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常见生僻字解释
喝
嗃
嗬
嚇
垎
壑
姀
寉
峆
惒
抲
敆
曷
柇
楁
欱
毼
河
澕
焃
煂
熆
熇
燺
爀
狢
癋
皬
盇
盉
盍
碋
礉
禾
篕
籺
粭
翮
翯
荷
萂
螛
蠚
袔
褐
覈
訶
訸
詥
謞
诃
賀
贺
赫
釛
鉌
鑉
靍
靎
靏
鞨
餄
饸
魺
鲄
鶡
鶴
鸖
鹖
鹤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裃
鉲
嵦
剴
楷
鍇
锴
凯
凱
剀
勓
嘅
垲
塏
奒
àn
屵
拼音:
an
注音:
ㄢˋ
部首笔画:
3
总笔画:
5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简体部首:
山
造字法:
五笔86:
MDR
五笔98:
MDR
五行:
Unicode:
U+5C75
四角号码:
22201
仓颉输入法:
XUM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屵字拼音(带声调)
àn
屵字笔顺
竖折竖横撇
屵组词
与屵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屵
àn ㄢˋ
◎ 古同“岸”。
汉语字典
[①][è][《廣韻》五割切,入曷,疑。](1)山高貌。(2)指山。
音韵参考
[广 韵]:語偃切,上20阮,yǎn,山開三上元疑[国 语]:xuē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寅集中】【山字部】 屵; 康熙笔画:5; 页码:页307第11
【廣韻】五割切【集韻】牙割切,𠀤音嶭。【說文】岸高也。 又【集韻】魚列切,音孼。義同。 【說文】屵獨爲部,與厂部𠨲音義別。 【總要】屵,同岸。轉入聲,與𡾦通。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