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常见生僻字解释
䉹
䌢
䍅
䔖
䕘
䖅
䙥
䚖
䠲
䡼
䡿
䧙
䨩
䯍
䰱
䴇
䴒
䴫
硫
熮
翏
蟉
飂
鷚
鹨
六
刘
劉
嚠
塯
媹
嬼
嵧
廇
懰
斿
旈
旒
柳
栁
桞
桺
榴
橊
橮
流
浏
溜
澑
瀏
熘
珋
琉
瑠
瑬
璢
畄
留
畱
疁
瘤
癅
磂
磟
綹
绺
罶
羀
蒥
蓅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䕶
䗂
䚛
䛎
䞱
䠒
䧼
䨥
䨼
䩴
䪝
䬍
䭅
䭌
䭍
sī
泀
拼音:
si
注音:
ㄙ
部首笔画:
3
总笔画:
8
汉字结构:
独体结构
简体部首:
氵
造字法:
五笔86:
INGK
五笔98:
INGK
五行:
Unicode:
U+6CC0
四角号码:
37120
仓颉输入法:
ESMR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泀字拼音(带声调)
sī
泀字笔顺
捺捺横折横竖折横
泀组词
与泀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泀
sī ㄙˉ
◎ 古水名。
汉语字典
[①][sī][《集韻》新茲切,平之,心。]古代水名。
音韵参考
[国 语]:sī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上】【水字部】 泀; 康熙笔画:9; 页码:页614第14
【集韻】新兹切,音思。水名。 又【玉篇】音移。又音司。義闕。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