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典
热门搜索:
shī
  • 拼音:shi
  • 注音:
  • 部首笔画:6
  • 总笔画:11
  •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 简体部首:
  • 造字法:形声
  • 五笔86:XTBN
  • 五笔98:XTBN
  • 五行:
  • Unicode:U+7D41
  • 四角号码:28912
  • 仓颉输入法:VFOPD
  • GBK编码:
  • 规范汉字编号:
提交资料
  • 絁字拼音(带声调)
    shī
  • 絁字笔顺
    折折捺捺捺捺撇横折竖折
  • 絁组词
    白絁
  • 与絁相关的成语
  • 基本解释

    shī   ㄕˉ ◎ 一种粗绸:“丁岁输绫絁二丈。” ◎ 绢的别称。

  •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絁 shī  〈名〉 自蚕茧缫制得到白丝或以蚕丝织成的织物 [a coarse silk fabric] 褐裘复絁被,坐卧有余温。——李白《村居苦寒》 絁裘(粗绸皮衣);絁巾(粗质丝巾);絁布(粗厚似布的丝织物);絁紬(粗质丝织品);絁繻(粗质彩帛)

  • 汉语字典

    [①][shī][《廣韻》式支切,平支,書。]粗绸。

    音韵参考

    [广 韵]:式支切,上平5支,shī,止開三平支A書[平水韵]:上平四支[粤 语]:si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中】【糸字部】 絁;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920第26【廣韻】商支切【集韻】【韻會】式支切,𠀤音施。【說文徐註】䌳,今俗別作絁,非是。【唐書·食貨志】丁歲,輸綾絁二丈。又【廣韻】叱支切,音眵。義同。眵字原从貝从多。
  •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