺不厌频
花甲欣逢迎揽揆,宏开寿域喜重新
查古诗
搜索
琴山十章
作者:
霍韬
朝代:
明
于昭上帝,毓灵下土。
衷极储精,太和流布。
衷和流布,区宇瀰濩,区宇瀰濩。
山岳上凝,江河下注。
衷和氤氲,物各备具。
物具衷和,人得其粹。
五性出矣,七情生生。
不愆以忒,乃全厥原。
全复厥原,为人之门。
厥复如何,远取诸物,近取诸身。
近取如何,我身备有。
手足发肤,耳目鼻口。
形宫而乖,五性是谬。
形官而理,五性顺受。
君子有要,天君中寂,性情弗忒。
性情如何,远取诸物。
取之如何,性情是适。
定性闲情,率由中宅。
虽曰中宅,亦赖外域。
域之孔固,中乃弗忒,是作性则。
取物如何,维我宜之。
我宅我里,琴山维之。
维此琴山,实我仪之。
煦日流矣,和风披矣。
登山歌以谣矣,乐以忘归矣。
于戏,韶石奚为,以慰我思。
我思琴山,千里而遥。
昔我植竹,于山之腰。
山侧水流,昔我洗瓢。
鱼游水渚,鹤企松标。
松风萧萧,竹风翛翛,依稀虞韶。
虞韶千古,寄我琴山。
山石凤跂,山花锦囊。
天风为弦,得趣忘弹。
爰我良朋,于山之间。
尊酒颐颜,性怡情闲,和乐且耽。
耽乐君子,既和乃心,乃和乃身。
身心和矣,暨厥家人。
家人和矣,暨阙万民
。
万民和矣,奏泰和音。
泰和奏矣,谁瑟谁琴。
谁琴谁瑟,高山流水。
知音伊谁,韶石之子。
匪伊子之知,天风洗耳。
岂曰洗耳,亦洗心髓。
心灵耳通,泰和之音是俟,泰和之音是俟。
泰和远矣,得见其像。
像托伊何,琴山之上。
琴山之水,琴山之云。
望望水云,悠悠我心。
旧盟猿鹤,投我好音。
岂曰耽乐,猿鹤遗之音。
诗句欣赏
MORE+
大风萧萧夜撼木,积雪粼粼压朝屋
出处:
苦寒行和杜二首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但觉群阴势转骄,庸知造化谁持轴
出处:
苦寒行和杜二首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元冥司令何太酷
出处:
苦寒行和杜二首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茅檐处处垂冰澌,耕牛冻死那得知
出处:
苦寒行和杜二首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云霄万里谁能测,宇宙千年运几开
出处:
将赴襄阳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襄阳小儿应绝倒,南翁先生胡此来
出处:
将赴襄阳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汉江源远心曾到,天柱峰高景拟裁
出处:
将赴襄阳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老去笔头閒未得,中原山水梦相催
出处:
将赴襄阳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甲子春侵腊,燕京又小年
出处:
小年二首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儿童欢礼灶,箫鼓闹喧天
出处:
小年二首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数九晴看柳,书空仰羡鸢
出处:
小年二首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此身吾自有,富贵乃浮烟
出处:
小年二首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旅馆身如赘,春催未尽年
出处:
小年二首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童颜欺白发,老眼看青天
出处:
小年二首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徇俗焚巫马,乘风笑纸鸢
出处:
小年二首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岁穷穷未送,泪落湿薪烟
出处:
小年二首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乙丑新题笔,先春领去年
出处:
试笔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浓云初落纸,幽思已潜天
出处:
试笔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门冷堪罗雀,风恬未放鸢
出处:
试笔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白头无限兴,挥破晓窗烟
出处:
试笔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衷极储精,太和流布。
衷和流布,区宇瀰濩,区宇瀰濩。
山岳上凝,江河下注。
衷和氤氲,物各备具。
物具衷和,人得其粹。
五性出矣,七情生生。
不愆以忒,乃全厥原。
全复厥原,为人之门。
厥复如何,远取诸物,近取诸身。
近取如何,我身备有。
手足发肤,耳目鼻口。
形宫而乖,五性是谬。
形官而理,五性顺受。
君子有要,天君中寂,性情弗忒。
性情如何,远取诸物。
取之如何,性情是适。
定性闲情,率由中宅。
虽曰中宅,亦赖外域。
域之孔固,中乃弗忒,是作性则。
取物如何,维我宜之。
我宅我里,琴山维之。
维此琴山,实我仪之。
煦日流矣,和风披矣。
登山歌以谣矣,乐以忘归矣。
于戏,韶石奚为,以慰我思。
我思琴山,千里而遥。
昔我植竹,于山之腰。
山侧水流,昔我洗瓢。
鱼游水渚,鹤企松标。
松风萧萧,竹风翛翛,依稀虞韶。
虞韶千古,寄我琴山。
山石凤跂,山花锦囊。
天风为弦,得趣忘弹。
爰我良朋,于山之间。
尊酒颐颜,性怡情闲,和乐且耽。
耽乐君子,既和乃心,乃和乃身。
身心和矣,暨厥家人。
家人和矣,暨阙万民。
万民和矣,奏泰和音。
泰和奏矣,谁瑟谁琴。
谁琴谁瑟,高山流水。
知音伊谁,韶石之子。
匪伊子之知,天风洗耳。
岂曰洗耳,亦洗心髓。
心灵耳通,泰和之音是俟,泰和之音是俟。
泰和远矣,得见其像。
像托伊何,琴山之上。
琴山之水,琴山之云。
望望水云,悠悠我心。
旧盟猿鹤,投我好音。
岂曰耽乐,猿鹤遗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