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常见生僻字解释
餈
髊
鮆
鴜
鶿
鷀
鹚
㞖
㠿
㓨
㘂
㘹
㡹
㢀
㤵
㩞
㹂
䂣
䆅
䈘
䓧
䖪
䗹
䛐
䦻
䧳
䨏
䭣
䯸
䰍
䲿
䳄
䳐
囪
囱
葱
丛
从
匆
叢
婃
孮
従
徔
徖
從
忩
怱
悤
悰
愡
憁
暰
枞
棇
樅
樬
樷
欉
淙
漎
漗
潀
潨
灇
熜
爜
琮
瑽
璁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䏼
䑶
䗝
䗞
䘉
䙁
䛹
䝳
䣟
䫮
䬫
䳻
仓
仺
伧
kài
烗
拼音:
kai
注音:
ㄎㄞˋ
部首笔画:
4
总笔画:
10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简体部首:
火
造字法:
五笔86:
OYNW
五笔98:
OYNW
五行:
Unicode:
U+70D7
四角号码:
90882
仓颉输入法:
FYVO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烗字拼音(带声调)
kài
烗字笔顺
捺撇撇捺捺横折撇撇捺
烗组词
与烗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烗
kài ㄎㄞˋ
◎ 炽。 ◎ 盛。
汉语字典
[①][kài][《廣韻》苦戒切,去怪,溪。]亦作“炏1”。(1)炽热。(2)火旺盛。
音韵参考
[广 韵]:苦戒切,去16怪,qiè,蟹開二去皆溪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中】【火字部】 烗;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670第15
【廣韻】苦戒切【集韻】口戒切,𠀤劾去聲。【玉篇】熾也。【廣韻】盛也。同𤈪。 又【集韻】同炌。詳炌字註。 又【集韻】丘哀切,音開。亦熾也。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