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典
热门搜索:
  • 拼音:di
  • 注音:ㄉㄧˋ
  • 部首笔画:4
  • 总笔画:15
  •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 简体部首:
  • 造字法:
  • 五笔86:AQPN
  • 五笔98:AQPN
  • 五行:
  • Unicode:U+6178
  • 四角号码:44332
  • 仓颉输入法:KPBLP
  • GBK编码:
  • 规范汉字编号:
提交资料
  • 慸字拼音(带声调)
  • 慸字笔顺
    横撇竖竖横折捺折竖折竖捺折捺捺
  • 慸组词
  • 与慸相关的成语
  • 基本解释

    dì   ㄉㄧˋ ◎ 高。 ◎ 极。 ◎ 〔慸葪()〕古同“蒂芥”,细小的梗塞物,喻嫌隙。 ◎ 困顿。

  • 汉语字典

    [①][dì][《廣韻》丑犗切,去夬,徹。]见“慸葪”。

    音韵参考

    [广 韵]:特計切,去12霽,dì,蟹開四去齊定[国 语]:dì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卯集上】【心字部】 慸;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400第17【唐韻】特計切【集韻】大計切,𠀤音第。【說文】高也。一曰極也。一曰困劣也。从心帶聲。 又【廣韻】【集韻】𠀤丑例切,音跇。【廣韻】困劣也。 又【集韻】尺制切,音掣。音敗不和也。本从水作滯。或从心作懘,亦書作𢤅。 又【廣韻】丑犗切【集韻】丑邁切,𠀤音蠆。慸芥,刺梗也。【司馬相如·子虚賦】曾不𧀱芥。【賈誼·鵬鳥賦】細故𧀱芥。或書作慸葪。考證:〔【司馬相如·上林賦】曾不𧀱芥。〕 謹照原書上林賦改子虚賦。
  •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