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常见生僻字解释
䙤
䠤
䤪
䤻
䩔
䩣
䫂
䯬
堨
戹
砨
阨
阸
匎
俄
偔
僫
卾
厄
吪
呃
呝
咢
咹
噁
噩
囮
垩
堊
堮
妸
妿
姶
娥
娿
婀
屙
岋
峉
峨
峩
崿
廅
恶
悪
惡
愕
扼
搤
搹
擜
旕
枙
櫮
歞
涐
湂
珴
琧
皒
睋
砈
砐
硆
磀
礘
腭
苊
莪
萼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㬇
㬊
㵹
㶎
㹖
㼫
㿪
䀓
䀨
䆠
䈠
䍺
䝠
䥧
䦡
ái
嘊
拼音:
ai
注音:
ㄞˊ
部首笔画:
3
总笔画:
14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简体部首:
口
造字法:
五笔86:
KMDF
五笔98:
KMDF
五行:
Unicode:
U+560A
四角号码:
62014
仓颉输入法:
RUMG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嘊字拼音(带声调)
ái
嘊字笔顺
竖折横竖折竖横撇横竖横横竖横
嘊组词
与嘊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嘊
ái ㄞˊ
◎ 古同“啀”。
汉语字典
[①][ái][《集韻》宜佳切,平佳,疑。]同“啀1”。犬龇牙咧嘴貌。参见“嘊喍”、“嘊嘊”。
音韵参考
[国 语]:ái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丑集上】【口字部】 嘊;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205第09
【集韻】宜佳切,音厓。同啀。或作㹞,犬欲齧也。【管子·戒篇】北郭有狗嘊嘊,旦暮欲齧我猳。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