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常见生僻字解释
燉
犜
盹
盾
砘
礅
蜳
趸
踲
蹾
躉
逇
遁
遯
鈍
钝
驐
㬿
䤜
哆
鬌
踱
喥
亸
凙
刴
剁
剟
剫
咄
哚
嚉
嚲
垛
垜
埵
堕
墮
墯
多
夛
夺
奪
奲
尮
崜
惰
憜
挅
挆
掇
敓
敚
敠
敪
朵
朶
柮
桗
椯
毲
痥
綞
缍
舵
裰
趓
跥
跺
躱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寷
封
峯
峰
崶
摓
枫
桻
楓
檒
沣
沨
浲
渢
湗
pí
隦
拼音:
pi
注音:
ㄆㄧˊ
部首笔画:
2
总笔画:
15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简体部首:
阝
造字法:
五笔86:
BNKU
五笔98:
BNKU
五行:
Unicode:
U+96A6
四角号码:
70241
仓颉输入法:
NLSRJ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隦字拼音(带声调)
pí
隦字笔顺
折竖折横撇竖折横捺横捺撇横横竖
隦组词
与隦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隦
pí ㄆㄧˊ
◎ 古同“陴”。
汉语字典
[①][pí][《龍龕手鑒》避支切]见“隦堄”。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中】【阜字部】 隦; 康熙笔画:21; 页码:页1360第40
【篇海】普米切,音䫌。隦堄,女牆也。 又【篇海】避支切,音𦜉。義同。◎按說文本作陴倪,亦作俾倪,有平聲三音而無上聲。惟集韻作𡌨堄。𡌨,卜禮切。篇海隦作普米切,當與𡌨同。其避支切一音,則與陴同也。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