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常见生僻字解释
䝧
䫒
顭
氓
瞢
矒
蒙
鼆
儚
冡
勐
夢
夣
孟
幪
懜
懞
懵
掹
擝
曚
朦
梦
橗
檬
氋
溕
濛
猛
獴
甍
甿
盟
矇
礞
艋
艨
莔
萌
蕄
虻
蜢
蝱
蠓
鄳
鄸
錳
锰
霥
霿
靀
饛
鯍
鯭
鸏
鹲
㜴
㝱
㠓
㙹
㚞
㩚
䀄
䇇
䉚
䏵
䑃
䑅
䒐
䓝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奰
妣
妼
婢
嬖
屄
币
幣
幤
庇
廦
弊
弻
弼
彃
kài
炌
拼音:
kai
注音:
ㄎㄞˋ
部首笔画:
4
总笔画:
8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简体部首:
火
造字法:
五笔86:
OWJH
五笔98:
OWJH
五行:
Unicode:
U+708C
四角号码:
98820
仓颉输入法:
FOLL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6753
炌字拼音(带声调)
kài
炌字笔顺
捺撇撇捺撇捺撇竖
炌组词
与炌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炌
kài ㄎㄞˋ
◎ 明火。 ◎ 古同“烗”,炽。
汉语字典
[①][kài][《集韻》口戒切,去怪,溪。](1)明火。(2)同“烗”。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中】【火字部】 炌; 康熙笔画:8; 页码:页667第11
【集韻】【類篇】𠀤口介切,開去聲。【玉篇】明火也。【集韻】與烗𤈪同。◎按玉篇有炌無𤈪。廣韻有𤈪無炌。當因二字重文,而各收其一也。玉篇炌烗分載,然炌旣同𤈪,而廣韻又云𤈪同烗,則三字之爲一字可知。互詳烗𤈪二字註。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