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常见生僻字解释
㸁
㺖
㼨
㽉
㽳
䁔
䈄
䌍
䍐
䍑
䎯
䏷
䐄
䓍
䓿
䕿
䖔
䗙
䘶
䛞
䤴
䥁
䧲
䨡
䫲
䮧
䶃
輚
夯
笐
頏
颃
吭
垳
斻
杭
沆
筕
絎
绗
航
苀
蚢
行
裄
貥
迒
魧
㤚
䀪
䘕
䟘
䣈
䦳
䲳
䴂
侴
蚝
暠
浩
皜
蒿
乚
傐
儫
号
哠
嗥
嘷
噑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靃
騞
㗲
㘞
㦜
㦯
㨯
㸌
䁨
䂄
䄀
䄆
䄑
䉟
䋭
wú
茣
拼音:
wu
注音:
ㄨˊ
部首笔画:
3
总笔画:
10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简体部首:
艹
造字法:
五笔86:
AKGD
五笔98:
AKGD
五行:
Unicode:
U+8323
四角号码:
44804
仓颉输入法:
TRVK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茣字拼音(带声调)
wú
茣字笔顺
横竖竖竖折横横横撇捺
茣组词
与茣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茣
wú ㄨˊ
◎ 古书上说的一种草,似艾。
汉语字典
[①][wú][《集韻》訛胡切,平模,疑。]草名。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上】【艸字部】 茣;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1028第07
【玉篇】五姑切,音吳。草名。 【直音】同䓊。【直音】俗茣字。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