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常见生僻字解释
鳺
鴔
鵩
鶝
麩
麬
麱
麸
黻
黼
㜑
㟊
㠅
㕊
㕮
㙏
㚆
㤔
㤱
㪄
㫙
㬼
㳇
㵗
㽬
㾈
䂤
䃽
䋨
䋹
䌗
䌿
䍖
䎅
䑧
䒀
䒇
䓛
䔰
䕎
䗄
䘀
䘄
䘠
䝾
䞜
䞞
䞯
䞸
䟔
䟮
䠵
䡍
䦣
䧞
䨗
䨱
䩉
䪙
䫍
䫝
䭸
䮛
䯱
䯽
䵾
鮲
乫
嘎
嘠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閌
闶
鱇
㝩
㰠
㱂
䡉
鯌
丂
尻
嵪
廤
拷
攷
栲
cōng
聦
拼音:
cong
注音:
ㄘㄨㄥ
部首笔画:
6
总笔画:
15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简体部首:
耳
造字法:
五笔86:
BQRN
五笔98:
BQRN
五行:
Unicode:
U+8066
四角号码:
17432
仓颉输入法:
SJPKP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聦字拼音(带声调)
cōng
聦字笔顺
横竖竖横横横撇折撇撇捺捺折捺捺
聦组词
与聦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聦
cōng ㄘㄨㄥˉ
◎ 古同“聪”。
汉语字典
[①][cōng]同“聰1”。
音韵参考
[广 韵]:倉紅切,上平1東,cōng,通開一平東清[粤 语]:cung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中】【耳字部】 聦;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968第32
【正字通】俗聰字。(聰)【唐韻】【正韻】倉紅切【集韻】麤叢切,𠀤音驄。【說文】察也。【廣韻】聞也,明也,通也,聽也。【書·洪範】聰作謀。【史記·商君傳】反聽之謂聰,內視之謂明。【管子·宙合篇】耳司聽,聽必順聞,聞審謂之聰。【註】耳之所聞,旣順且審,故謂之聰。 又【韻補】叶千剛切,音倉。【陳琳·柳賦】穆穆天子,亶聽聰兮。德音允塞,民所望兮。宜爾嘉樹,配甘棠兮。望平聲。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