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常见生僻字解释
襻
詊
跘
鋬
鎜
鑻
鞶
頖
㳪
䃑
䃲
䈲
䰉
䰔
徬
旁
螃
彷
鰟
鳑
逄
眫
胖
乓
厐
嫎
庞
滂
炐
耪
肨
胮
膖
舽
覫
雱
霶
龎
龐
㜊
㤶
㥬
㫄
䅭
䒍
䨦
䮾
刨
炮
脬
袍
鞄
麃
麅
跑
匏
咆
喸
垉
奅
庖
抛
拋
泡
炰
爮
狍
疱
皰
砲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䓢
䜼
䡩
䮩
䵻
䶜
呱
胍
冎
刮
剐
剮
劀
卦
叧
bǐ
毞
拼音:
bi
注音:
ㄅㄧˇ
部首笔画:
4
总笔画:
8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简体部首:
毛
造字法:
五笔86:
XXTN
五笔98:
XXEB
五行:
Unicode:
U+6BDE
四角号码:
22714
仓颉输入法:
PPHQU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毞字拼音(带声调)
bǐ
毞字笔顺
横折撇折撇横横折
毞组词
与毞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毞
bǐ ㄅㄧˇ
◎ 中国古代西北、西南少数民族所织的一种兽毛布。
汉语字典
[①][pí][《集韻》頻脂切,平脂,並。]见“毞毲”。
音韵参考
[国 语]:pú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下】【毛字部】 毞; 康熙笔画:8; 页码:页592第09
【集韻】頻脂切,音毗。氐罽也。通作紕。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