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典
热门搜索:
fèi,fú
  • 拼音:fei
  • 注音:ㄈㄟˋ,ㄈㄨˊ
  • 部首笔画:3
  • 总笔画:7
  •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 简体部首:
  • 造字法:形声
  • 五笔86:AGMH
  • 五笔98:AGMH
  • 五行:
  • Unicode:U+82BE
  • 四角号码:44227
  • 仓颉输入法:TJB
  • GBK编码:
  • 规范汉字编号:3662
提交资料
  • 芾字拼音(带声调)
    fèi,fú
  • 芾字笔顺
    横竖竖横竖折竖
  • 芾组词
    蔽芾 赤芾 棠芾 朱芾
  • 与芾相关的成语
  • 基本解释

    fèi  ㄈㄟˋ ◎ 小树干及小树叶:蔽芾(形容树木枝叶小而密)。

  •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fèi  (1) ——“蔽芾”( bìfèi):形容树干树叶微小 (2) 另见 fú 词性变化 fú  〈名〉 (1) 通“韨”。古代礼服上的蔽膝 [knee hide] 朱芾斯黄,室家君王。——《诗·小雅·斯干》 (2) 又如:朱芾(红色蔽膝) (3) 通“绋”。牵引棺材的绳索 [cord guiding the hearse] 赤芾金舄,会同有绎。——《诗·小雅·车攻》 (4) 另见 fèi 

  • 汉语字典

    [①][fú][《廣韻》分勿切,入物,非。](1)草木盛貌。(2)通“韍”。古诸侯官服上的蔽膝。[②][fèi][《廣韻》方味切,去未,非。][《廣韻》博蓋切,去泰,幫。]微小貌。参见“蔽芾”。

    音韵参考

    [上古音]:月部帮母,piuat[广 韵]:方味切,去8未,fèi,止合三去微幫[平水韵]:去声五未[粤 语]:fai3fat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上】【艸字部】 芾;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1021第14【唐韻】【韻會】【正韻】𠀤方味切,音沸。【詩·召南】蔽芾甘棠。【傳】蔽芾,小貌。 又布蓋切,音貝。義同。 又【廣韻】分物切,音弗。草木翳薈也。【博雅】芾芾,茂也。 又【韻畧】與韍同。【詩·曹風】彼其之子,三百赤芾。【傳】芾,韠也。【小雅】朱芾斯皇。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