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周师厚
周师成
周庄
周庆云
周庆森
周应合
周应沣
周应遇
周庠
周延翰
周廷用
周廷采
周弁
周式
周式濂
周弘
周弘亮
周弘正
周弘直
周弘让
周弼
周彦夫
周彦敬
周彦昭
周彦晖
周彦曾
周彦质
周彻
周得寿
周德可
精选古诗
题淑正先生隐居
送林述古
白牛岩
灵山寺
春江待渡应制
游灵山
石龙头山
秋风辞
古诗名句
合向中庭挥剑舞,边关万里未休兵
带水襟山势莫当,湘沅锁钥此黔阳
何须供奉寻西蜀,已似龙标入夜郎
月寄愁心千古白,柳飞春絮一堤香
胡儿未灭京华冷,诗酒明朝未敢狂
芳草凄凄十里堤,片帆远贴暮天低
怒云截腰山上下,怪石剖腹江东西
燕影绿穿烟柳渚,蝶魂红觅落花蹊
查古诗
搜索
嵩丘仙鹿歌赠刘氏
作者:
欧大任
朝代:
明
君不见羡门子,乘鹿日游三万里。
侍从缤纷玉女来,青毛节下白云起。
君不见齐女生,莲华峰头骑鹿行。
中天照曜仙人掌,手把芙蓉朝玉京。
今之玄鹿嵩丘出,青鸾为群鹤为匹。
嵩于五岳标第一,旁有太室与少室。
刘君白发嵩之阳,汝南亦是仙灵窟。
三花结佩共何人,双管淩云记前日。
谏垣一出守三巴,蚤忆还山采芝术。
史有黄门给事书,颂多西蜀词人笔
。
归来驭鹿似苍虬,三十六峰遨以游。
龙门底柱叱其立,太行王屋指使留。
玉虹双夹行更曳,紫电昼闪不敢收。
馀霞片片散成绮,頫窥千折百折如丝之浊流。
仙家石鼓满岩口,有时击之魑魅走。
黄姑织女解其绶,彗出东方东为帚。
上扫青天万古之浮云,下揽函谷千山之紫气,大笑系之玄鹿首。
霓旌风旆飒飒残,山叶为之丹,壑龙为之蟠。
赤霜之袍九华冠,忽若行春夹毂看。
急雨碎掷珊瑚寒,我来东南骑茅狗,执君之鞚酌玉斗。
劝君酒,为君寿。
明月清秋无尽期,青崖玄鹿长相守。
回首罗浮大药成,头颅已瘦骨已轻。
愿随道士浮丘去,接上嵩高调玉笙。
诗句欣赏
MORE+
江烟微茫江水绿,陈帝祠南树如簇
出处:
题春江送别图赠谢可用归宁都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画船东下双舻鸣,岸转沙回见林麓
出处:
题春江送别图赠谢可用归宁都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图画不可尽,送君从此归
出处:
题春江送别图赠谢可用归宁都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石苔已迷旧行迹,山色自满幽岩扉
出处:
题春江送别图赠谢可用归宁都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我登武山云,君弄贡江月
出处:
题春江送别图赠谢可用归宁都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重逢何处蹑飞仙,却望青天白云阙
出处:
题春江送别图赠谢可用归宁都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澄江江水清且深,明月下照愁人心
出处:
赋澄江月送别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浮澜浅浪惊不定,当空涌出千黄金
出处:
赋澄江月送别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此时使客宴高阁,坐爱流光入帘幕
出处:
赋澄江月送别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牛矶风定翠旗翻,蛟窟天寒宝珠落
出处:
赋澄江月送别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长洲菁菁杜若生,送君东下歌扬舲
出处:
赋澄江月送别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题诗若过旧游处,月色江声无限情
出处:
赋澄江月送别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闻君凿池种鱼子,远注浔阳一泓水
出处:
戏为友人干鱼苗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春风昨夜化灵苗,中有十万横波尾
出处:
戏为友人干鱼苗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我惭枯涸生事疏,分致安得涔蹄馀
出处:
戏为友人干鱼苗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风雷倘复化龙去,犹得江湖传尺书
出处:
戏为友人干鱼苗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绮筵烛艳歌停哢,春酒凝香碧霞重
出处:
夜宴王召南席上观黑厮旋舞胡瓶歌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蕃童旋舞忽当前,头戴银瓶高不动
出处:
夜宴王召南席上观黑厮旋舞胡瓶歌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银瓶花烂雪色新,俯仰之间如有神
出处:
夜宴王召南席上观黑厮旋舞胡瓶歌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岂知头容自正直,欹侧愁杀旁观人
出处:
夜宴王召南席上观黑厮旋舞胡瓶歌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侍从缤纷玉女来,青毛节下白云起。
君不见齐女生,莲华峰头骑鹿行。
中天照曜仙人掌,手把芙蓉朝玉京。
今之玄鹿嵩丘出,青鸾为群鹤为匹。
嵩于五岳标第一,旁有太室与少室。
刘君白发嵩之阳,汝南亦是仙灵窟。
三花结佩共何人,双管淩云记前日。
谏垣一出守三巴,蚤忆还山采芝术。
史有黄门给事书,颂多西蜀词人笔。
归来驭鹿似苍虬,三十六峰遨以游。
龙门底柱叱其立,太行王屋指使留。
玉虹双夹行更曳,紫电昼闪不敢收。
馀霞片片散成绮,頫窥千折百折如丝之浊流。
仙家石鼓满岩口,有时击之魑魅走。
黄姑织女解其绶,彗出东方东为帚。
上扫青天万古之浮云,下揽函谷千山之紫气,大笑系之玄鹿首。
霓旌风旆飒飒残,山叶为之丹,壑龙为之蟠。
赤霜之袍九华冠,忽若行春夹毂看。
急雨碎掷珊瑚寒,我来东南骑茅狗,执君之鞚酌玉斗。
劝君酒,为君寿。
明月清秋无尽期,青崖玄鹿长相守。
回首罗浮大药成,头颅已瘦骨已轻。
愿随道士浮丘去,接上嵩高调玉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