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典
热门搜索:
hāo
  • 拼音:hao
  • 注音:ㄏㄠ
  • 部首笔画:3
  • 总笔画:16
  •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 简体部首:
  • 造字法:
  • 五笔86:AYPX
  • 五笔98:AYPX
  • 五行:
  • Unicode:U+85A7
  • 四角号码:44212
  • 仓颉输入法:TYRP
  • GBK编码:
  • 规范汉字编号:
提交资料
  • 薧字拼音(带声调)
    hāo
  • 薧字笔顺
    横竖竖捺横竖折横捺折横撇折捺撇折
  • 薧组词
    鲜薧 鱼薧
  • 与薧相关的成语
  • 基本解释

    hāo   ㄏㄠˉ ◎ 〔薧里〕坟墓。

  • 汉语字典

    [①][kǎo][《廣韻》苦浩切,上晧,溪。](1)枯干。(2)干的、腌制的。亦指干的或腌制的食物。

    音韵参考

    [广 韵]:呼毛切,下平6豪,hāo,效開一平豪曉[平水韵]:上声十九皓[粤 语]:haau2hou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上】【艸字部】 薧;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1062第06【集韻】【韻會】𠀤苦浩切,音考。乾魚。【周禮·天官·庖人】辨魚物爲鱻薧。【本草釋名】鮑魚,《禮記》謂之薧。 又【禮·內則】菫、荁、枌、楡、免、薧,滫瀡以滑之。【註】免,新生者。薧,乾也。 又【集韻】口到切,音靠。義同。 又通蒿。【唐韻】薧里,死人里也。考證:〔【禮·內則】菫荁枌楡,兔薧滫瀡以滑之。〕 謹照原文兔改免。
  •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