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典
热门搜索:
guò,guō
  • 拼音:guo
  • 注音:ㄍㄨㄛˋ,ㄍㄨㄛ
  • 部首笔画:3
  • 总笔画:6
  • 汉字结构:半包围结构
  • 简体部首:
  • 造字法:形声
  • 五笔86:FPI
  • 五笔98:FPI
  • 五行:
  • Unicode:U+8FC7
  • 四角号码:34300
  • 仓颉输入法:YDI
  • GBK编码:
  • 规范汉字编号:0379
提交资料
  • 过字拼音(带声调)
    guò,guō
  • 过字笔顺
    横竖捺捺折捺
  • 过组词
    爱情过敏症 暗过 熬不过 拗不过 八仙过海闹新春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八仙过海 百代过客 白驹过隙 白驹过郤 白驹过郄 白过 包皮过长 背过气 避险过当 愎过 闭门思过 闭合思过 闭阁思过 闭閤思过 补过饰非 补过拾遗 补过 不曾序过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不好过 不过意 不过如此 不过尔尔 不过 不贰过 才识过人 才气过人 才过屈宋 操之过切 操之过急 操之过激 操之过蹙 朝过夕改 超过 车购税过户等业务取消 车过腹痛 耻言人过 耻过 持布鼓过雷门 齿过肩随 饬过 吃不过 冲州过府
  • 与过相关的成语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白驹过隙 闭门思过 不过尔尔 擦肩而过 才气过人 才过屈宋 才识过人 操之过急 操之过切 操之过激 操之过蹙 耻言人过 齿过肩随 冲州过府 传三过四 窗间过马 错过时机 大喜过望
  • 基本解释

    (過) guò  ㄍㄨㄛˋ ◎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过江。过账。过程。过渡。过从(交往)。经过。 ◎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过秤。过磅。过目。 ◎ 超出:过于。过度()。过甚。过奖(谦辞)。过量(liànɡ)。过剩。过犹不及。 ◎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过电影。 ◎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过一过。 ◎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过儿。 ◎ 错误:过错。记过。● (過) guō  ㄍㄨㄛˉ ◎ 姓。

    反义词

    英文翻译

    across   cross   excessive   over   pass   spend   through

  • 详细解释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過 Guō 〈名〉 (1) 古国名 [Guo state],在今山东省掖县稍西北近海处 处浇于 过,处 豷于 戈。——《左传·襄公四年》 (2) 姓,过国之后 (3) 另见 guò 词性变化 過 guò  〈名〉 (1) 无意的犯法或作恶行为;错误 [fault;mistake] 过,罪愆也。——《说文》 出入禁闼,补过拾遗。——《史记·汲黯列传》 过则无惮改。——《论语·学而》 夫过有厚薄,则刑有轻重。——《商君书·开塞》 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过愆(过失;罪咎);过恶(过错);勇于改过;知过必改;过行(过失行为);过计(估计错误) (3) 〈方〉∶缘故 [cause;reason]。如:离家远的过(离家远的缘故);夏天的过(因为夏天的缘故) (4) 通“祸”( huò)。灾殃 [disaster;adversity] 八曰诛以驭其过。——《周礼·天官·大宰》 (5) 又如:大过(大灾大祸) ◎ 過 guò  〈形〉 (1) 过分;;过于;太甚 [excessive]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母;拟之如天,诚不过也。——清· 黄宗羲《原君》 (2) 又如:过爱(过分的爱);过余(过分);过头话(过分的大话) ◎ 過 guò  〈量〉 (1) 遍,次 [time]。如:过儿(次;遍);一过(一遍);过子(次数;遍) (2) 另见 guō 

  • 汉语字典

    汉语字典

    [①][guò][《廣韻》古卧切,去過,見。][《廣韻》古禾切,平戈,見。]“过1”的繁体字。(1)经过。(2)渡过。(3)过去。(4)婉词。过世;去世。(5)传递。(6)帮助咽下;和着吃。(7)冲刷,漂洗。(8)超过,超越。(9)过分;太甚。(10)极;非常。(11)来访;前往拜访。(12)交往,相处。(13)交谈。(14)到达;前往。(15)过失;错误。(16)失去。(17)怪罪,责难。(18)转移。(19)传染。(20)度过;过活。(21)继入、赘入或嫁入。参见“過房”、“過門”。(22)方言。指母猪生小猪。(23)方言。缘故。(24)量词。遍,次。(25)用在动词加“不”或“得”的后面,表示胜过或通过的意思。(26)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毕。(27)用在动词后,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但并未继续到现在。[②][guō][《廣韻》古禾切,平戈,見。]“过2”的繁体字。(1)涧名。(2)古国名。在今山东省莱州市西北近海处。(3)姓。汉有过晏。见《後汉书·刘陶传》。[③][huò][《集韻》户果切,上果,匣。]“过3”的繁体字。(1)车的盛膏器。(2)通“禍”。灾祸。

    音韵参考

    [上古音]:歌部見母,kuai[平水韵]:下平五歌·去声二十一个[粤 语]:gwo3[闽南语]:ke3,ko3,koe3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下】【辵字部】 過;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1253第28【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臥切,戈去聲。【玉篇】度也,越也。【正韻】超也。【易·繫辭】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禮·檀弓】過之者,俯而就之。【史記·贾生傳】自以爲過之,今不及也。 又過失也。【書·大禹謨】宥過無大。【註】過者,不識而誤犯也。【前漢·文帝紀】俱去細過,偕歸大道。 又罪愆也。【周禮·天官·大宰】八柄,八曰誅,以馭其過。 又責也。【史記·項羽紀】聞大王有意督過之。 又卦名。易大過,小過。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禾切,音戈。【廣韻】經也。【書·禹貢】東過洛汭,北過洚水。 又過所也。【釋名】過所至關津以示也。或曰傳轉也,轉移所在,識以爲信。 又國名。【左傳·襄四年】處澆于過。【註】過,國名。東萊掖縣有過鄕。 又㵎名。【詩·大雅】溯其過㵎。 又姓。【後漢·劉陶傳】過晏之徒。【註】過,姓,過國之後。 【正韻】經過之過,平聲。超過、過失之過,去聲。考證:〔【史記·賈誼傳】自以爲過之,今殆不及也。〕 謹照原 書賈誼傳改贾生。又原文無殆字今省。〔【史記·高帝紀】聞將軍有意督過之。〕 謹按所引出項羽紀不出高帝紀,謹照原書高帝紀改項羽紀。將軍改大王。〔【釋名】過所至關津以示也。或曰,傳過也。移所在識以爲信。〕 謹按太平御覽引釋名原文傳轉也,轉移所在,識以爲信。今照改。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