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典
热门搜索:
  • 拼音:li
  • 注音:ㄌㄧˊ
  • 部首笔画:12
  • 总笔画:15
  •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 简体部首:
  • 造字法:形声
  • 五笔86:TQTI
  • 五笔98:TQTI
  • 五行:
  • Unicode:U+9ECE
  • 四角号码:27909
  • 仓颉输入法:HHOE
  • GBK编码:
  • 规范汉字编号:3262
提交资料
  • 黎字拼音(带声调)
  • 黎字笔顺
    撇横竖撇捺撇折撇撇捺竖捺横撇捺
  • 黎组词
    阿黎 芭黎 巴黎 边黎 波黎 残黎 苍黎 查黎 昌黎 楚黎 洞黎 冻黎 狐黎 饥黎 迦黎 伽黎 匠黎 孑黎 九黎 黎寨 黎瑞 黎族 黎装 黎众 黎蒸 黎烝 黎杖 黎园 黎元 黎邑 黎彦 黎玄 黎旭 黎献 黎物 黎涡 黎毯 黎俗 黎庶 黎首 黎饰 黎山 黎人 黎然 黎黔 黎祁 黎女 黎农 黎牛 黎幕
  • 与黎相关的成语
  • 基本解释

    lí   ㄌㄧˊ ◎ 众,众多:黎民。黎庶。 ◎ 古通“黧”,黑色。 ◎ 古国名。 ◎ 姓。

    英文翻译

    multitude

  •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lí  〈形〉 (1) (形声。从黍,利省声。本义:黍胶。以黍米制成。古代用以粘履) (2) 假借为“齐”。众多,数目很多 [numerous] 民靡有黎,具祸以烬。——《诗·大雅·桑柔》 黎,众也。——《尔雅》 黎民于变时雍。——《书·尧典》。传:“众也。” 以能保我子孙黎民。——《礼记·大学》。注:“众也。” 觉悟黎烝。——《汉书·司马相如传》。注:“黎烝,众庶也。” 黎民不饥不寒。——《孟子·梁惠王上》。又如:黎庶(民众;百姓);黎氓(黎民,人民);黎甿(黎民,人民);黎首(黎民·黔首) (3) 颜色黑中带黄 [with a dark complexion;weather beaten] 土青曰黎。似黎草色也。则谓借为藜。——《释名》 今王播弃黎老。——《国语·吴语》。注:“东棃寿征也。” 厥土青黎。——《书·禹贡》 面目黎黑。——司马迁《史记》 (4) 老,年纪大。通“梨”、“耆” [old] 黎,老也。——《方言十二》 (5) 又如:黎老(老人)词性变化 lí  〈动〉 (1) 粘 [stick]。古时用黍米打糨子,用来粘鞋子 古人作履,粘以黍米,谓之黎。——宋· 罗愿《尔雅翼》 (2) 比及,等到 [till;when;by the time] 黎明,围宛城三匝。——《史记·高祖本纪》 ◎ lí  〈名〉 (1) 古诸侯国名 [Li state],在今山西黎城,一说在今长治西南 黎侯寓于 卫。——《诗·邶风·式微》 (2) 少数民族名,住在海南岛 [Li nationality]。如:黎弓(黎族人所使用的弓箭);黎单(黎族人所织青红相间的木棉布) (3) 姓

  • 汉语字典

    [①][lí][《廣韻》郎奚切,平齊,來。]亦作“菞1”。(1)众,众多。(2)黎民,民众。(3)黑色。后作“黧”。(4)迟缓,缓慢。(5)比及,及至。参见“黎明”。(6)古高辛氏、颛顼氏的火官。即火神,亦谓阴官。(7)通“藜”。(8)通“梨”。(9)通“犂”。参见“黎然”。(10)古国名。在今山西省长治县境。(11)古地名。黎阳的简称。汉置县,属魏郡。(12)中国少数民族名。多居于海南省。(13)指黎母山。(14)姓。

    音韵参考

    [上古音]:脂部来母,lyei[广 韵]:郎奚切,上平12齊,lí,蟹開四平齊來[平水韵]:上平八齐[粤 语]:lai4[闽南语]:le5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亥集下】【黍字部】 黎;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1517第28【唐韻】【集韻】郞奚切【正韻】鄰溪切,𠀤音犂。【說文】履黏也。作履黏以黍米。 又國名。在上黨東北殷侯國。【書·西伯戡黎釋文】黎,國名。又【山海經】有牛黎之國。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魏郡黎陽縣。 又山名。【前漢·地理志】黎山在黎陽之南。 又水名。【書·禹貢】導弱水至于合黎。【傳】合黎,水名。在流沙之東。 又玉名。【班固·西都賦】懸黎垂棘,夜光在焉。 又【玉篇】衆也。【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孔疏】黎,衆也。 又【正韻】黑也。與黧同。【書·堯典蔡傳】黎,黑也。黎民,黑髮之人。【釋名】土靑曰黎,似黎草色也。 又與邌同。黎明,比明也。【史記·高帝紀】黎明圍宛城。【註】索隱曰:黎,猶比也。謂比至天明也。 又與瓈同。玻瓈。【本草】作頗黎。 又與蔾同。【左傳·襄二十五年】引易據于蒺蔾,作蒺黎。 又姓。黎侯國之後。 又人名。【書·堯典乃命羲和傳】重黎之後有羲氏和氏。 又【集韻】【韻會】𠀤憐題切,音藜。又【集韻】良脂切,音棃。義𠀤同。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